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紫金山明孝陵免遭水淹之謎
admin
2005-02-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明孝陵主體蔓延數公里,而且范圍包容整個紫金山。雖然地面上的木制建筑多在戰火中焚毀,但是依山傍水的明孝陵卻沒有受到水患的侵擾。昨天,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賀云
明孝陵主體蔓延數公里,而且范圍包容整個紫金山。雖然地面上的木制建筑多在戰火中焚毀,但是依山傍水的明孝陵卻沒有受到水患的侵擾。昨天,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賀云翱教授說,明孝陵利用紫金山的地形,因勢利導建有完備的排水系統。這正是使其免遭水災的秘密所在。
賀云翱教授說,明孝陵的整個排水體系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將其藝術地融入陵區的布局之中,高度體現了中國南方多水地區建筑規劃上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為多水地區,雨量充沛;鐘山的巖層由北向南傾斜,主峰的雨水主要經獨龍阜孝陵陵宮區域排泄。明孝陵必須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才能確保陵宮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域劃分成引導區、神道區、前朝區和后寢區,同時通過御橋,將這四個區連接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因為孝陵所處的位置地形復雜,孝陵的排水必須考慮得周全完善,但排水體系也不能打破陵域建筑體系安排在不同的空間單元之內。郭城大金門和碑樓為一組建筑,呈南北中軸貫連,然后向西折拐出現第一道御河;在第二個空間單元內主要布置6種12對24件神道石刻,經欞星門再到第二道御河;第三個空間則進入森嚴規范的陵宮區,穿過陵宮門(一稱文武方門) 、享殿前門、享殿和內紅門,在陵宮的最后部分出現第三道御河,過了河就是孝陵最為神秘崇高的禁地——要見地宮所在的寶城寶頂,還需要穿過類似于寶城城門的方城內其前后設門之暗黑隧道,登臨明樓(相當于寶城城門門樓),才可以仰觀俯視皇帝和帝后的長眠之處。這些不同的空間單元以及建筑組合之間,采用不同風格的一座座橋梁和一重重門道相溝通,有分有合,若即若離,各司其職,但又一氣呵成,聯為整體,既充分利用了自然,為陵寢營造出安全的生存環境,又將各建筑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幽深且明快,和諧而統一的意韻,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建筑藝術上的天才杰作。
這三條排水系統不但未打破陵域空間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而且利用御橋將陵域裝點得更為完美,更富有生機,在規劃和設計上可謂獨具匠心。
除三條御河外,陵宮地下還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宮內則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圍均以磚鋪設散水和明溝。享殿臺基四周有數十個向外懸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正是通過這些螭首才將明孝陵建筑上承接的雨水排到地面上。“螭”是龍的九子之一,也就是現在水龍頭的由來。陵宮宮墻外也以磚鋪設散水,并以磚石砌建擋土墻。
賀云翱教授說,明孝陵的設計非常注重利用大自然,而不是破壞大自然,現在的人建造工程動不動就要削山填河,違背自然規律,無法把人很和諧地融入大自然,理應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明孝陵很好地將建筑藝術和自然景觀進行了統一。這個設計理念,依然值得當今的建筑設計師研究學習。
昨天,曾親自勘探過明孝陵的江蘇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治天先生,帶著記者來到了明孝陵享殿東邊察看。張先生說,孝陵東西兩側墻外,都有深深的壕溝攔截山水。一旦山上有大量雨水涌來,可以直接流如壕溝。而在孝陵東面墻外壕溝底部,還連著一個涵洞口。這個涵洞口在地下東西貫通孝陵,起到了有效的排水泄洪作用。遺憾的是,這個排水涵洞因為年久失修,已經有部分磚塊開始坍塌,及時維修維護已經刻不容緩。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