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刊文章稱北京是世界建筑設計師的一塊試驗田
admin
2004-03-06
來源:景觀中國網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日前刊登文章說,全世界沒有幾個首都像北京那樣,在如此短的時間里發生那么巨大的變化。在一些老胡同和破樓的瓦礫上,豪華寫字樓、購物中心、巨型體育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日前刊登文章說,全世界沒有幾個首都像北京那樣,在如此短的時間里發生那么巨大的變化。在一些老胡同和破樓的瓦礫上,豪華寫字樓、購物中心、巨型體育館和政府大樓拔地而起。中國正在為外國建筑設計師實現宏大理想提供千載難逢的機會。
文章說,中國用于建設方面的投資僅次于美國和日本,而且增幅很大,每年遞增8%至9%。這種趨勢無可阻擋。中國政府愿意投入巨資搞建設,以便讓世界為之驚詫。而且,最有誘惑力的是,中國愿意聘請外國建筑設計師幫助它實現這一目標。世界很多著名建筑設計公司都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
文章說,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令人自豪的文化,而北京的大多數重要建設項目卻出自外國設計師之手。
最有名的是北京即將竣工的中國大劇院。耗資3.2億美元的“巨蛋”形大劇院坐落在一座人工湖上,集現代與傳統風格于一身。它的設計師是法國的保羅·安德勒。去年11月,英國設計師福斯特贏得了投資總額為19億美元的北京新機場的設計招標。在過去的兩年里,北京還聘請瑞士設計師雅克·赫佐格和皮埃爾·德默龍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設計耗資4.6億美元的體育館,聘請荷蘭建筑設計師雷姆·庫哈斯設計中國中央電視臺高達230米的大廈。
德國的阿爾貝特·施佩爾為上海設計了“汽車城”。他現在想說服北京接受他的重新開發首都南北中軸線的計劃。這會讓一些人想起他父親給柏林進行的野心勃勃的建筑設計。老施佩爾曾經是希特勒的建筑顧問。中國正在給外國的建筑設計師提供一個市場,而建筑設計市場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競爭激烈。
文章稱,中國偏愛外國設計師激怒了國內的建筑設計師。北京建筑設計院的邵偉平批評某些外國建筑設計師把中國當作“試驗田”,把在國外可能不會接受的一些想法拿到中國來試驗。他抱怨說:“城市化速度之快正引起新的迫切需要,使得一些開發商和官員作出荒謬的決定?!?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