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健康生活近在咫尺
admin
2006-07-07
來源:景觀中國網
從平整如足球場的綠地到立體綠化,從古樹、大樹移植的賣點炒作到回歸自然原生態,從盲目崇洋到回歸古典審美體驗……十年地產發展,使得住宅小區景觀建設逐漸回歸景觀的本原意
從平整如足球場的綠地到立體綠化,從古樹、大樹移植的賣點炒作到回歸自然原生態,從盲目崇洋到回歸古典審美體驗……十年地產發展,使得住宅小區景觀建設逐漸回歸景觀的本原意義———全方位為居民營造綠色健康生活。
■從綠草到立體綠化
自商品住宅開發之初,綠色、環保即為房地產界“爆炒”的概念之一。然而,回顧地產十年發展歷程,你就會發現,居住區綠化也經歷了從鋪草到植樹的演變過程。
隨便走入一個七八年前開發的小區,你會發現即使綠地面積不小的居住區,也同樣存在綠樹尤其是喬木太少的缺憾,這便是那個年代“廣場風”、“綠地風”留下的“后遺癥”。
草地不僅造價高、耗水量大,其生態效益比大樹也要差得多,由于缺少喬木的蔭護,不少小區居民在炎炎夏季都不敢在小區內活動,居住的舒適度因此大打折扣。
理想的綠化是業界理性回歸的結果,近兩年開發的社區內,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組成的立體綠化已尋常可見。綠色由此得以融入居民生活,而不僅僅是可以觀賞的風景。
■從古樹移植到因地制宜
比“植草風”稍晚,不甘寂寞的房地產界又勁吹花重金移植古樹、大樹的炒作之風。本世紀初省城一家明星樓盤內,就有當年花重金移植的古樹。而許多不顧當地自然氣候條件,異地移植而來的大樹和古樹,不僅破壞了移植地的自然生態,移植來后,也因氣候不適應而遭遇滅頂之災。
如今,回歸理性的房地產界更傾向于因地制宜選擇綠化樹種,并根據其各自特點合理搭配,以模擬自然生態群落,給居民以回歸自然的感覺。
■從樓間綠籬到三級綠化
火柴盒一般的居民樓間,是一片黃楊綠籬圍就的稀稀落落的草地,十年前,這樣的住宅小區隨處可見,這樣的綠色,就其效果而言,也不過從視覺和心理上給人以緩沖,生態效果幾乎約等于零。
成熟的社區景觀建設更傾向于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生活背景,觀賞之外,更強調居民對景觀的可參與性,由公共綠地、組團綠地、樓間綠化三級綠化構成的住宅小區綠化系統應運而生,不同的綠化空間內,健身、娛樂、鄰里共享等功能各得其所,居民既可以沿綠地中沙石鋪就的小徑漫步,又可以在薔薇花圍合成的街坊院落內下棋、喝茶,清新、自然的生活由此拉開序幕。
■從崇洋到回歸民族文化
早年間,大門頭雕塑、硬化的中心大廣場和大噴水池是社區景觀不可缺少的符號,開發商以此為高檔社區的重要景觀特征,并美其名曰歐陸風情。
其實居住小區景觀應該與公園和旅游景點不同,它應該是休閑、恬靜、溫馨、富有親和力的。太多、太過張揚的裝飾物,更適宜于公共空間氛圍的營造,與居住區輕松、宜人的氛圍不相適應。
也正因如此,近些年居住區景觀建筑開始向民族文化回歸。所謂的回歸自然,絕不僅僅是西方人眼里的廣植花木,降低建筑密度,營造生態住區。在我們的民族文化中,高低錯落的建筑、迂回曲折的園林,還有窗外扶疏的花木,身邊潺潺流過的小溪,都是最為經典的審美符號,更能滿足居民根植于農業社會的審美情節,而不是一味克隆西洋園林景觀設計。
●關鍵詞
·綠色住宅
綠色住宅是開發商最喜歡打的概念之一,但綠色住宅并不僅僅是綠化率高的住宅。真正的“綠色住宅”其內涵是既適應地方生態而又不破壞地方生態的建筑,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延長建筑物壽命等特點。體現在無廢無污、高效和諧、開放式閉合性良性循環。
這樣的綠色住宅,目前還只是處于藍圖階段。
·水景住宅
北方干旱,水景住宅因而大行其道。流行之初,水景只是一個微型景觀,是整體景觀的點綴。然后又有了人造水景樓盤的出現,硬化的岸,硬化的河堤,水生植物、動物的欠缺,使其難以形成自凈系統,景觀不僅留下許多斧鑿之痕,維護費用也因此飆升,水體清潔也成為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于北方開發商而言,這一點尤其需要牢記。
·屋頂綠化
人工營造空中綠地,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通過屋頂綠化,以降低樓宇屋頂溫度和改善地區生態環境,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都市熱島現象”。
·私家花園
十年前,擁有一個私家花園對于許多人來說只是一個夢想而已。隨著TOWNHOUSE項目、近郊第二居所的出現,以及開發商“買多層住宅一樓贈小院”促銷措施的風行,許多都市白領私家花園好夢已圓。
·空中花園
多層或高層住宅內的“花園”,多位于陽臺、露臺或門廳入口處,居室內專門的綠化空間,營造親近自然的生活情境。然而無論怎樣地師法自然,這種“不接地氣”的空中花園,給人的感覺總不似私家小院。說來說去,也不過是居住在“空中”的人們,聊以自慰的說辭而已。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