建設部:提高城市雕塑建設總體水平是當務之急
admin
2007-11-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城市雕塑是公共環境中最富人性化的要素,以其特殊的藝術語言和感染力,營造城市空間的美感和藝術氛圍,體現著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風貌,是城市文脈積淀和傳承的重要載體。一座優秀
城市雕塑是公共環境中最富人性化的要素,以其特殊的藝術語言和感染力,營造城市空間的美感和藝術氛圍,體現著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風貌,是城市文脈積淀和傳承的重要載體。一座優秀的城市雕塑往往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乃至一個時代的重要標志。
我國城市雕塑的建設工作也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五十年代初,劉開渠、王朝聞等老一輩藝術家將西方現實主義
藝術引入國內,開創了我國城市雕塑藝術的先河。幾十年來,隨著經濟和城市的發展,城市雕塑作為城市規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并形成了幾個建設高潮階段。改革開放前,由于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相應的公眾文化需求不高,城市雕塑處于一種緩慢的發展階段。各級政府部門主要是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圍繞一些重點建設項目,組織建設了一批歷史性、紀念性雕塑和大型公共設施的雕塑,如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和十大建筑的配景雕塑等,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這個時期城市雕塑建設有幾個特點:一是創作題材背景充分,針對性強;二是領導重視,集中財力、人力;三是比較尊重公共藝術規律,強調發揮集體創作精神。由于堅持了量力而行和少而精的原則,城市雕塑建設數量少,沒有普遍鋪開,城市雕塑建設質量總體較高。這個時期建設的許多雕塑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后,仍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現已成為后人歷史文化教育的基地和游覽觀賞的重要景觀。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中堅力量;經濟的發展又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生機和動力。近二十年是我國城市建設與發展非同尋常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伴隨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城市雕塑建設工作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前所未有的重視,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
為了適應城市雕塑建設發展的形勢,加強引導和管理,1982年經文化部、建設部批準,全國城市雕塑規劃組成立,明確了全國城市雕塑管理機構及建設方針和原則。隨后,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成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機構。
1992年,文化部、建設部聯合頒布了《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城市雕塑建設開始步入法制管理的軌道。相應各省、市也都加大了地方法制建設的力度。
在建立城市雕塑管理機構,制訂和完善有關法規的基礎上,各地普遍將城市雕塑建設納入了城市規劃,基本上扭轉了長期以來城市雕塑建設無規劃、無審批的狀況。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城市規劃建設在經歷了二十多年快速發展的基礎上,開始進入了一個由量變向質變、由粗放向精細的發展的階段,城市建設較以往更加重視文化和形象的塑造。
各級政府部門針對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在戰略上思想上,把城市文化和形象建設作為提高城市競爭力的新脈點、新途徑。
當前從全國城市的情況看,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思路和內容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中,以城市雕塑為重點的城市公共藝術建設發展很快,并有逐步形成建設高潮的趨勢。
在這種形勢下,為了促進城市雕塑與環境的協調,將城市雕塑建設納入城市規劃管理的軌道,2003年經中編辦批準,城市雕塑建設管理指導職能由建設部承擔,使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職能進一步明確。兩年多來,各地也普遍加強了管理力量,恢復或成立了管理和指導機構,加強了對城市雕塑可行性研究、審查和驗收的管理工作,促進了城市雕塑有秩序的建設和發展。
城市雕塑建設工作涉及規劃、建筑、園林、文化、藝術等眾多領域,具有藝術性和公共性的雙重特征,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的系統工程。近幾年來,在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下,我國城市雕塑建設取得長足的發展,不乏優秀力作。同時,由于各方面美學知識和文化準備的不足,創作精品不多,總體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提高我國城市雕塑建設的總體水平是當務之急。建設有影響的精品雕塑不僅需要雕塑家的藝術創造力,也需要有較高的決策水平以及全社會美學修養的提高。因此,加強社會性的宣傳對提高城市雕塑建設水平和整個城市的文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個典型城市介紹
一、安徽省銅陵市:
以銅文化為底蘊,雕塑為載體,打造“銅陵現象”
銅陵是長江沿岸的一個中等城市,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銅陵市非常重視城市雕塑建設,不僅編制了城市雕塑規劃,而且陸續建成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城市雕塑。應該說,銅陵市的城市雕塑建設在中、小城市中是很有特點的。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部門精心策劃,在近乎空白的基礎上,陸續建成了60余座主題鮮明、風格獨特的城市雕塑。如今,漫步銅都,城市雕塑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景區、街頭、居住區、廣場,各類城市雕塑星羅棋布,主題多樣,異彩紛呈,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卓有成效的城市雕塑建設,為銅陵積累了豐富的藝術財富,朱镕基同志來銅陵考察時稱贊:“銅陵城市不大,建設的很美”。
