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代表聯名呼吁搶救老北京工業遺產
admin
2007-01-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現在我們為失去老城墻而嘆息,以后可能會因為失去工業遺產而遺憾。”昨天,海淀團代表、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韓永提出,北京應該盡快建立工業遺產保護制度。韓永的建議得到
“現在我們為失去老城墻而嘆息,以后可能會因為失去工業遺產而遺憾。”昨天,海淀團代表、首都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韓永提出,北京應該盡快建立工業遺產保護制度。韓永的建議得到了同組全體代表的一致贊同,議案本在會場里傳了一圈,每個到場代表都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老北京工業符號面臨危機
據韓永介紹,1883年,北京近代工業起步,清政府在京西三家店創辦了為軍械服務的神機營北京機器局,那是北京最早的工業機構。建國初期1956年,國家提出要把首都建設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工業城市。經過60余年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工業布局:東郊棉紡織區、東北郊電子工業區、東南郊機械化工區和西郊冶金、機械重工業區的布局。這些工業項目的發展、工廠的修建,就業人口的增加對北京的發展和穩定有過不可磨滅的業績。
經過近20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北京的城市空間布局發生了顯著變化。伴隨著曾居城市首位的制造業逐步從城市中心區域向外圍區域轉移,北京焦化廠、首鋼公司等一批老工廠逐漸淡出北京人的視野,有的老北京工業符號甚至已經消失。但這些工業遺跡其實具有很高文化價值。
比如京西煤礦,從傳統到現代,各階段的采煤形態保存得非常完整,是目前全國最完整的古代采礦的原生態環境。一些遺存物品很珍貴,例如以前礦工們使用的嘴叼小煤燈。除了實物,京西煤礦還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采煤是高危行業,在采煤區生命最受重視,由此衍生出很多與眾不同的民俗。現在北京正在修復采空區,老煤礦的工業文化應該及時進行保護。
工業遺產保護四大不足
截至2006年8月底的統計,《世界遺產保護公約》的簽約國共有182個,其中有23個簽約國擁有43項世界工業遺產。中國共有33項世界遺產,而其中只有一項是工業遺產,而且還是古代工業遺產——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統。目前,中國已有“大慶油田第一口油井”、“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等11處工業遺產成為“國保”單位。去年又有9處近現代工業遺產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北京工業遺產保護概念一直比較模糊,一些重要遺址已經被拆除了。
工業遺產在北京的保護存在四大問題:一是重視不夠,工業遺產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比例較低;二是家底不清,對工業遺產的數量、分布和保存狀況心中無數、界定不明。對工業遺產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保護理念和經驗嚴重匱乏;三是認識不足,認為近代工業污染嚴重、技術落后,應退出歷史舞臺;四是措施不力,“詳遠而略近”的觀念使不少工業遺產缺少保護。
保護工業遺產應“活化”
對如何保護工業遺產,韓永提出了“三步走”的計劃。首先是對所有工業遺產進行普查,“摸清家底”;第二是制定工業遺產分類標準,對現有遺產進行分類分級;第三是落實保護措施。
韓永表示,工業遺產的保護應該“活化”,從以往經驗看,單純的保護很難收到效果,政府應邊利用邊保護。北京可以借鑒國外的方式。在底特律的福特博物館,以一個最早的洗衣房為依托建立了一個洗衣博物館,從手洗到半自動洗衣,再到全自動洗衣,參觀者在這里能看見洗衣歷史的完整發展軌跡。
對工業遺產的開發利用可以有三個途徑,一是產權方自己開發,二是政府開發,三是民營資本參與保護。
代表提醒:別讓“野花”成“家花”
對韓永代表的建議,海淀團二組的代表們一致贊同,所有代表都在議案上簽了字。
劉龍華代表認為,工業遺產應該得到更多關注。北京的798工廠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標志,這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在保護工業遺產的時候要注意,千萬別把“野花”變為“家花”。不要刻意去改變它,只是給它寬松的環境,別讓它失去原有的魅力。
向紅笳代表說,她曾經去參觀過一座美國金礦,那個小金礦已經廢棄很多年了,但現在變成了一個旅游景點。有工人現場演示古老的采金方式供游客參觀,還設有互動項目,很有意義。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