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建筑設計應展現弘揚民族風格
admin
2004-01-15
來源:景觀中國網
近日在中國建筑界,對京城一座具有標志性的建筑物的設計議論得沸沸揚揚,有的認為,外國設計師不凡的想像力和張揚狂怪的設計風格與這座建筑物業主的身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的
近日在中國建筑界,對京城一座具有標志性的建筑物的設計議論得沸沸揚揚,有的認為,外國設計師不凡的想像力和張揚狂怪的設計風格與這座建筑物業主的身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的則認為,洋人的設計是個不亢不卑的方案,作為一個優美、有力的雕塑形象,既能代表古老城市的新形象,又可以用建筑語言表達業主單位的重要性和文化性。無論這種特別的設計風格是否與其“門當戶對”,實質性的東西是:我們是否值得為成全這種風格付出高昂的代價。
有媒體透露,此方案特殊的外形,使結構實施具有前所未有的難度,這一設計在高度、均勻性、變形、旋轉幅度等方面都突破了國家有關的結構規范,材料的選擇上只能大量使用現代結構材料中延展性最好、變形能力最強的鋼,而復雜的鋼結構就意味著消耗大量資金。權威人士承認,建筑物要能抵抗8度地震,不僅結構設計是難中之難,其資金的花費也是十分驚人的。
單從外形看,此建筑物的設計無疑是前所未有、奪人眼球的,有可能成為“世界都市形象”的先聲。在中國向前發展的過程中,當然需要世界頂尖建筑設計師的好作品,需要風格精彩紛呈,需要那些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經典建筑,成為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財富。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能消耗多少金錢讓風格從想像變為現實?據估算,實施這個設計方案需要50億元甚至還要追加投資。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所所長吳良鏞說,中國現在并沒有富得不在乎這50億元,中國還有很多地方很貧窮,建筑師要有一點社會責任感。
以開放的眼界包容國外建筑師的新觀念,以海納百川的態度接納他們的新方案,用世界的語言譜寫建筑的新詩篇,我們的城市才能越來越美好。但如果碰到個別跑到中國來做大師,花中國人的錢,實現他“語不驚人誓不休”夢想的建筑師,我們是否有勇氣像吳良鏞那樣,考問這種風格的真實意義。
近來還有一則與風格有關的新聞,在一個開發商溝通信息的會議上,討論的熱點也涉及建筑風格。《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指出,重點推進郊區新城、中心鎮建設,要完善發展政策,依托產業基礎,發展特色經濟,明確城鎮功能,形成特色風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鎮”的發展。望源企業董事長季寶紅認為,將“一城九鎮”分別定為英國風格、德國風格、荷蘭風格、澳大利亞風格等等,在整體規劃上打破了“千鎮一面”的傳統模式,建成后,與市區的“萬國建筑”相呼應,進一步體現出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風采。但如果一些開發商簡單理解風格,將風格停留在表象,在設計中照搬照抄,盲目“克隆”,就難免會造成本土文化特質的缺位;建筑如果缺少了文化的傳承,就會失去靈魂,就會缺乏生命力。有開發商提及,有的住宅模仿北歐建筑風格的尖頂樣式,這種尖頂設計是與北歐冬季多下雪的氣候相符合的,而上海下雪天很少,沒有雪景映襯,尖頂的韻味就會打折扣。還有開發商認為,應該認真研究海派的石庫們建筑,新天地之所以改造成功,就是因為它在激活當代時尚文化的同時,打撈起人們對傳統生活空間的記憶。
建筑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表征,有生命力的建筑無一不是獨特建筑風格與本地文化傳統交融的產物。無疑,各國設計師帶來了嶄新的設計理念,比如,意大利設計師在突出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基礎設施上大作文章,西班牙設計師注重居住社區的人際交往空間,荷蘭設計師在設計街道時連孩子們的喜好都考慮到了,這些新的設計理念都是我們應該拿來的東西。但不可排除的是,在新建住宅的開發中,仍有一些開發商一味崇洋,或頻頻親自出國考察,或非洋設計師不請,期望能把國外的風格搬過來給消費者一個驚喜。結果往往有二:一是即使驚喜,也是短暫的,因為風格假如沒有本土的生活的內容支撐,缺乏地域的民族的文化交融,就是蒼白的;二是本土建筑設計師的優秀作品落不了地,有些地方成了外國設計師的作秀場。
吳良鏞曾經這樣勉勵建筑學博士研究生,希望在他們的手里不要出現不負責任的建筑;建筑要考慮美觀,但花多大的代價獲得什么樣的美觀需要認真思索;有的外國建筑設計師到中國來做大師,是我們自己造神的結果。
如此看來,風格,不僅是外在的樣式,也超越了內在的文化,它體現的,是開發商對歷史對社會對民族的責任。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