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堪稱中國最早“方國”
admin
2004-04-17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認為,位于江浙一帶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中國最早的古方國。新華社沈陽4月17日電,良渚遺址作為良渚文化最初發現地和命名地,在30多平方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認為,位于江浙一帶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中國最早的古方國。
新華社沈陽4月17日電,良渚遺址作為良渚文化最初發現地和命名地,在3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密集分布著50多處包括建筑遺址、居住址、土墩大墓等多種類型的遺址點。其中反山土墩大墓群12號中心墓隨葬的玉琮和玉鉞規格,瑤山以紅、灰、黃三色組成的大型祭壇和墓地規模,在所有良渚文化中是等級最高的。
特別是被諸墓群圍繞其中的莫角山遺址,作為一座人工堆筑的土臺,東西長670米,南北寬約450米,總面積30萬平方米以上,高達10米,其上又加筑3座較小的土臺。已發現有一處直徑20多米呈鍋底形狀的草木灰層和紅燒土相間堆積的遺跡,有多個直徑在50厘米左右的大型柱洞,邊緣還發現了類似堤壩或城垣的夯土。無論墓葬規模、玉器等級、組合和整個遺址群范圍,都要高出江浙地區其它良渚文化遺址的墓葬群。
考古專家推測,良渚遺址群是包括宮殿、祭祀功能在內的巨大建筑址或都城所在地,它作為良渚文化最高層次的中心邑落是當之無愧的。良渚遺址群的規范化程度十分高,遺址群的莫角山和周圍的瑤山、匯觀山的土臺址大都接近正南正北方向,瑤山、匯觀山的祭臺都為正南北方形,反山、瑤山和匯觀山的墓群也都接近于正南北方向,且都成行排列。瑤山祭壇的結構為土臺內外三重不同顏色的構建。而良渚文化以琮、璧以及“人神獸面紋”為主的玉器群,從種類、造型、花紋以至基本組合,也十分(較為)規整和固定。
良渚文化聚落分化的層次性也較為清晰。良渚遺址雖可定為良渚文化最高層次中心聚落,但像反山、瑤山這樣的墓地以及墓地中的大型墓葬,不僅見于良渚,也見于福泉山、趙陵山、寺墩等地,出土的大型玉琮、玉鉞的地點就更多,可以將它們依次分為若干等級。這說明良渚文化諸聚落遺址之間,在規模上雖也有大小之別,但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大中心下的多中心關系,有些類似于大國之下諸多小國的關系。
按照中國文明起源和國家形成經歷的“古國-方國-帝國”三部曲,高度規范和大中心下的多中心,正是方國時代的兩個主要特征。良渚文化在最高層次中心聚落下的多中心和諸中心聚落的高度規范化,是大國中小國群體的初現,這已具“方國”規模,是夏代以夏王朝為主,“萬國”群體并在形勢的前身。因此,良渚文化已進入方國階段。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