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畔將建“海濱長廊”2010年底前全部建成
admin
2003-11-14
來源:景觀中國網
[center][img]/upload/news/200311141565599.jpg[/img]“海濱長廊”示意圖[/center] 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市將在深圳灣
[center][img]http://www.36byz.com/upload/news/200311141565599.jpg[/img]
“海濱長廊”示意圖[/center]
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市將在深圳灣畔建起一條長達15公里的海濱休閑帶。該休閑帶集城市日常性文化、運動、旅游、休閑等功能為一體,將成為市民欣賞城市濱海景色的“觀景臺”和展示現代濱海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牌”。該“海濱長廊”的概念性景觀設計方案將向全社會公開招標。預計整個“長廊”將在2010年底前全部建成,其中部分地段將在2005年底前投入使用。
自行車道貫穿“長廊”始終
據介紹,“海濱長廊”可概括為“一帶兩區”。“一帶”西起南海酒店沿深圳灣畔,途徑海上世界填海區、南海玫瑰園居住小區、蛇口漁港、南海益田居住區、蛇口山公園、東角頭居住區后穿過西部通道跨海大橋后沿口岸檢查區東側向北、環后海區規劃保留的內海后向東,經濱海大道南側延伸至僑城東路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全長15公里左右。現有的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將成為“海濱長廊”的一部分。
“兩區”是指后海填海區和東角頭蛇口東填海區南側的居住用地,前者面積約2.32平方公里(扣除周邊道路面積),后者面積約0.3平方公里。
據透露,“海濱長廊”內將建起一條貫穿始終的自行車道,屆時,游人可在“長廊”內騎車暢游,飽覽沿途風光。
據了解,建設“海濱長廊”的總的戰略目標是為適應深圳建設國際化大城市的要求;具體目標就是為了實現把深圳打造成具有亞熱帶風光的濱海城市。為市民和游客提供集休閑娛樂、建設運動、觀光旅游、景點小品等多功能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濱海公眾生活休閑岸線。
五大區域共譜“海濱交響樂章”
據介紹,根據深圳灣畔現有的不同建設條件和環境特征,規劃國土部門將“海濱長廊”定位為5個功能各異并互相補充的區域。5個區域分別如下:A區(濱海大道段),功能為休閑生活帶;B區(后海填海區)為公共活動中心;C區(口岸區東側)將建成生態綠廊;D區(東角頭沿岸),功能為休閑旅游公園;E區(海上世界片區)功能為人文主題公園。
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有關專家向記者描述說:“一條綿長的濱海岸線就是一支交響曲,5個不同功能的區域就是5個樂章,其中的若干功能空間就是跳動的音符。而所有的樂章、音符將由那條貫穿始終的自行車專用道和綠色植被串聯起來。”
該5個區域將分3期進行建設:第一期建A、C區,建設時間為現在至2005年底;第二期建D、E區,建設時間為2006年初至2007年底;第三期建B區,建設時間為2008年初至2010年底。
“長廊”沿線將進行環境治理
鑒于深圳灣海水自我凈化能力不夠等原因,并為了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規劃國土部門提出對“長廊”沿線的海水等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具體內容包括,對深圳河、大沙河污染排放和沿岸環境進行治理,深圳灣岸線地區不得進行污染排放。
此外,規劃國土部門還建議外遷深圳灣沿岸的水產養殖場,達到恢復整潔的水面的目的。近海岸線則采取人工種植紅樹林的辦法,以涵養和凈化近岸水質。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