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文化內涵豐富的地下濃縮秦王國
admin
2003-12-23
來源:景觀中國網
“秦始皇陵是一座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地下王國。作為中國第一個皇帝構筑的地下世界,他生前所擁有的一切,死后也要繼續享用,可以說,秦始皇陵就是濃縮的秦帝國!”秦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陵是一座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地下王國。作為中國第一個皇帝構筑的地下世界,他生前所擁有的一切,死后也要繼續享用,可以說,秦始皇陵就是濃縮的秦帝國!”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文物保護專家吳永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吳永祺說,
對于死人或其靈魂的敬畏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習俗,其表現方式各異,但都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侍奉”故人或先祖。中國古代人基于靈魂不滅觀念而衍生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思想,指導活著的人對待亡故的人要像生前一樣,不能有些許馬虎。
“如此一來,在眾多的各式墓葬之中,人們發現陪葬品越多,規格越高級,代表著死人生前的家境越富裕。普通人如此,達官貴人亦如此,差別只是表現在其陵墓的規模和陪葬的奢華程度不同而已。秦始皇生前有衣食住宿之需,死后依然。于是具棺槨,制衣裘,備車馬及炊煮餐飲之器。他生前富有天下,坐擁神州,遍覽名山,孤居深宮,他死后也要擁有這一切!除兵馬俑外,百戲俑、文官俑、青銅水禽等,世間用的玩的,在地下他也要擁有。”
吳永祺認為,到秦始皇時期,社會經濟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央集權的地主政權的創立,封建等級制度的推行,使墳墓的等級制出現了新變化,在墳墓的形制、高低、大小上均具有無與倫比的復雜性。秦始皇為表現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將自己的陵墓修得規模宏偉,其陵園建設所體現的“事死如事生”觀念也發揮到極致。
他說:“對秦始皇來說,自己就是規則,突破所謂定制也是常事。如根據地下生活的需要,在封土北側修建了寢殿和便殿,在陵園北邊修建了看守陵園的陵邑。寢殿是寢陵上的正殿,是墓主秦始皇的靈魂日常起居飲食及祭祀的地方;寢殿北側的便殿,則是墓主秦始皇的靈魂休息之所。而陵園北的陵邑,則是由外地遷來的人常年居住生活于此,以守護著秦始皇的陵園,陪伴著秦始皇的靈魂。”
專家認為,這些建筑的興修,一方面表現了秦始皇唯我獨尊的心態,另一方面也開創了中國陵寢制度的先河,成為后世效仿的樣板。漢代蔡邕在《獨斷》中言:“古不墓祭,至始皇出寢,起于墓側,漢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稱寢殿。”此種情況,至明清亦然。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對此描述,目前雖缺考古證實,但其地宮之上的確存在一處超出正常值數倍的強汞異常區。緣此,考古人員懷疑此地宮封土之上所產石榴有損健康,但對陵園建筑設計的規律性與復雜性則是無人置疑。
秦始皇時代中國社會正處于大轉型時期,秦始皇陵不僅在中國陵寢史上首設陵邑、建設寢殿便殿,并首開大規模修建陪葬坑的風氣。吳永祺說,兵馬俑以及被譽為“青銅之冠”的秦始皇銅車馬的出土,已經使人們對2000多年前的秦代科技與藝術嘆為觀止。“但這只是揭開了秦始皇陵的一角,地下到底還有什么,你盡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