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形成綠色生態新格局
admin
2004-03-24
來源:景觀中國網
記者從天津市林業局獲悉,今春本市將新增林木種植面積13.35萬畝,加速完善構筑大城市林業新格局,為本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造條件。 據了解,目前本市12個含農業的
記者從天津市林業局獲悉,今春本市將新增林木種植面積13.35萬畝,加速完善構筑大城市林業新格局,為本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造條件。
據了解,目前本市12個含農業的區縣共有林地面積17萬公頃,市內6區擁有林地10113公頃,約有樹木2349萬株。去年本市確定了“三個三”發展戰略,在未來5至8年內建成國家級園林城市。綠化建設將在3年內大見效、5年實現巨變、8年全面提高。具體規劃為,在重點抓好公園建設改造、風景區規劃建設和公共綠地建設的基礎上,到2007年,使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綠地率達到28%,人均公共綠地達到8平方米,基本到國家園林城市的主要指標要求;到2010年,用8年時間,綠化覆蓋率達到40%,綠地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全面達到或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使天津綜合綠化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日前,國家林業局對去年全國營造林情況進行通報,本市在造林面積、造林質量及綜合管理三方面成績突出,以綜合得分98.74位居全國第二。
在城市整體綠化建設中,林業建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包括城市林業、生態林業、景觀林業、旅游林業和致富林業。林業不僅可以美觀造景,更重要的是它對改造生態環境、提高土壤含水量、固化土地沙塵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理規劃新格局東西南北有側重
據市林業局專家介紹,本市林業根據城市自然條件,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布局,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本市林業布局可用六句話、十八個字包括,即:南建帶、北治源、綠通道、鑲外環、廣設屏、組公園。
南建帶:指在本市南部的大港、津南、漢沽等地,根據其自然特色和歷史狀況,建造以棗樹、葡萄為主的生態經濟帶和沿海防護林帶,并使之成為農村鹽堿地改造的生態林、農民致富的經濟林。
北治源:指在本市北部薊縣的國家級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近兩年來,該工程已完成營林347萬畝,其中封山育林19.02萬畝,飛播造林4萬畝,荒山荒地造林1.48萬畝,退耕還林1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0多萬畝。這一治理工程的健康快速發展,為保護和改善京津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綠通道:指在高速公路為主的兩側,營造豐產林和特色經濟林。本市綠色通道工程(625工程),主要指京津唐、京沈、京滬、津保、津濱、津塘6條高速公路天津段的綠化。目前上述綠色通道已造林9.45萬畝,植樹426.4萬株,高速公路兩側的生態保護帶、綠色產業帶基本形成,呈現出本市生態網絡的基本框架。
鑲外環:指在本市城鄉結合部沿外環線71公里長、500米寬的區域建設生態防護圈。目前,外環線兩側的植樹量已達10465畝,栽種各種樹木109.5萬株,成活率高達93%以上。除此之外,這里還建成綠地204.4萬平方米。
廣設屏:指本市北部武清區、寶坻區和薊縣平原地帶已初見規模的大面積防沙治沙林帶,是國家“三北”防護林的一部分。該林帶主要以民營林為主,如今已完成總種植任務的80%以上,武清段已完成90%以上,成為北京與天津優質而廣闊的綠色屏障,不僅有效發揮了防沙擋沙作用,而且改善了當地生態,促進經濟發展。
組公園:指近年來本市形成的15個森林公園。其中包括:3個山區天然生態型森林公園;1個平原生態型天然濕地公園;4個平原固沙型人工林公園;1個人工平原生態型濕地公園;1個平原經濟型人工林公園;2個休閑型人工林公園等。
城市綠化見成效沙塵天氣逐年少
據了解,由于多年來不斷堅持綠化建設,特別是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綠化工作,使本市的綠化建設有了新的突破,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考核指標,一個城市的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大于5%,城區綠化覆蓋率大于35%時,才可稱之為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為盡快實現這一目標,把天津建設成國際化大都市,近年來,本市不斷加大對綠化建設的投資,如先后為“綠通道”投資數億元,為“鑲外環”工程投資3億元,以保證各項綠化建設工程高起步、快發展、大見效。
加強綠化建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已開始顯現,本市全年揚沙天氣發生次數呈明顯下降趨勢。據統計,2000年本市全年發生揚沙天氣9次,2001年7次,2002年8次,2003年僅為1次。
大面積綠化建設為增加本市土壤的含水量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棵樹的樹冠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過去兩年本市降雨量相對增多,由于大面積的綠化建設,使本市土壤含水量明顯增加,含水量由過去的200毫米增至400毫米。
大面積的綠化還可以增加降雨。有關專家介紹,5萬畝森林的貯水量,相當于一個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這是因為樹木如同抽水機,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過蒸騰作用,灑到大氣環境中去。一畝杉木林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可蒸騰170噸水。在同一緯度相同面積的情況下,森林比海洋蒸發的水分多一半。
前不久,市氣象專家預測,雖然今年以來本市天氣晴暖干燥,多風少雨,并于2月中旬出現過一次揚沙天氣過程,但總體看,今天的大規模的揚沙日數仍可能會少于往年。究其原因:一是少有西風帶環流輸送,二是近年來本市植被大大增加,城市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兩者的結合,必然降低本市揚沙天氣日數,人們可以更多地享受到風和日麗的天氣。
綠色生態就業工程
安置萬名下崗人員
為加快本市林業發展的步伐,去年底,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綠色生態就業工程,用3年時間建設10萬畝速生豐產林和綠色產業基地,吸納5000至1萬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
