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尚無“宜居城市” 北京打造世界宜居
admin
2004-11-18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中,北京市首次提出“宜居城市”目標,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院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城市被稱之為“宜居城市”,專家已經
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中,北京市首次提出“宜居城市”目標,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院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城市被稱之為“宜居城市”,專家已經把“宜居城市”標準作為課題,正在研究中。
據悉,自2002年12月起,北京市就展開了《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的編制,幾十位國內外頂級的專家學者提交了三個方案和幾十萬字的基礎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北京未來發展的目標主要定位在國家首都,文化名城;北京將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城市,并向世界城市“升級”。
吳良鏞院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宜居城市”不是單獨提出來的,而是與政治、文化中心等一起提出來的,作為一個城市,還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北京的交通、生態、設施等離“宜居城市”還有距離,“宜居城市”是努力的目標。
按照吳良鏞先生的人居環境科學理論,人居環境是指一個大環境。簡單地說,人居環境建設不僅要求住宅室內的環境好,也要求室外的環境好,它從個人居住環境的范圍慢慢展開,延伸到社區、鄰里、交通、就業等方方面面,是一個復雜的巨大系統。
據資料顯示,北京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城市功能過于集中在中心城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北京現在的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五環路以內。醫院、機關、學校、大企業總部等等這些公用的機構,基本上都在三環以內。如二環內人口密度現在達到2.74萬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要比其他世界特大城市多近8000人。二環內只占市區土地總面積的6%,卻集中了全市機動車交通流量的30%。
吳良鏞院士說:“據我所了解,國內還沒有城市被稱之為‘宜居城市’,國外有不少城市已經達到了‘宜居城市’,但城市與城市的歷史自然條件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目前,有專家把‘宜居城市’標準作為課題,正在研究中。”吳良鏞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個機構來認定某個城市是否達到“宜居城市”的標準。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