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生態專家卡森斯入選“揚州2003年風云人物”的背后
admin
2004-03-23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日,由揚州市民投票評選的“2003中國揚州年度風云人物”揭曉,德國生態專家卡森斯成為唯一入選的外國人。 在揚州工作的外國專家有上百名,卡森斯何以脫穎而出?正如揚州大學
近日,由揚州市民投票評選的“2003中國揚州年度風云人物”揭曉,德國生態專家卡森斯成為唯一入選的外國人。
在揚州工作的外國專家有上百名,卡森斯何以脫穎而出?正如揚州大學環境資源學院的一位教授所說,這既是對他給揚州帶來很多生態城市建設新理念的感謝,也是對揚州注重生態建設的贊許。
[B]“醫生不把脈,怎么開處方?” [/B]
1999年12月,揚州被批準為全國第四批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
2000年9月,中德兩國在揚州簽訂了《會談紀要》,決定實施以“使揚州成為中國的生態示范城市”為目標的“揚州生態城市規劃與管理”合作項目,德國政府無償給予技術援助并在揚州設立工作站,卡森斯坦任項目主管,他和其他兩位專家常駐揚州環保局辦公。
生態資產調查是德國專家們做的第一件事。按慣例,揚州方面備好了車輛、翻譯和陪同人員,但德國專家表示,只要一張揚州地圖,不要任何人陪,由他們獨自走街串巷、進廠入戶在揚州城“暗訪”。
此舉雖然出人意料,但揚州市領導明確表態:醫生不把脈,怎么開處方?我們既然請人家來幫助治病,就不能遮掩病情。
5天后的見面會上,了解和掌握了真實、全面的第一手資料的德國專家通報了自己的看法:揚州生態城市建設有基礎、有潛力,但揚州的“母親河”——京杭運河兩岸的揚州鋼鐵廠等企業帶來的污染太多,應實施退城戰略——讓企業向園區集中,用生態手段促進傳統工業轉型,提升現有生產力水平,降低消耗,降低排污,走循環經濟之路。
運河兩岸有13家曾支撐揚州半壁江山的老國企,退城搬遷,耗資巨大,但揚州市的決策層贊成德國專家的意見:空氣、水和土地不是父輩給我們的禮物,而是我們向子孫的借款。不能為了經濟的增長忘記了這筆借款——用生態赤字換取經濟增長。
現在,原污染大戶印染廠已整體搬入市經濟開發區,鋼鐵廠、煤氣公司、焦化廠等一批企業正陸續實施退城戰略。
[B]從善如流與暢所欲言 [/B]
按照中德雙方簽訂的協議,德方的任務是1+8。“1”是指導揚州編制一個生態城市建設規劃;“8”是幫助揚州研究生態建設中的8個關鍵性問題。揚州市環保局負責人說,這是地地道道的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為,德國專家在技術上確實超我們一籌。
《揚州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過程中,德方專家傾其心智、暢所欲言,揚州市有關部門和領導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如:
德國專家認為,城市建設中移樹不能“移一還一”,得先看“樹齡”是幾歲,移一棵20年樹齡的樹,必須栽上20棵一歲的小樹。揚州市現在的“立法”就是這樣規定的。
德國專家認為,綠化的作用不僅僅是陪襯、做景觀,而是改善城市氣候,調節城市空氣質量,保證“綠量”。因此,應建設“生態功能區”和“城市冷橋”。按此思路,揚州市在主城區與江都城區之間建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將茱萸灣—鳳凰群島—邵伯湖引進城市,充分發揮郊區對城區的生態還原作用。去年,揚州又開始實施“四縱四橫四塊”綠化造林規劃,包括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防護林、京杭運河揚州段防護林、長江防護林等綠色屏障;京滬高速、寧通高速、潤揚長江大橋北接線、寧啟鐵路城區段等綠色走廊。德國專家認為,環保是永恒的主題。目前,揚州已把建設生態市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專項決議,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自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不因人事變動和領導人注意力的轉移而隨意變更規劃,做到一屆接著一屆抓,一任接著一任干。在實施過程中如有重大變更,要報經市人大常委會審查同意。
這就不難理解,去年8月26日,國家環保總局在北京組織15位院士、專家對揚州《規劃》進行評審時,《規劃》為什么能獲得一致通過并成為全國生態城市建設的“范本”。
[B]穿越“時光隧道”的秘訣是因地制宜 [/B]
揚州市環保局負責人說,揚州建生態城市,好像在穿越一個60年的時光隧道。因為揚州目前僅相當于德國60年前的經濟水平,但生態建設卻采用了德國目前最先進的生態建設思路。
經濟上的差距并沒有妨礙揚州與德國專家通力合作,尋找一條既適合自身現時生產力水平、又控制污染上升,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揚州有兩座大型電廠,排出的二氧化硫對空氣污染很厲害。德國專家提出通過建立產業生態鏈變廢為寶的意見。揚州發電有限公司據此投資15億元新上了脫硫新工藝,二氧化硫變成了石膏。現在,這種由石膏作原料的建材產品已大量銷往市場。
未雨綢繆是德國生態保護的重要理念之一。據此,揚州不是等到能源緊缺、污染嚴重才去利用太陽能。現在,揚州運河路等街頭及公園廣場已安裝了2000多盞太陽能燈,這些燈白天蓄能,晚上照明,且沒有一點污染。
德國專家提醒,揚州的沿江開發要吸取德國萊茵河開發的教訓。因而,“高起點、有序性、聯動和可持續”的開發指導思想貫穿于《揚州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綱要》。這個綱要把沿江生態保護規劃擺在重要位置,強調生態優先原則,不搞高密度的開發,“生態環境園”和“工業園”相得益彰。岸線利用,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目前,規劃3000畝、總投資3億元的沿江潤揚森林公園已全面啟動,今年國慶節前可基本建成。萬畝銀杏、萬畝花木基地和長江防護林項目建設已效益初顯,“生態沿江”清新怡人。
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往往是污染的高發時期。正處在這個階段的揚州,污染總量并沒有隨著經濟總量的增加而同步上升。去年,揚州萬元GDP的能耗、水耗以及全市污染密度等指標均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高于全省10.2個百分點。“九五”與“八五”相比,全市GDP增加1.5倍,而14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了63.4%。在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中,揚州市群眾對環境質量的滿意率達到95%以上。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