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拯救大熊貓棲息地
admin
2006-01-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全球現存的野外大熊貓僅存1590多只,主要棲息在群山環抱的四川盆地 申遺:拯救大熊貓棲息地 目前,除了贈臺大熊貓選秀,還有一項活動也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在“四川大
全球現存的野外大熊貓僅存1590多只,主要棲息在群山環抱的四川盆地
申遺:拯救大熊貓棲息地
目前,除了贈臺大熊貓選秀,還有一項活動也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在“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統一名稱下,邛崍山系的大熊貓棲息地——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首先向世界自然遺產組織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
去年10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考察組完成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考察,今年3月,評估報告將提交締約國以及世界遺產委員會,7月份進行最終評審。
熊貓之家
被人為分割成孤立的18小塊
據臥龍大熊貓基地專家李德生介紹,全球現存的野外大熊貓數量不過1590多只,主要棲息在群山環抱的四川盆地。近年來,四川大熊貓的棲息地面積擴大了三成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達到35個,大熊貓的生存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其種群數量穩中有升,大熊貓得到了有效保護。
但是環境問題仍然不容樂觀,由于臥龍自然保護區還有5000多百姓居住,一些人上山采竹筍、打獵,嚴重影響了大熊貓的安全。自1970年以來,大熊貓野外的種群數量仍在減少。經衛星圖片顯示的森林覆蓋指數證明,四川省野生大熊貓的棲息地面積已由1974年的2萬多平方公里縮小至1萬平方公里,而且被人為地分割為18個小塊孤立起來。其中大熊貓數量不足10只的就有8塊。
由于大熊貓棲息地的喪失和孤立,大熊貓的活動范圍大大縮小,種群間就不可能再交流繁殖,加快了大熊貓的衰亡速度。
不少自然保護專家既反對大熊貓圈養,更反對把克隆技術運用在大熊貓身上。他們提倡的就是棲息地保護。導致大熊貓種群減少、棲息地縮小的原因,除大熊貓自身退化和氣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人類活動對大熊貓造成的影響。因此,大熊貓專家呼吁:“保護大熊貓的關鍵在于保護大熊貓的棲息地!”
熊貓之喜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申遺
目前,在“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統一名稱下,邛崍山系的大熊貓棲息地——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正在向世界自然遺產組織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據了解,這一帶地區面積為95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5370平方公里。遺產提名地涵蓋7個自然保護區和9個風景名勝區,這里約生活著300余只大熊貓和大量其它珍稀動物。待申報成功后,有關方面將打造“熊貓生態走廊”,將大熊貓保護區擴展到岷山、大小涼山、大小相嶺山和秦嶺等山系,最終將這幾大山系連成一體,徹底改變目前大熊貓棲息地“島嶼化”、“破碎化”的狀況,確保生態系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通過這種擴展使大熊貓的生存環境得到有效而系統的保護,為野生大熊貓種群的基因交流和繁衍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條件。
從去年9月30日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地委員會主席戴維·謝帕爾德博士、英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中國項目負責人畢蔚林博士專家一行從成都啟程,前往邛崍山系大熊貓棲息地進行實地考察,徒步走過喇叭河自然保護區、寶興鄧池溝、蜂桶寨自然保護區、撲雞溝、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其間,專家們考察了大熊貓、扭角羚生存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考察高山生態環境、地質演變及冰川景觀,考察該區域內對大熊貓的保護管理情況等,為今年世界遺產大會審議該項目提供重要報告。
熊貓之盼
今年7月“申遺”見分曉
目前,“申遺”工作已進入評估階段。
去年10月9日,在對大熊貓棲息地進行為期10天的徒步考察后,由聯合國自然與保護組織和國家建設部專家組成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考察團在成都舉行了座談會。會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護地委員會主席戴維評價說:“政府和市民在保護大熊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對中國政府保護大熊貓的印象非常深刻。同時他建議,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一個功能強大的管理機制和執行機構。在道路建設、當地經濟發展與大熊貓棲息地保護之間,要選擇相互之間的互補性,盡量避免對棲息地造成破碎化影響。目前申遺的大熊貓棲息地的邊界需要修訂。
據悉,考察組回去以后首先將準備評估報告,在今年1月份進行內部討論,3月份評估報告將提交締約國以及世界遺產委員會,7月份進行最終評審。(《華西都市報》供稿)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