銅陵作為一個中等城市,能夠在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方面取得不凡成績,形成自己城市的特色優勢,分析起來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市委、市政府確立了城市特色化發展的戰略思想
2、規劃先行、科學發展
3、突出地域歷史文化特色
4、堅持高標準、高質量
5、注重公眾訴求和參與
銅陵市思想創新,以城市雕塑為突破口,建設特色城市的實踐,不失為人們詮釋了一種新的思路,稱之為“銅陵現象”。
臺州:城市公共藝術建設的新嘗試――推行“百分之一文化計劃”
二、浙江省臺州市:
改革開放以來,臺州人民抓住歷史機遇,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經濟、社會奇跡般的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特別是近十年已發展成為東海之濱的現代化港口城市。為了進一步提高新時期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臺州市委、市政府從戰略高度,加大了城市文化建設的力度,積極推進以城市雕塑為重點的城市公共藝術建設。為促進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規劃、方案和建設的有效銜接,臺州市吸取和借鑒國外的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努力探索建立合理、持效、均衡、科學的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投資的政策,在省內外率先制定和實施了“百分之一文化計劃”。 臺州“百分之一文化計劃”以政府公共政策的形式,明確規定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城市廣場綠地和占地2公頃以上的工業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公共建筑、重要臨街項目、居住小區等建設,必須從其建設投資總額中提取百分之一的資金,用于城市公益性、開放性、多樣性的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建設。同時對所提取資金的使用、方案設計、建設標準和建后管理等提出了具體要求。臺州市推行“百分之一文化計劃”,不僅拓寬了城市公共藝術設施建設的籌資渠道,更為臺州活躍的社會資本參與文化建設提供了政策依據。這項計劃啟動后,臺州城市雕塑無論在數量規模和藝術價值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對提升臺州的文化品味,營造美好城市環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廣大市民乃至建設單位的歡迎和支持。
臺州推行“百分之一文化計劃”,是新時期推動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建設科學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種思路,而是更多的關于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建設的思考。
三、吉林省長春市: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2007年被建設部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公園”之一,成為長春市的一張新名片,并拉動周遍經濟的迅速發展。
位于吉林省長春市區南部的世界雕塑公園,薈萃了全球100多個國家頂級藝術家的優秀作品,是一個具有世界水平的藝術之園。開園幾個月來,作為"北國春城"的新"名片",受到長春市民和海內外游客的高度贊譽,于2007年被建設部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公園”。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是一個融匯當代雕塑藝術,展現各種雕塑藝術流派的主題公園,秉承體現現代雕塑的文化品味,融合傳統自然山水園林建設手法為一體的建園觀念,力邀國內外著名設計公司建設而成!
公園除擁有由國內五位著名雕塑大師葉毓山、潘鶴、程允賢、王克慶、曹春生共同設計的,由充分體現主題的23m的主碑,代表五大洲的五組鑄銅人物雕像和五塊反映五大洲民族風情的漢白玉浮雕組成的主題雕塑--"友誼·和平·春天"外,還擁有由來自世界110多個不同國家的270多位雕塑家創造的320多件涵蓋當今世界多樣藝術風格,融合各種藝術流派的精美雕塑作品,這些作品將結合自然的山水特點,永久陳列在公園中供世人欣賞。
公園同時擁有建筑面積為12000平方米的雕塑藝術館。藝術館外形設計獨特,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館內設有特色展區,專門陳列來自五大洲風格不同的藝術精品。藝術館還設有陳列室、教室、國際會議室和雕塑創作工作室,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為廣大雕塑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現自我,感受藝術魅力的天地
雕塑公園內的主入口、觀景平臺、景觀橋,均設計別致,各有特點。在二期規劃中,還將建設具有傳統特色的陶制品展區、名人園區和主題精神園區等。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以其作品數量之多,藝術風格之廣,作品藝術水平之高,堪稱世界一流,已成為充滿魅力和創造力的藝術天地。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也為長春市的旅游業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成為去長春觀光不可缺少的一處風景,同時也拉動了周遍經濟,如地價的上漲,餐飲業等項目的蓬勃發展。
北京:加強機構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加強城市雕塑規劃,指導城市雕塑建設;加強城市雕塑管理,確保城市雕塑精品質量。
四、北京市:
北京城市雕塑發展始終以首都定位,弘揚主旋律,強調藝術性,突出國際性。取得了欣喜的成績,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雕塑工作始終納入城市規劃軌道,始終探索法制化規范管理,始終開拓創新,已經取得了欣喜的成績。簡要總結有如下特點:
1、 加強機構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1982年中央批準,在北京、上海開展城市雕塑試點。北京成立了首都城市雕塑藝術管理小組,確定的方針是“邊邊角角練兵”,第一批建設九座城市雕塑。1984年在首都城市雕塑藝術管理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提出城市雕塑“占領要沖,當然不讓”的建設方針。選擇了一批相對大體量的雕塑重要節點嘗試建設。
199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豐臺召開了“北京城市雕塑工作會議”,會議要求把城市雕塑作為城市精神文明工程來抓,一年完成一座,定出3年工作計劃。
