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建“中國景觀第一路”是件好事
admin
2004-02-12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日,鄭州要建“中國景觀第一路”的消息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熱切關注,值得一說的是,對于這個項目,筆者看到的報道持反對觀點的較多。而筆者認為:鄭州建“中國景觀第一路”是件
近日,鄭州要建“中國景觀第一路”的消息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熱切關注,值得一說的是,對于這個項目,筆者看到的報道持反對觀點的較多。而筆者認為:鄭州建“中國景觀第一路”是件好事。好在那里,我認為有以下兩點。
一、于河南,有利于提升河南文明現代的形象。長期以來,人們提起河南,往往津津樂道于它的古老文明,而對它的發展現狀卻知之甚少。的確,河南是個農業大省,整體的發展水平目前和東部沿海地區差距很大,還有很多貧困地區。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河南的交通建設等關系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的如火如荼,一大批新興的、科技含量高的如新飛、宇通等工業企業正在迅猛發展,河南不應該僅僅是古老的,更應是現代的。但是,我們眼中的河南除了少林寺、龍門石窟、殷墟,古都外,能讓你想起的還有什么?提起省會鄭州,多了你會說:奧,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河南需要現代的有生氣的東西出現,景觀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空缺。建“中國景觀第一路”,“第一”是最重要的,這是特色,也是吸引游客的地方。通過景觀路這個窗口,使人們來認識發展中的河南,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河南。而形象的改變將會刺激投資者的信心和勇氣,因為對于投資者來說,使他們下定決心投資的重要條件是認識你現在的條件,而讓他們有耐心來認識你,你就要給它一個良好的印象,如果能通過“中國景觀第一路”使外界發現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河南,那么這個廣告打的將是相當成功。
二、于鄭州,有利于把鄭州建成一座融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于一體的城市。《中國青年報》耿銀平文章《“中國景觀第一路”不建也罷》中指出:“ 標志性建筑要符合當地的人文精神和城市精神。人們概括鄭州的優勢和特點是:中、通、豐、古、商。清華大學教授朱自煊曾指出鄭州市的布局和發展應確定兩個軸線,一個是歷史的軸,一個是空間的軸。作為歷史軸,最早的就是商城,這個軸能夠說明鄭州發展的歷史軌跡。從空間看,鄭州的南面是嵩山余脈,北面是黃河,我們祖先就是在這個地方開始營造3600年前商代的國都。如此現代的‘中國景觀第一路’與鄭州城市的‘古’的整體風格對接在一起,是否有點不夠協調呢?”我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妥的。鄭州是一座古城,但是古城也要發展。鄭州市目前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的發展方向已被定位為“商貿城”。這才是鄭州的整體風格,和大理等旅游古城的城市定位不同。而“商貿城”的建設離不開工業的支撐。所以鄭州不僅要保護其古老風格,更要發展現代工業和建設現代城市。由于鄭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而且受隴海、京廣鐵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間受到制約,與近億人口大省省會城市的地位和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遠不相適應,因而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在這種背景下,遠景概念規劃范圍約150平方公里的鄭東新區開始建設。而把連接老城新城的107國道市區段建成中國景觀第一路,是可行的,因為這可以形成一個別具特色的“商帶”、“旅游帶”、‘休閑帶”,發展了經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把古老文明和現代文明銜接起來。
[B]“中國景觀第一路”是否是地方行政長官的“政績工程”?[/B]
現在外界對這個項目的質疑大多是出于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長期以來,形象工程往往是政府官員的“政績工程”,拖跨了地方財政,苦了一方百姓。而區分“政績工程”的標準,最主要的風向標是群眾的反映。而從“中國景觀第一路”的決策理由和當地群眾的反應來看,我認為這不僅不是“政績工程”,反而是當地官員實施的一項“民心工程”。“中國景觀第一路”的方位優勢是明顯的,連貫新城老城,可以說是一條黃金帶,而將其建設的美麗、有特色,也是符合民意的。比如一位網友在人民網留言說:“這條大道是利用原來的107國道,拆遷量并不大,又是新區老區的中心大道,我們鄭州市民倒是很歡迎這條大道早點建成”。鄭州的領導班子也是有相當強的決策能力,據河南報業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鄭州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60億元,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72.5億元,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99億元,增長24.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2億元,增長4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0元,增長10.7%;農民人均收入3648元,增長8%。其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勻達近年來最高水平。”可以這樣說,鄭州的發展已經邁入快車道,而把鄭州建成一座具有強大輻射力的中心城市,從而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就更要加快地區形象的建設,形象的改善和經濟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丟掉那一個我們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