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大城市的審視
admin
2004-03-10
來源:景觀中國網
產業是城市發展第一要素 樊晟(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產業是城市的靈魂,缺乏產業支撐的城市,不過是一具沒有生命力的虛弱空殼。在城鎮體系發展中,要講究“新陳代
產業是城市發展第一要素
樊晟(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產業是城市的靈魂,缺乏產業支撐的城市,不過是一具沒有生命力的虛弱空殼。在城鎮體系發展中,要講究“新陳代謝原則”,條件好的城鎮就應該大力發展,讓其在體系中當主角,而原來的主角,如果因不適應現代發展的要求,則會逐步變為配角。
城市定位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與提高大城市質量不相適應的產業,如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初級加工工業、專門化市場等,完全可以向下一級城鎮轉移。“給下一級城鎮一定的發展空間,要學會做一個謙虛的大城市。”
實際上,目前已出現了上一級中心城市和下一級城鎮互動的現象。大城市中有些企業為擴展市場空間,或為求得降低成本,或為獲取廉價勞動力等因素的考慮,就會往下一級城鎮運動;下一級城鎮中成長起來的企業,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也會向上一級大城市運動。前者如新希望集團,立足成都并向下一級城鎮———廣漢、西昌甚至犀浦鎮運動;后者如綿陽的富臨房產集團,正在成都進行勇敢的開發。
[B]大城市病?[/B]
鐘洪武(中國社科院城市研究所博士生):大城市建設是大勢所趨,但也得提防可能伴隨的病癥。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公共設施緊缺、資源緊張等。
牛文元(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在區域概念下,重新進行城市規劃。現在中國的大城市群已經或正在形成,但不少區域經濟帶中的機場、港口大多還不能共享,基礎設施等也多處于分割狀態。如果能合理規劃,資源共享,“交通擁擠、資源緊張”等問題可能迎刃而解。
楊洪波(省建設廳廳長):要防止大城市病,必須“軟硬兼施”。除了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足夠的人口規模外,必須注重跟大城市配套的各種軟性指標。比如人居環境保護,人均公路占有,文化教育資源,醫療水平,社會保障,就業機制等等。因此,要著重對城市中的商業、交通、文化以及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實行有效分類,形成合理的空間布局結構。此外,為解決資金瓶頸,必須加強公用事業領域的投融資體制改革,真正做好城市經營。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