1996年決定成立首都城市雕塑建設領導小組,北京市委常務副書記擔任組長,市委宣傳部長、市政府主管城建的副市長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有市規劃委,市政管委,首都綠化委員會,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等單位的負責人組成。同年首都城市雕塑建設領導小組批準成立“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
2、加強城市雕塑規劃,指導城市雕塑建設。
1993年,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印發了《北京城市雕塑建設規劃綱要》,綱要對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的原則、管理、措施及內容進行了闡述,為北京城市雕塑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1984年北京市規劃建設了全國第一個以雕塑為主題的“石景山雕塑公園”。
在《北京市城市雕塑規劃綱要》的指導下,2000年建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2002年建設了北京國際雕塑公園,收藏城市雕塑180座;按照規劃陸續建設了長安街城市雕塑,王府井商業街城市雕塑,黃城根遺址公園城市雕塑等。
3、加強城市雕塑管理,確保城市雕塑精品質量。
1988年北京市政府頒布《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在全國是第一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法規。1994年該規定作了修訂。規定指出由城市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城市雕塑建設審批工作,把城市雕塑正式納入城市規劃管理的軌道,克服了盲目性,隨意性。
2004年4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發布了《關于開展北京市城市雕塑普查的通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北京城市雕塑進行全面系統的普查。通過普查,基本掌握了北京城市雕塑的總體發展情況,全市共有城市雕塑1836座,對于研究制定北京城市雕塑健康、有序的發展具有指導性意義和積極的促進作用。完成了電子信息管理系統。
城市雕塑的發展始終是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形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同的時代,發展速度不同,雕塑形式明顯不同。當前北京重點做好奧運會城市雕塑的規劃和選址建設工作,為實現人文奧運的理念,為奧運會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
五、上海市
1、建立上海市城市雕塑市、區兩級管理機構
為全面推進上海城市雕塑建設工作的開展,根據上海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市、區兩級城市雕塑管理機構。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員會由分管副市長擔任主任,相關委辦局擔任副主任和成員,辦公室設在市規劃局。市、區兩級分別設立城雕管理機構,按照市、區兩級的分工,對城市雕塑的規劃、建設實行分層管理、分類指導。
市規劃局設立城市雕塑與景觀管理處,具體負責組織上海市、區規劃的編制與報審、組織市重要地區、重大題材雕塑項目建設方案的國際征集和評審,并指導各區、縣城雕建設項目的藝術評審和建設實施。
各區、縣規劃局設立城市雕塑與景觀管理科,具體負責本區域內的城市雕塑建設及日常管理,并對居住區、企事業單位內城雕建設的分類指導和監督。
按照《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的要求,為進一步有效推進各區、縣城雕建設,目前我們正抓緊開展區、縣城雕委員會和城雕辦的建設工作。
2、建立推進城雕建設的“三層兩級”管理體制和“四位一體”的運作機制
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員會為決策層、市城市雕塑委員會辦公室為推進層、市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為咨詢層,形成“三個層面”的雕塑建設管理體制,共同推進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設管理。
在具體的項目推進中,建立以策展人、藝術家為創作主題、藝委會為評審主體,廣大市民為評議主體、市城調辦為推進主體的“四位一體”的雕塑建設運作機制。
3、設立上海市、區兩級的城市雕塑建設專項資金
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城市雕塑十分重視,2004年設立了上海市城市雕塑建設專項資金,資金來源由政府專項撥款、企事業單位資助和社會捐助等組成。城雕專項資金的設立,對有效推進城市雕塑建設工作開展和重點雕塑項目的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按照《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的要求,正在開展區、縣城雕建設專項資金的設立,已有部分區、縣完成了專項資金的設立工作。
4、實現上海市行政區域城市雕塑規劃編制的全覆蓋
《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是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框架下,綜合考慮上海城市空間布局、歷史文化、市政交通、社區網格和綠化旅游系統等,并在協調各類專業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于2004年獲市政府批準實施。
按照《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的要求,從2006年開始,上海市19各區、縣在《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框架的指導下,結合本區、縣的發展實際,全面開展區、縣域范圍城雕總體規劃和重點地區重要題材的控詳規劃的編制,2007年底將全部完成編制工作,實現上海市行政區域內城雕規劃全覆蓋。
5、建立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結合舊廠房的改建,開創性地規劃建設了具有開放性、公益性、國際性的集展示交流、制作孵化、雕塑儲備、藝術教育四位一體的城市雕塑藝術中心,為進一步推動上海城市雕塑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平臺和抓手。
6、充分發揮南京路雕塑展示平臺作用:
南京路雕塑邀請展是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員會辦公室和黃浦區政府按照《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要求,共同打造的上海“流動的雕塑藝術展示平臺”。每年都組織各類中外雕塑作品到南京路上進行展示。已連續舉辦七屆的雕塑展,隨著辦展的深入,展覽的形式也趨于多樣化,從學院展到個人展、從邀請展到征集展、從全國精品展到中外優秀作品展。為上海城市雕塑的發展提供了更為曠闊的展示空間。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