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屢遭破壞 文物保護亟待加強
admin
2004-08-03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年來,我省文物與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不少成績。但是,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搞好這項工作的形勢仍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是: ——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淡漠 不
近年來,我省文物與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不少成績。但是,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搞好這項工作的形勢仍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是:
——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淡漠
不少地方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十分淡漠,認為文物保護是文物管理部門的事,沒有把它看成是自身應盡職責;有些群眾文物保護意識不強,把名人故居、古民居、古建筑視為一般房屋,甚至以危房看待,只使用不維修;有的居民甚至還在文物保護區域內違章搭蓋,破壞了整體景觀,致使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居、古民居、古建筑破損破壞嚴重。福州市“三坊七巷”和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和名人故居、臺江區上下杭古民居和會館、莆田市的翁氏、林氏、陳氏故居等都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有的甚至瀕臨倒塌;龍巖市60%的文物保護單位也亟待維修。一些農村,有的人甚至在文物保護區開山炸石、亂修墳墓。泉州市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等地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保護與建設的矛盾導致文物被毀
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急功近利,將文物保護與發展經濟對立起來,把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視同包袱,片面強調發展經濟,忽視統籌兼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片面迎合開發商利益,無視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片面強調文物的開發利用,忽略文物古跡及周邊環境的保護和協調,使“歷史文物”淹沒在“現代文明”之中。在我省,因發展經濟破壞文物的事屢有發生。莆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柯氏民居于1993年因建路被拆毀,至今未予修復;泉州天后宮前德濟門遺址、福州倉山嚴復墓,新建道路都穿過其保護范圍;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筑東城門于深夜被有關單位違法拆除;福州臺江區上下杭片一些很有價值的文物古建筑被拆除或“異地遷建”。少數房地產開發商無視法律,任意拆除或毀壞文物。漳州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在文物管理部門依法干涉的情況下,仍強行拆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薌潮劇社舊址;泉州某公司挖掘破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德化窯的保護范圍,當事人僅被處罰款了事;省級文保單位莆田興化府城隍廟的附屬文物二忠祠、節孝祠,被某建設發展公司強行拆除,其商品房又侵占城隍廟東側30米保護范圍內的土地。更有甚者,有的地方隨意拆除古建筑、古民居、歷史遺跡后,再斥巨資建造仿古建筑、仿古文物等,以為政績。
——文物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現在有相當多的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革命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庫房安全設施未能達到相應的防護級別,有的甚至連滅火器材都沒配備,存在嚴重的消防和安全隱患。古田會議紀念館1萬余件文物全放在一間庫房里;連城縣新泉革命紀念館里,張南生將軍捐獻的1000余件革命文物都放在簡陋的木箱里;漳州市燈謎藝術館將有關燈謎方面珍貴的孤本、善本隨便存放在無安全防范設施的玻璃柜里。目前,許多文物保護單位分屬相關部門管理(如寺廟等歸宗教部門管理),因體制原因,文物管理部門對文物的使用、保管、安全防范等鞭長莫及。革命紀念館里的舊槍支防盜、防搶設施不健全。走私文物案件不斷發生,寺廟文物、名人大墓屢屢被盜被挖。如仙游蔡京墓前石翁仲被盜,東嶠林氏大墓被盜挖;長樂漳港鎮龍峰村附近山上清代墓石雕多處被盜等。許多住戶在古民居、古建筑內亂拉電線、亂掛空調,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記者從省有關部門獲悉,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省僅博物館、紀念館被盜案件即達28起,館藏文物被盜438件。今年上半年又有寧德蕉城同圣寺佛塔、黃鞠墓、閩侯桐南村4座唐代古墓等縣級以上保護文物被盜,省級文物南安石井鎮的中憲第、縣級保護文物古田縣洪灣村的半山橋等被火焚毀。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我國《文物保護法》已實施20多年,新《文物保護法》也已頒布1年多了,但無視文物保護現象仍十分普遍。對此,有關人士認為,應向全社會廣泛宣傳《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文物保護法規,普及文物基礎知識,提高全民的文物保護法制意識;同時要將文物保護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鄉建設規劃,制定文物安全預案等,以更好地促進我省文物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