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品珩故居:歐式風情 遺世獨立
admin
2005-01-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一個清朝二品文官的最后歸處,三幢由意大利建筑設計師潤筆的建筑——— 一個清朝的二品官員,一個娶了滿族姑娘的東陽書生,他曾是安徽省最后一任布政使,他曾是浙江省第一任政
一個清朝二品文官的最后歸處,三幢由意大利建筑設計師潤筆的建筑———
一個清朝的二品官員,一個娶了滿族姑娘的東陽書生,他曾是安徽省最后一任布政使,他曾是浙江省第一任政務廳廳長……1912年,他回到東陽,先后在城里造下四幢房子,自名“逸園”。晚年取號“定農”,表示要安心當個農民。
據《東陽市志》載:吳品珩(1857~1921) 字佩蔥,號逸園。白坦人,后遷居吳寧鎮。清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歷任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外務部員外郎、郎中、左參議,江西司主事,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政務廳長等職。為政清廉,判案嚴明。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政務廳?;剜l后關心公益事業。晚號定農,書法名于時。
昨日,記者來到吳品珩故居。西經澤巷離原東陽市政府僅百步之遙,卻鬧中取靜,巷窄而深,有幽古之風徐來。
吳品珩孫子,75歲的吳郁琳告訴記者,吳品珩故居原有4幢大小不等的宅院加上一個后花園組成。抗日戰爭期間,這里曾是日寇的特務機關所在地。解放后,是縣大隊關押犯人的地方。后來所有的房產全部作了東陽酒廠的廠房。
南面第一幢房子,首先是一座洋房,其次還是一所東西南北對稱的走馬樓,樓上的層高較高,人在上面毫無壓抑之感。樓上的木樓桿全都是羅馬柱。四四方方的天井全部用石板鋪就。走廊上的柱子全部做成四方整齊劃一,所有的門窗都用上了線條。此房之西,原有一幢房子,后來被拆建作廠房。此房后面,隔了一條鵝卵石小道,分列著兩幢房子,都是四合院模式,材質和建構方式與走馬樓相同。鵝卵石小道之東,建有一門,3塊條石疊就,沒有任何花邊,極盡簡潔。門額上嵌有一石,上題“逸園”兩字。現存3幢房子,全部磚木結構,外墻是紅褐色的沙灰墻,一二層之間的墻面上特意做了磚砌線腳,屋檐下也做上了具有西方風格的線腳。
吳郁琳說,他聽父親說過,這些房子曾經有意大利建筑設計師參與設計。他小時候就住在這里,百葉窗、線條門等都是當時的稀罕之物。
原金華市國土規劃局總工程師、建筑學博士洪鐵城告訴記者,西方建筑主要從柱立、拱券、浮雕、山花、線腳等方面辨別,吳品珩故居的線腳和整齊劃一的方柱很明顯存有西方建筑的特點。
吳郁琳告訴記者,近幾年,酒廠碰上了國有資產的改制,現在房子是誰都不清楚了。吳品珩有9個兒子4個女兒,孫輩有幾十個人,大都在外地謀職。他現在經常到那里走走,去消磨一些時光。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