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舊如舊:重慶“吊腳樓”生命的延續
admin
2005-01-07
來源:景觀中國網
重慶是我國西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著名的山城和歷史文化名城,在建筑和城市環境上具有鮮明特色,特別是傳統街區,充分體現出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風土人情。老重慶人都不會忘記,臨
重慶是我國西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著名的山城和歷史文化名城,在建筑和城市環境上具有鮮明特色,特別是傳統街區,充分體現出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風土人情。老重慶人都不會忘記,臨江門,石板坡、化龍橋、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頗具西南地區民居特色的吊腳樓,如今已不多見。由于重慶城市基礎設施欠賬太多,居民住房條件亟待改善,近幾年的拆遷改造,使臨江門那一大片吊腳樓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水泥森林。但是,最近筆者在重慶參加房交會期間,在南坪長江大橋上,驚異的發現,渝中半島半山腰名叫石板坡的地方,一片片白墻黑瓦的吊腳樓格外醒目,再朝下看濱江路,川道拐原來那一片吊腳樓也整修一新。為探訪這些吊腳樓是怎樣煥發青春的,筆者來到位于渝中區厚慈街的南紀門房管所,駐足一看,原來連房管所辦公樓在內的厚慈街,也成了重慶吊腳樓民居的“樣板間”,條石地基加土磚夾壁墻,飛檐斗壁雕龍畫鳳,猶如鑲嵌在現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項鏈,放射出一道另類光芒。這是重慶整舊如舊的一大杰作,也是延長住宅壽命,充分實現其使用價值的另一種實踐,更是古老建筑環境的合理保護,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續與傳承。
保護性改造的成功嘗試
南極門房管所副所長涂大榮向筆者介紹了他們因地制宜修復吊腳樓的具體實踐。渝中區一帶與兩江相臨,受碼頭文化及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變遷的影響,昔日繁盛的老城區出現功能結構分化帶來發展不平衡。雖然總的趨勢會因經濟開發的作用逐步將老城區消解,但一方面舊城區巨大的生活、就業壓力是個艱巨的系統工程;另一方面傳統風貌街區的斷然消失,使得新的城市建設缺少了地域特色的合理借鑒,也使發展中的人們失去了對歷史文脈的最好關照;再加上爭先恐后的大拆大建,并不一定就能建出人民滿意的住宅,且大量浪費資源。
尤其是那些不適合搞房地產開發的坐落在半山腰的吊腳樓。進行合理利用、保護好傳統街區,培育新的旅游、娛樂資源便成了當地政府著力探索的一條新路子。
涂大榮說,在他們房管所轄區內,就有2萬平方米的舊民居。而大規模的改造開發模式不適宜這一高密度的舊城區,如何選擇正確的舊城改造模式,成了他們在舊城改造中的思考題。于是他們嘗試整舊如舊的保護性改造模式,這種模式堅持三大原則:一是搬遷一部分,這部分主要是危房,的確不能住人確需拆除的;二是改造一部分,對原舊房進行加固;三是包裝一部分,就是在對原舊房進行改造的基礎上增加公建配套,如建綠化帶,改造地下管網,恢復老街老巷,鋪設青石板路、條石路等。改造資金由區政府和區房管局各出一半。
涂大榮說,這些舊城區的居民大多是低保對象,不能讓他們出錢,只能由政府承擔。所以,這種模式如果單純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是不劃算的,沒有搞房地產開發掙錢快,但社會效益很好。據當地群眾反映,改造后的吊腳樓,住著更安全了,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人氣也旺了,甭拆遷搬家,遠離市區造成生活不便,也能享受到溫馨的居住環境,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的懷舊情節也得到滿足。
南紀門房管所對舊房保護性改造的成功嘗試,所產生的帶動效應也是有目共睹的。原石板坡一帶的吊腳樓,也采取這種方式正在加緊施工,給舊房“穿衣戴帽”,裝飾加固。遠遠望去,這些吊腳樓,坐落在山坡上,形成重慶民居的標志性建筑景觀。
