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遺產保護開發不能全盤商業化
admin
2005-12-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江南水鄉舉辦的名目繁多的“文化節”,趨同性和單一性嚴重,都是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的表演……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城市遺產保護論壇”上,專家就這些情況指出,城市遺產不僅
江南水鄉舉辦的名目繁多的“文化節”,趨同性和單一性嚴重,都是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的表演……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城市遺產保護論壇”上,專家就這些情況指出,城市遺產不僅要保護,也應開發利用,但不能全盤商業化,其獨特的文化精神內涵必須得以保留。
長三角地區歷史文化名城眾多,歷史文化悠久,擁有大量的古建筑遺跡。近年人們對該區域的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也越來越關注。但當人們流連忘返于周莊、烏鎮、同里、西塘等江南小鎮時,其越來越濃厚的商業氣息也讓專家們憂心忡忡。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就提到這樣的情景:每逢節假日,旅游大軍將周莊的小橋窄巷擠得水泄不通,以至鎮上的保安得全體出動,在游人和河道間豎起“人墻”,防止游客被擠落河中。“周莊所能承載的游客量只有六千人,而旅游高峰時每天要接待二萬人次。在這種情景下,誰還會去體會小橋流水的獨特風情?”
城市遺產利用方式的單一和趨同問題在長三角城市遺產保護和利用中同樣突出。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導胡守鈞教授將“一座高層標志建筑、一個中心廣場、一條商業街”戲稱為“城市的樣板”。他認為,長三角城市房地產業迅速發展的背后,隱藏著極為嚴重的文化危機。據不完全統計,僅上海,新建高樓就達3000余座,但建筑群隨意堆砌,一味追求“高、大、全”,不僅毫無和諧之感,更重要的是喪失了建筑的靈魂——文化。
急功近利、法律不健全、規劃設計人員的文化保護觀念淡漠……一個個問題在城市遺產保護的過程中浮現出來。“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只保護不利用顯然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但在保護和開發利用之間人們往往拿不準‘度’。我們要的不是利用,而是‘永續利用’。”阮儀三教授說。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