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多年來,武漢人一直期待東湖趕上杭州西湖。昨日,來漢參加市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四次會議的美國哈佛大學教" /> 多年來,武漢人一直期待東湖趕上杭州西湖。昨日,來漢參加市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四次會議的美國哈佛大學教">
彼得·羅先生就武漢市城市建設與發展暢述個人見解。(記者魏斌 攝)
多年來,武漢人一直期待東湖趕上杭州西湖。昨日,來漢參加市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四次會議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彼得·羅認為:從某種角度看,東湖現在比西湖強。
東湖是武漢人的驕傲,這不僅僅因為它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全國首批頂級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因為它的面積是杭州西湖的6倍……但另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東湖年游客接待量不及西湖的1/10,旅游收入不及西湖的1/6。過去,說“東湖不如西湖”,更多的是以旅游業收入等經濟指標進行衡量。
彼得·羅教授的視角與眾不同。他說,西湖出名,更多是因它身上的神話故事多,聽起來很浪漫,但是從城市景觀的角度看,現在的西湖明顯開發過度,西子湖畔已矗立起了很多高樓大廈,這些現代建筑已經開始破壞了西湖的天際線。相比之下,武漢東湖風景區的游客量雖然不及西湖,但是東湖周邊的環境保護要好得多。“每當夕陽西下時,站在東湖之畔,遠眺一輪紅日和無邊的湖水相接,真是美不勝收。”彼得·羅教授動情地說。
彼得·羅先生是國際著名城市規劃設計專家,從1992年起一直擔任哈佛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現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他多次到中國考察,對中國文化和建筑有很深的研究,還進行過“杭州西湖未來改造”、“蘇州衛星城規劃設計”、“溫州城市化發展”、“中國東北地區城市化現象”等重要城市規劃項目的課題研究。
他認為,東湖是武漢的一顆明珠,任何針對東湖的規劃、設計、開發都要十分慎重,有時寧可將建設速度放慢一些,也不可草率地在這顆明珠身上“涂畫”。他建議,武漢市應加強對東湖水質和水域面積的保護。
“如果現在非要在東湖周邊搞開發建設,那么也要留下足夠的觀景區,要讓東湖美景永遠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道風景,而不是將它湮沒于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筑叢林中。”彼得·羅教授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