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昨日一早,劉先生冒著冷雨前來報社,希望刊登廣告。一見到記者,他就急切起身,拿出一張紙,肯切地說:“我們想借中山日報找一" /> 昨日一早,劉先生冒著冷雨前來報社,希望刊登廣告。一見到記者,他就急切起身,拿出一張紙,肯切地說:“我們想借中山日報找一">
如今在岐江公園,依舊能發現當時粵中船廠輝煌的影子。
昨日一早,劉先生冒著冷雨前來報社,希望刊登廣告。一見到記者,他就急切起身,拿出一張紙,肯切地說:“我們想借中山日報找一些舊同事,希望能成功。”是什么樣的舊同事讓他如此急切地尋找,竟然還想到要刊登廣告呢?
欲尋故人敘舊事
記者接過劉先生手中的紙,仔細一看是一份“啟事”。首先跳入眼簾的是“粵中船廠”四個字。這是老中山人曾經熟悉、自豪、又漸漸淡忘的一個名字。它的突然出現更吸引了記者往下看。“擬收集粵中船廠昔日的文物,包括相片、船模、工具、工作服、安全勞保用品、書籍、圖冊等珍貴文物,配合市政府組織有關粵中船廠史的博物部分展館。懇請原粵中船廠或各界友好人士如有粵中船廠的文物可否獻出,由我司收集送市工業博物館,不勝感謝!”原來劉先生要找的是船廠舊同事,“不僅是我一個,我們許多老員工都對當年的船廠有很深感情。現在聽說要建工業博物館,就商量著能不能把當年的一些東西收集起來。”
想找中山日報幫個忙
當年船廠轉產搬遷前有幾百名職工,現在已各散東西。現在中南燭業公司工作的劉先生還經常和以前的幾位舊同事聯絡。當得知工業博物館需要一些工業歷史的文物時,大伙都十分高興。這個計劃一被提出,就有舊同事找出了自己當年拍的圖片。泛黃照片中,岐江河畔,巨大的船廠靜靜“停泊”著。與現在岐江公園的新圖片放在一起,味道十足。可幾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如何找到分散于各地的舊同事,共同為船廠的歷史保留出一份力呢。于是就有了開頭希望刊登廣告的一幕。劉先生表示,自己是受幾位舊同事的所托,希望中山日報能幫助找到各奔東西的船廠員工,捐贈出有歷史價值的文物。
為歷史畫上漂亮一筆
“我在船廠干了30年,那時的船廠很威風的。”講起當年的船廠,劉先生眼中滿是自豪,“當年粵中船廠造的船有許多在港澳航行,還參加過抗美援朝,甚至被派到剛果、柬埔寨等國家。”船廠最輝煌的時代曾經有1500人,是一個自豪而令人向往的“單位”。只是現在的它已關閉,當年的船廠舊址變成了岐江公園。新的中山人只能從公園里的船塢、煙囪、水塔、龍門吊這些被保留下來的痕跡中,一窺當年船廠的風采。記者也希望劉先生能找到更多的舊同事,捐贈出有價值的物件,為中山工業歷史畫上漂亮一筆。
新聞鏈接:
當年粵中船廠要搬遷轉產的時候,中山市政府卻作出一個驚人決定:在這塊商業圈的“黃金”場地上建一個開放式的休閑公園供市民休憩——岐江公園。公園由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設計,建于2001年。在2002年美國一年一度的景觀設計師協會年底大會上榮獲景觀設計的榮譽設計獎,這是該協會設計類的最高獎項,亦是目前為止我國首次獲得的這類大獎。
相關鏈接:http://www.turenscape.com/project/show.asp?id=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