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扎堆莫愁湖畔 專家質疑房產商水景開發
admin
2004-07-30
來源:景觀中國網
7月里最熱的一天,記者來到南京漢中門大街一帶“踩盤”,途經鳳凰西街時,一行寫著“還我陽光權”字樣的大幅標語赫然映入眼簾,標語掛在一家還沒有開張的售樓處門口,正對漢中門
7月里最熱的一天,記者來到南京漢中門大街一帶“踩盤”,途經鳳凰西街時,一行寫著“還我陽光權”字樣的大幅標語赫然映入眼簾,標語掛在一家還沒有開張的售樓處門口,正對漢中門大街,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細細打聽,原來這是緊貼該樓盤后面的小區業主掛出來的,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矛盾很好理解,據說這家樓盤要規劃成高層建筑,而北面就是一個住宅小區,建好后,高層與后面多層的間距只不過數十米,硬生生地擋住了南面的陽光,業主們就此失去了原有的“陽光權”。
在高層住宅扎堆的年代,類似這種糾紛時不時地會在南京城的各個角落出現,不過出現在這里則似乎有點意味深長。在這家樓盤的宣傳材料中,記者發現一句話:“居住高層,享受市區內的寧靜,遠眺莫愁湖絢爛風景”。
一邊是未來新業主的憧憬,—一邊是眼下老業主的對抗。盛夏之際征討“陽光權”,業主們無奈的心情自然能夠獲得多數人的理解。而在景觀地產大行其道的年代,地產開發帶給莫愁湖的無奈又有多少呢?
地產開發使莫愁湖景觀成為“絕版”
2001年萬科剛剛進駐河西的時候,1.8億拿下二道埂子地塊曾被媒體譽為“壯舉”,前不久金色家園剛剛宣布了即將清盤的消息,并把三期的最后一批房源命為“莫愁湖畔的最后18道風景”,其中最好的臨湖套型賣到了9000多元/平方米(已被預訂)。
現在從漢中門大街步行至于二道埂子路,入眼的幾乎全是樓盤,市民再也很難看到西側的湖景。而誰也不會到水質還沒有太大改觀的秦淮河畔去靜坐聊天,而作為公共資源的城市風景已經被擠壓到一邊,享受莫愁湖,你還需再跑300米。
風景成為花錢買來的商品。據了解,“金色家園”的三期套型已經有一-部分不能直接看到莫愁湖,而與此相應的是,扎堆在莫愁湖畔的樓盤開始攀比誰的觀湖角度最好,這種心態在購房者中也漸漸彌漫,并最終化為市場的價格認同。環顧現在的莫愁湖,東有金色家園,新城逸境,君園、左鄰風度,南有名湖雅居,西有金基唐城,除金色家園、名湖雅居是真正“臨湖”外,更多的樓盤則是借助樓間距看到湖面的風景。而萬科的第二家樓盤“光明城市”又在河西南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造湖運動”。
水景帶來方方面面的思考
東大建筑系的一位教授對記者說,他一直對河西的水景開發頗為關注,他告訴記者,此前就曾有人對開發商在莫愁湖畔填湖造房提出質疑,因為湖面縮減意味著影響天然水面對于城市排澇的重要作用,很難想象在地勢低洼的地帶如果再失去大自然賦予的一部分蓄水功能會變成什么樣子。
不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速度顯然要快于人們的思考,天然水景未盡,大面積的人工水景又開始興盛。購房者擔心這樣的水景是否能保持必要的水質,專家卻認為,大面積水景對于改善環境來說并沒有多大意義。
業界的思考又是如何呢?大多數開發商堅定地認為,水景資源的市場價值由于其稀缺性而存在。但并不是決定一個樓盤是否成功的要素,如果在規劃過程中不注重自然資源的合理保護與利用,房子賣掉也只能成為“敗筆”,更重要的是,水景是一種人文需求,它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小區完善的配套規劃與人文理念當中。
人文環境的提升是莫愁湖最大的“財富”
幾年之前,莫愁湖版塊周邊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棚戶區”,萬科的人駐曾帶動了二道埂子地塊的改造,使其從待整治的臟亂差地區一躍披上了高尚居住區光環;此后進駐的開發商有意無意地都將萬科的項目作為一種“風向標”來看待,樓盤的定位都紛紛往“高檔住宅”上靠攏,客觀上形成了一種統一定位,這里面包括對產品的注重、規劃的改進以及小區人文環境的改善,在住宅成片開發興起的同時,購房者對莫愁湖版塊的認同也在漸漸改變,這種改變已經超越了“風景”本身。
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購房者對莫愁湖版塊的認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整體居住環境的改善,為了提升莫愁湖的地產價值,開發商先行進駐并帶動了一部分相關配套,但后期還存在二個樓盤開發如何與政府的總體改造規劃相融合的問題。如果融合的好,不僅自然條件不會遭到破壞,還能給河西向來所缺乏的人文氛圍帶來顯著改善。
據悉,目前包括莫愁湖公園整體改造、市民廣場擴建,制藥廠搬遷以及大面積的綠地建設都在籌措當中,加之交通方面的壓力,漢中門大街的整體拓寬勢在必行,這些都為未來莫愁湖周邊的住戶提供了良好的前景預期,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如今的莫愁湖確實擁有成熟居住區所應具備的條件,由此帶來的是人文因素的提升。這或許就是莫愁湖最大的“財富”。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