綠色生態就業工程由市政府牽頭,涉及到林業、勞動、規劃、財政、工商、銀行、稅務等10多個部門,將對本市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為此,市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以鼓勵更多的群眾投身綠色生態建設之中。
在產權方面:
單位和個人營造的林木,其所有權歸營造單位和個人;
承包集體所有的土地營造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于承包方;
農村村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林木,其所有權屬于個人;
森林、林木的使用權可以轉讓、作價入股,但不能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該工程將采取三種形式:一是建辦家庭(合作)林場,下崗失業人員按自愿結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組建家庭合作林場,經營者與土地所有者本著互利原則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所需土地由區、縣政府協調解決;二是外環線綠化帶建設實行專項承包經營管理;三是鼓勵企業建辦綠色產業基地。
在經營方面:
貸款扶持———綠色生態就業工程的林場土地租賃費用、造林撫育費用以及從業人員生活費用,由市財政統一協調貸款并全額貼息,由經營者按照貸款程序辦理。
稅費扶持———綠色生態就業工程組織經市勞動局、市財政局審核認定后,享受公益性就業組織的再就業優惠政策。
產業扶持———營造速生豐產林納入市級重點林業建設工程,享受苗木補助等優惠政策,并允許通過間作、花卉、苗木等多種經營,達到以短養長、以副業養林木的目的,林木采伐按商品林管理。
水電路扶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鄉村公路建設、農村電網建設等,市有關部門在項目安排上均給予優先考慮。
另外,本市還將對工程建設中的通電、打井、機械設備購置等必要的啟動資金給予扶持。
市政府要求,實施綠色生態就業工程要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發展林業綠色產業與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相結合,安置下崗失業人員與照顧農民利益相結合,綠色生態就業工程與農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相結合,最終實現政府引導、政策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努力實現加快林業發展和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雙贏目標。
對造林綠化、保護森林資源和進行林業科學研究及推廣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市政府將予以表彰和獎勵。
今年人工造林13余萬畝
促進城鄉綠化一體化
按照規劃,本市今年計劃人工造林13.35萬畝,封山育林7萬畝。其中:“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10.35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人工造林2.2萬畝,沿海防護林工程人工造林0.8萬畝,新育苗0.8萬畝。中幼林撫育面積7萬畝,全民義務植樹500萬株。
本市今年植樹將緊緊圍繞農村城市化、產業化、工業化進程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盡快實現農田林網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果化,村鎮綠島化,采取林糧、林果、林菜、林藥、林草間作等多種農林復合經營方式,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綠化一體化與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程。
全面實施林木種苗生產許可證和并聯審批經營許可證制度,強化種苗質量檢驗、監測,逐步達到種苗生產區域化、供應基地化、質量標準化;加大科技支撐力度,立足于抗旱造林育林,大力推廣使用生根粉、地膜覆蓋、保水劑等配套技術和實用技術,鼓勵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參加林業科技推廣,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建立沙化土地和鹽堿地造林科技示范工程,充分發揮科技示范作用;提倡社會辦林業,促進林業新跨越,同時也提倡更多的城鎮企業、社會各階層、下崗職工辦林業;利用荒山、荒灘等空閑地建辦家庭(合作)林場,實行專項承包經營管理;鼓勵企業建綠色產業基地。
相關鏈接
□薊縣后花園山林秀美
薊縣通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提高了項目區綠化和美化標準,優化了投資和旅游環境,取得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截至目前,薊縣已完成營造林34.7萬畝,占國家下達總任務82.4%。其中封山育林19.02萬畝,飛播造林4萬畝,荒山荒地造林1.48萬畝,退耕還林10萬畝,農田林網2000畝。新增林地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多萬畝,全縣林木覆蓋率提高了2.3個百分點。目前,全縣有林面積達到85.5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39.2%。
□寧河七里海立體生態林
七里海濕地周邊生態林工程全長22公里,寬100米,共植樹12萬余株。樹種有中林楊、冀廊楊、無性氏楊槐、蘇柳等優良樹種,加栽種穗槐等灌木及野生花草,達到喬灌木結合,野草、蘆葦等競生。
七里海濕地有東海、西海兩大水面,水中有魚、蝦、蛙等各種水生動物,周邊坑灘洼淀生長著密密的蘆葦,水鳥以水生動物為食,可在蘆葦中、樹上筑窩繁衍。樹下的灌木、花草中,有各種昆蟲和爬行、哺乳等動物生息。這種立體而多層次的植樹造林方式,首創生態種群結構造林模式,可實現七里海濕地水、魚、鳥、獸共存,農、林、果、葦共生的生態環境。
七里海生態林,按照天然、野趣的種群結構造林綠化,可形成優良的生物循環結構。它打破了數年來機械、呆板、單一、很少考慮生態平衡的植樹造林模式,這種仿天然的生態林,可形成優良的生物鏈,是值得倡導和推廣的最理想的新型造林模式。
□靜海團泊洼水景迷人
團泊洼曾為本市重要的生態濕地,近年來由于天旱少雨已完全干涸。為恢復團泊洼原有的濕地面積,靜海縣與市政部門合作,決定把本市的中水送入團泊洼,且日輸量可達30萬立方米。
由于解決了水源問題,團泊洼風景區的規劃方案已經出臺,根據方案,這里將建成總面積達132平方公里的風景區,其中包括66平方公里湖面。湖中建設眾多島嶼,包括半島、群島、湖心島等,島與島之間有橋相連,各種島的總面積達到12平方公里,島上將建有各種旅游、會展、娛樂、居住等設施,使本市南部出現一座美麗的“東方威尼斯”水城。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