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水鄉命脈 紹興水利鑄就城市精魂
admin
2004-02-20
來源:景觀中國網
[B]市區平水東江[/B] 2004年新年伊始,紹興雙喜臨門:在同一天,紹興市榮膺“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市區環城河綜合整治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這兩項榮譽的獲得,與我
[B]市區平水東江[/B]
2004年新年伊始,紹興雙喜臨門:在同一天,紹興市榮膺“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市區環城河綜合整治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這兩項榮譽的獲得,與我市持之以恒地對城市水環境整治密不可分。
十幾年前,紹興的水沒有這么清,天也沒有這么藍,“東方威尼斯”在人們的口中變成了“東方污泥水”。水是紹興城之靈魂、人之命脈。為重新找回水鄉失落的靈性和光澤,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1999年7月17日,紹興市委、市政府“順民眾之意,舉社會之力”,召開市區城市防洪河道綜合整治暨籌資捐款動員大會,以罕見的魄力,用4000萬元資金啟動了這項總投資達12億元的宏大工程。本報以《舉社會之力治古城河道》為題在頭版頭條刊發了這一消息(見影印件)。經過兩年時間的努力,原先河淤、坎塌、水臟、建亂、綠少的環城河變成了水清岸綠、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旅游線和休閑帶,古城四周呈現出水清可游、岸綠可閑、街繁可貿、景美可賞的喜人景象。也是從1999年開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紹興建設成經濟強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戰略目標和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在此后的5年當中,以環城河整治工程為契機,結合紹興“創衛”、“創模”和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等目標,全市在水利建設和水環境改造上大手筆頻出,僅在市區,就先后投入巨資進行了平水東江拓浚、浙東運河紹興市區段(一期)水環境整治、市區大環河南河以及河網水環境整治等。在幾年中,全市共建成城市防洪標準堤塘133公里,市區的防洪能力達到了百年一遇標準,各縣市也達到了50年一遇。
隨著水環境整治的不斷推進,添綠、造景、清水已成為紹興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從單純的建綠、清水向著與歷史文化緊密結合,建文化河、拓生態路、造景觀廣場、建生態小區邁進,實現了水利、城建、環保、旅游、文化等多功能綜合開發,推動了經濟、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
漫步在古城紹興的河邊,處處清波蕩漾,在市區內河,久違了的游魚唼喋的景象也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水鄉正變得更加充滿韻味,更加年輕而充滿活力。市水利局的一位負責人說:環城河整治及這幾年水利建設的意義,不僅僅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城市景觀,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而且對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拉動城市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如今,隨著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城市的目標的確立,水環境整治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又邁開了新的步伐。今年,城區西南片河道綜合整治、市區內河清水工程等又將拉開帷幕。紹興,正在向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風光與城市景觀交相輝映的現代化生態型大城市昂首邁進。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