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開發”憂思錄:湖泊已不堪重負
admin
2005-02-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以湖泊為背景進行居住新城概念規劃和房產開發,似乎已成為武漢人的一種時尚。 然而,伴隨一座座親水小區的崛起,原先作為公共資源和城市景觀的湖泊,正慢慢從公眾的視野中
以湖泊為背景進行居住新城概念規劃和房產開發,似乎已成為武漢人的一種時尚。
然而,伴隨一座座親水小區的崛起,原先作為公共資源和城市景觀的湖泊,正慢慢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同時,由于親水小區內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等等,鑲嵌于城市中的“明珠”——湖泊已不堪重負。
把更多湖泊留給子孫
世界水資源專家稱:全球湖泊告急!地球上已經沒有一個湖泊不受人類影響,世界湖泊資源污染,10億人飲水受威脅。中國平均每年有20個湖泊消失。武漢中心城區1995年以來平均每年減少一個湖泊!
據有關部門介紹,50多年來,在武漢城區版圖上,至少有近百個湖泊消失了;湖泊的面積在縮小,現在全市水面比解放初縮小近一半;湖泊的水質在變壞,武漢這個得水獨優的“百湖之市”也淪為水質性缺水城市;湖泊的庫容量在降低,現在全市湖泊、塘堰的容積量只有41.44億立方米,比不上一個密云水庫。武漢人口增加與水量大大減少形成鮮明的剪刀差。
就是這樣有限的湖泊景觀,也慢慢地被房地產開發一點點蠶食,而逐步變成部分人的私家景觀。隨著一幢幢高樓的崛起,有些湖泊四周已被高樓圈圍,空中俯視,就像一只只“腳盆”。有人發問:像這樣“圈”下去,還會有多少湖泊留給我們的子孫?
應該承認,2002年《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的頒布實施以及有關部門執法力度的加強,填湖行為在武漢已成為過街之鼠,原先一度猖獗的非法填湖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然而,圍湖建房作為侵蝕湖泊的另一種形式,卻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且和傳統的填湖建房相比,它的危害更隱蔽,還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有識之士認為,湖泊作為城市的重要自然環境和景觀,理當成為全體市民的公共資源,市民既有保護湖泊的義務,也有享受湖泊給生活帶來益處的權利。少數新建樓盤對湖泊親水地段的侵占,事實上剝奪了其他市民享受公共資源的權利,削弱了市內湖泊對整個城市氣候和環境的調節功用,應該受到制止。
不可熱了開發冷了環保
目前,武漢市房地產開發和住宅建設呈現兩個趨勢:一是城郊接合部正在成為開發的熱土;二是在商品住宅供應市場上,臨湖、臨水、臨山、臨景等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商品住宅成為消費熱點。
大規模開發改變的不僅是湖濱區域環境,如果開發利用失當,就會造成城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專家認為,系統性是湖濱環境保護的關鍵性問題,也是城市地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樹立生態第一思想,應是親水開發的核心所在。對于城市水系尤其是湖泊水體來說,如果截斷其與外界的交流與聯系,其自凈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將大大降低;同樣,對于城市生態環境來說,其建設目標首先是要建立一個合理的結構系統,通過提高系統的整體功能來達到改善城市環境的目的。
武漢市環境監理處負責人說,開發建設中應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觀念。如何防止水環境污染?那就是建設污水收集處理系統;規范排污行為;保護飲用水源。
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系一位教授說,目前,武漢市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比較側重于單個湖泊、山體的保護,而對整個城市水系及城市景觀生態的系統性問題缺乏深入研究與具體的建設策略。同樣,對于開發商來說,他們比較關注自己地塊內的小區環境建設,而對周邊城市環境及城市環境系統建設比較漠視。
省環保局污控處副處長周水華說,一般來說,開發商對如何利用湖景、水景提高住宅的賣點和品質,做得較好,而如何保護自然水體,減少因人類活動而對原有自然水體造成的影響,考慮得較少。城市內湖邊的房地產開發,必須以建立排水管網系統為前提,內湖來水少,自凈能力弱,如果沒有排水管網,實現雨污分離,湖泊就成了納污的場所。如果增設雨水收集系統、中水回用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垃圾收集處理系統以及太陽能利用技術,就會對原有自然環境起到保護作用,增加人與自然的親和力。
據介紹,武漢的水資源正受到城市開發建設、市民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廢水的威脅。全市年自然排放的污水已達到6.8億噸,其中3.5億噸是生活污水,占51.5%。長江、漢江武漢段和全市的河流、湖泊都程度不同地遭到污染,出現氮、磷超標。
周水華還認為,對水環境的征用,應該建立補償制度,所獲款項用于環境改善與維護,環境資源通過價格杠桿得到體現。開發商應樹立“湖景也是家的一部分”觀念,除按規定不對湖泊造成危害以外,還應該出錢出力幫助政府做好湖泊污染的治理。
用制度為湖泊解“憂”
保護武漢江河湖泊,已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隨著武漢市政府“碧水藍天”行動計劃的啟動,各項水資源開發活動中,實施了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對水生態環境,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
讓我們高興的是,武漢市新近規劃中的幾座濱水新城融入了人水和諧思想,以生態第一標準來打造新的居住城。
按規劃,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之濱,將崛起一座容納10多萬人的大型居住區。擬以網狀形式在新城建設綠地,通過溝渠將東湖水引入社區,大大提高綠化覆蓋率。在東湖新城,居住區將與商務區分離,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90%。而且,東湖四周的建筑高度將逐漸降低,讓更多人看到湖濱風景。
后湖新城規劃中,黃孝河現在的排污功能將由排污箱涵取代,經過凈化的河水引入城西中心區,水系在城西中心區構成一個中央文化島和一個水岸商業區,不但有助于調整市中心區的微氣候,還將形成一個小型的環狀水上系統,成為居民享受大自然的場所。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