在距離菜園壩附近的長江下濱江路,筆者對這片最先改造的川道拐文覺寺片區吊腳樓進行了探訪。從濱江路路邊望去,這片沿石壁而建的吊腳樓,象是從石壁上長出來的建筑,這些建筑,或依附懸崖,或臨坎吊腳,有“凌空飛絕壁”之感。猶如一座山地民居的博物館,藝術的構成了婀娜多恣的山地獨特風貌。
川道拐片區改造之前,由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作了詳細規劃。規劃前的民意調查表明,30%以上的居民不愿意搬走,同意保留民居特色。最后決策部門將這片改造定位為:一、社區更新及建筑再利用。將川道拐,文覺寺片區作為保留并延續發展的有著特定文化背景、特定生活方式的地域生活共同體的傳統社區,通過對舊有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社會經濟產業結構調整、開發政策的研究等,為老住區注入新的發展活力。二、改變大拆大建的舊城更新方式,以傳統的漸進式規劃和小規模改建方式,有序的推進社區的有機更新,在最大程度上解決該區的脫貧和街景風貌問題。其目的在于,改變舊有街區高密度、低舒適性的居住環境;創造具有傳統街區特色的積極的社區空間;對人口合理分流及就業安置要求做出回應;為反映山城傳統特色的旅游、娛樂、休閑等各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條件;為舊城區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并實踐合理的生態模式。目前該片區2萬多平方米的改造任務,已完成6000多平方米,雖然有些商業網點的經營情況還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很快就會火起來的,這因為它的文化內涵遲早會實現其價值的,”涂副所長很自信的告訴筆者。
[B]吊腳樓改造的規劃原則[/B]
川道拐片區改造在建筑規劃方面有哪些特色呢?涂副所長提供的厚厚的一本規劃設計方案解答了這個問題。
一、群體依山就勢,單體靈活多變。群體布局順應地形地物,絕少大挖大填,損壞原始地貌。建筑物都依山就勢,鱗次櫛比,層級而上,隨著等高線的起伏與走向,與地形地貌有機的融為一體。就單體而言,建筑設計手法也力求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在適應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等方面,充分體現因地制宜的原則。或懸虛構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勢;或陡壁懸挑,“借天不借地”;或利用邊角,加設披頂;或因地就勢,增建梭屋……建筑內外穿插,起伏跌宕,走馬轉角,重臺天井……
二、總線空間豐富,天際輪廓優美。為了依山就勢,規劃中采取了分街筑臺、臨坎吊腳等方式。沿地形高差層層布置,很自然的形成層樓疊宇的群體風貌。這些配合地形變化的層樓疊宇,又形成起伏變化、十分動人、表現力很強的天際輪廓線,對于形成山地特有建筑群體風貌起了很大作用。
三、俯仰皆成圖畫,五個立面兼顧。位于地勢高處的建筑每每注重四方立面的造型組合與構圖,以取得“前后顧盼景自移”的動態美感,而處于地勢低處的建筑則除此之外,還更加注重屋頂平面(即第五立面)的造型與構圖,以獲得“高低俯仰皆成畫”的全方位美感。
規劃方案特別強調與突出“第五立面”的構圖完整與美感,做到五個立面兼顧,這既是山地傳統建筑得天獨厚的風貌特色,也是本規劃的著力追求。
四、人工結合自然,有機融為一體。基于對自然的尊重和崇敬,規劃中不搞大挖大填,而是盡可能利用周圍環境條件,形成良好的外部空間,建筑與環境巧妙鑲合。比如基地內部的大樹、巖壁、山石等,均不隨意砍削、挖填或毀損,也不強求生硬的整齊劃一,而是恰當的組織到居住環境中成為有機的一部分,使得建筑在外形輪廓上與自然有機融合。
規劃還建議適當就地取材,廣泛的利用條石、塊石、片石砌筑房屋的勒腳、基礎、堡坎和外墻,以與山地環境取得協調,獲渾然天成之趣。
重慶的實踐告訴我們,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并不一定非要大拆大建,圍繞山城特色,因地制宜,多條腿走路,同樣可以探索出改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的新路子。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