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紫金港概念性規劃設計競賽優勝獎方案簡介
admin
2003-11-06
來源:景觀中國網
11號方案簡介: 為了要創造一個既符合大學角色、又能促進人與人交流有優美環境,11號方案的設計者提出了一個將分子式模型與網絡式模型合而為一的方案,利用建筑綜合體
11號方案簡介:
為了要創造一個既符合大學角色、又能促進人與人交流有優美環境,11號方案的設計者提出了一個將分子式模型與網絡式模型合而為一的方案,利用建筑綜合體和其中的中性空間組織學習群,校園公共平臺和宿舍以線性狀態貫穿于各學科群之間,創千出人性化尺度和無處不在的學習、交流場所。
所謂中性空間,是指介于不同功能建筑空間之間的,同時具有使用、交流和交流功能的綜合空間。中性空間具有一種空間歸屬感,隨著行動路線上人目的性的弱化,環境質量的提高,會更加適合人和人之間的交流。
●自然的大學: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類似于中國的圍棋,圍棋的至高境界是黑白棋子間的彼此包容,而非二者各自為營,彼此疏離,同樣,景觀的價值不僅在于其面積大小,更重要的是它為人們提供的各種自然景物的可達性,事實上,單塊綠地的價值和它的使用率及可達性成反比。因此本方案力圖使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形成形成圍棋格局式的圖底交融關系,這種做法可能會部分降低綠化率,但自然環境的可達性卻將大大增加。
●貫通的大學:
——多層次的公用平臺:校級公用平臺位于東西校區中心地帶,呈線性布置,聯接兩校區及周邊街區;具有綜合功能的中性空間貫穿于各學科群中;在生活和教學區之間散落布置校園工作室(campus studio)和其他公建,為學生提供小團體生活的自由空間及生活服務。
——村落式的住宅:為創造宜人的生活環境和確立校園特色,依照江南水鄉傳統沿河布置學生住宅。
——巨構型的教學組團:
利用建筑綜合體將教學建筑和中性空間結合,創造無處不在的學習學習、交流場所。規劃的七個組團歸納了各種教學功能,為相近的學科提供了共生的環境。每個組團包含公共活動、研究、教學、住宿、8人以下小團隊活動5種功能,各種功能空間融入自然環境,以中性空間進行相互聯系與滲透。
●可生長的樓群:在教學區,使用“平臺”來代替“走廊”和“連廊”,增加交流可能性,實際上多數功能是圍繞著中性空間進行排布的。研究證時,針對學術方面最有效的交流空間仍是水平貫通步行時間低于9分針的空間,其次是垂重貫通空間上步行4層,電梯7層。
10號方案簡介
人性化和多中心理論是10號所遵循的設計理念,設計者反對盲目的紀念性、威嚴感和大尺度,講求空間的多層次性、連續性和人性化設計,追求校園空間對學生創造力的激發和素質的培養;設計者反對片面強調校園核心空間而忽視其它校園空間組織,多中心理論主張校園交往空間的多中心和多樣性,既包括交往空間在數量上的增加,又強調使用空間的多樣性,空類型應可能豐富,以對應不同層次的需要。同時,它也強調每一交往中心空間所容納活動的多樣性,對于大尺度校園,多中心更具有突出的意義。
●研究型社區布局:一方面在布局中各學科群自成一體,交學科群組的教學用房、學生宿舍、體育設施等布置在同一個組團之中,縮短師生日常往返距離。各組團之間設置大面積集中綠地,形成生態走廊,將中心區的生態景觀引入各組團深處。
●環型交通組織:在小汽車日漸普及的今天,校園規劃中的人車分流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方案在設計中采用環路交通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既保證各建筑可以方便地車行到達,又保證了濱水步行道、庭園、綠島等核心步行空間少受車流干擾。
●四層次空間:第一層次為中共享生態景觀園林區,第二層次為聯系交往園林空間,第三層次為組團核心園林,第四層次為建筑庭園園林。設計將對一定程度上代表學校形象的校前廣場控制在200米的尺度之內,并引入水面和綠化,對教學組團的中心空間也控制在約100米的尺度范圍內,并通過轉折、收放來豐富空間形態,加之原有的豐富的地形地貌,有效地避免了空曠的超尺度空間,將營造出親切宜人的校園空間氛圍。
3號方案簡介:
設計者在規劃中強調了對生態的保護與利用,由原有水系重構主生態區,形成新校區園林化的主景觀帶,并注重景觀的滲透和發散,各個學科群中點式高層的分布造成中心區的圍合感,同時形成了高密度的書院布局,解決了校園建筑群在大尺度空間內人體量變化問題,避免均布單一的局面。
●核心擴展圈結構模式:以校級公共平臺和中心綠地為核心,向外擴展圈層結構的模式,形成“核心——學科群——服務區(綠化)——生活區”的結構,按照各種不同建筑開放性的強弱,布置不同功能的組團。
●主環線發散狀交通網:設計了覆蓋東西兩區的校園內部公交車環線,道路體系圍繞校園主環線形成發散式布局,各學科群可以便捷到達主環道。校園環形主干道、圍繞主干道的網狀次干道以及穿插其中的步行道,構成兩種網絡系統,使人車分流。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