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 沈陽故宮vs北京故宮不同風格空間對比
admin
2004-07-02
來源:景觀中國網
[img]/upload/news/200472155440352.jpg[/img] 清沈陽故宮是中國尚存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建筑群之一。它作為以滿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皇宮,與全國
[img]/upload/news/200472155440352.jpg[/img]
清沈陽故宮是中國尚存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建筑群之一。它作為以滿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皇宮,與全國性政權的北京皇宮同屬中國古代宮殿建筑文化的優秀代表。兩座建筑群,都是按照中國傳統的帝王宮殿營造制度興建的,在建筑藝術、建筑材料、使用規則、時代特征等方面,都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特別是清沈陽故宮在清朝入主中原后續建的行宮宮殿和收藏宮廷文物諸樓閣,與明清北京故宮的同時期同類型建筑具有更多的共同點。
由于地域、民族、政權管轄范圍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別,清沈陽故宮的主體部分———清朝入主中原前的皇宮建筑,與明清北京故宮相比較有以下三個特色。
第一,宮殿建筑造型方面,清沈陽故宮各主要宮殿的設計,都是以17世紀初滿族和東北地區常見的建筑樣式為基礎,而不受中原皇宮建筑等級的約束。舉行國家重要典禮的大政殿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以滿、蒙古族汗王狩獵出征時扎設的帳幄為造型基礎,在中國歷代皇宮大殿中是僅有的。皇帝處理政務的崇政殿和飲食起居的清寧宮,都是硬山頂五開間的的形式,取法于東北地區最為普遍的民居、寺廟和官衙,與明清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乾清宮等同類建筑相比較,具有十分顯著的區別。
第二,建筑裝飾藝術方面,清沈陽故宮各主要宮殿采用象征帝王的龍為主要紋飾進行彩繪和雕刻,但諸如大政殿正面的雙龍盤柱,崇政殿內外檐柱上方的龍形抱頭梁,大清門、崇政殿的龍紋墀頭等,都是獨特生動的設計。內外檐木裝修又借鑒藏傳佛教建筑特色的獸面、蜂窩、蓮瓣、如意等裝飾式樣,既富于少數民族特色又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各主要宮殿所用琉璃瓦件除黃色外又有藍、綠、紅白等多種色彩的動植物形象,而且殿頂全部采用黃色琉璃瓦加綠色剪邊的形式,這些活潑熱烈、富于生活氣息的裝飾特點。都是明清北京故宮同類宮殿中不具備的。
第三,在建筑布局方面。清沈陽故宮東路大政殿居中而建,八旗衙署十王亭在左右兩側分布的形式,來源于當時滿族特有的八旗制度政治體制,與滿族皇帝和八旗旗主狩獵出征時扎設營帳的排列方式相同,形成獨樹一幟的“帳殿式”布局。中路“大內宮闕”雖然是按照“前朝后寢”、主體建筑位于南北中軸線上的排列形式,但清寧宮等帝后寢宮建于近4米高的高臺之上,承襲了女真族(滿族的前身)在山區居住時期貴族首領住宅建于最高處的習俗,而處理國政的崇政殿則于平地蓋造,相對低矮。這種“宮高殿低”的現象,與明清北京故宮“三大殿”建于高臺基之上,而宮區建于平地的“殿高宮低”,成為兩種不同風格的空間對比形式。
這三個方面說明,清沈陽故宮是在繼承中國古代建筑傳統的基礎之上形成的有民族特征、時代特征和地方特征的皇宮建筑群,具備獨特的價值。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