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日前,運河申遺考察組專家們嘆之為古運河沿河最后的“珍寶”,表示“京杭運河沿岸,像這樣保存原生態、反映工商文化、體現運河功能的街區已難再發現了”。昨天,市有關部門表示,日暉巷作為古運河景觀改造項目的一部分,經妥善規劃與利用,有希望成為我市沿河景觀最美的一隅。
今年9月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準備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之后,受國家文物局委托,由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等專家組成的考察組,從杭州出發進行沿河調研。行至日暉巷,專家們被這里保存完好的民居、商貿建筑所吸引。市文管會辦公室楊建民主任介紹說,專家們當時贊嘆不已,在他們眼里京杭運河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當年沿河建筑最大的功能應該是交流、貿易,但近年來各地的城市建設使這些建筑受損嚴重,而日暉巷街區(包括東西大街)尚保存著完好的茶樓、作坊等,保持著運河建筑的原始風貌,稱得上是一個驚喜的發現。
日暉巷長70余米,依然保持著寧靜、古樸的歷史風貌,其間22號是無錫市保存最古老的茶樓,雖字號已磨滅,但兩面透漏的花窗仍能讓人想見當年的繁盛。據說,當年從運河南下、北上的商人常在這里交流信息、做生意。房屋主人、82歲的鄭阿婆介紹說:“這是張家的老祖產,傳到我們已是第四代,這個茶樓應該有100多年歷史了。”而不遠處的“金昌字號醬油作坊”和“福來和號醬園糟坊”等,也都是當年生產、交易的地方。同時,日暉巷民居也保存較好,體現出強烈的無錫特色,其中47號、45號等不僅有做工精美的磚雕門樓,還有極富個性的轉盤樓。
古運河在無錫穿城而過,全長40.8公里。
今年初我市規劃運河景觀改造項目,從黃埠墩到跨塘橋進行綜合景觀整治。規劃中,對沿河的米市、布碼頭等呈現歷史風貌的人文景觀,都考慮給予恢復,但日暉巷地區最初的規劃是城市綠地。目前,有關部門已對方案進行修改,對日暉巷的改造將實現歷史人文景觀與綠化景觀相結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