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的走廊及陰影
admin
2003-12-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城市中的陰影,在中西語言中均有“負面”、“不吉利”的象征意義,而在中文語境中尤為突出。然而,對于城市空間與建筑審美來說,陰影有著重要的意義。 陰影的重要性,首先在繪
城市中的陰影,在中西語言中均有“負面”、“不吉利”的象征意義,而在中文語境中尤為突出。然而,對于城市空間與建筑審美來說,陰影有著重要的意義。
陰影的重要性,首先在繪畫與雕塑中體現出來。以美術的最基本訓練———素描而言,所謂素描,就是假定一個光源,將物體背光面的陰影有層次地描畫。
審古典城市建筑外觀之美,其實也就是通過建筑物門洞、窗洞及線腳的陰影,凸顯出各種有秩序感的形體??鋸堃稽c說,古典建筑的秩序,就是陰影排列的秩序。西方中世紀及文藝復興以來城市秩序之美,在城市的鳥瞰圖及柱式序列圖上充分體現。學習城市規劃的學生,徒手描繪記憶中的城市,只須將那些體現秩序的陰影描出,大體上,城市的靈魂已存在于這記憶的涂抹之中了。
以上見解,只不過是復述了關于城市建筑的實體及其虛空之間關系的人所共知的道理,說它是陳辭濫調也罷。而本文所要闡述的,是具體到城市建筑臨街面的構成,如何復興人文主義的基本要素,使人感受到街道與建筑之間,存在著實用的功能滿足與精神審美的微妙平衡,使實體與陰影之間的韻律構成,能疏解現代城市中鋼筋混凝土與玻璃構成的龐大體量對人類心理造成的壓力。
與汽車、輪船、飛機這類對人類行為限定性非常強的工具不同,建筑與街道對人的行為限定會寬松得多,所以,考慮建筑空間、街道界面的儀式性、審美性功能非常重要。人在街道走,可以跨入一座建筑,也可以不進入;可以沿著建筑的外廊行走,或在街邊柱廊的陰影中停留;這就是人類對于臨街建筑界面空間的基本要求。在西方古代城市建筑與街道中,這種沿街柱廊的布局較為常見;但在中國的城市空間中則殊為難得。受西方殖民式建筑影響,廣州的騎樓成為中國城市史上值得記載的一筆文化財富。當代中國的城市建設,則因為規劃的理念、開發建設的秩序、城市建筑審美等多方面的不成熟,以至于要找一條連續的臨街走廊是難上加難。這種整體上的人性空間的缺席,可以說是當代中國城市建設的嚴重缺憾。
在我們這個公有制國家,建設了許多的行政大樓、商業大樓、住宅小區及社會主義大街,可是,沒有一條供公民在風雨中瀟灑行走的大街——那些在陽光明媚的天空下試圖“五十年不落后”的大廈和大街,不讓人覺得其美得可疑嗎?
對此,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勉強的借口,即撇開那些徒步行走于街道的人群,假定中國已進入汽車時代,人們從一座房子里出來,乘汽車到另一座房子的地下室,根本不用經過頭頂青天的露天場地。這種假定也太荒唐了。何況,從純粹審美的角度,建筑臨街面的廊子,是實體的建筑與大地的最溫柔和藹的交界,是人類沿水平方向世俗性行走與沿垂直方向提升精神之間的最豐富的轉換空間。這一空間缺乏,也可視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集體性審美精神缺失的一個表征。
我們的城市建筑,最大限度地占用紅線范圍內的每寸土地,而將緊臨的街道視為功能上排他、審美上可有可無的東西。從國外引進了城市設計的概念,但根本沒辦法在具體的建筑中落實有助于公益性城市空間形成的建筑元素。除非政府在有關審批制度上強制要求,否則,憑著當代中國人的理性算計,“集中了眾人智慧”的街道,必然呈現著如今滿大街都是愚蠢模樣。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