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設國際化城市 “城中村” 怎么辦?
admin
2003-09-08
來源:景觀中國網
訪談對象:王富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精彩觀點——●如果我們現在談的改造只是改變“城中村”的形
訪談對象:王富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精彩觀點——
●如果我們現在談的改造只是改變“城中村”的形態,而“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模式不發生變化,社會保障、教育等長遠問題不得到解決,村民對土地的經濟和感情依戀依然未能割斷,外來中低收入人口的廉租住宅依然缺失,這種改造肯定不能稱其為成功。
●對于“城中村”如何加強管理、改善衛生、治安環境等問題,可嘗試組建類似于“城市出租房屋者合作社”這樣的組織。
●國際化城市應該是個多元、包容、能為多種不同的人群提供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城市。從某種程度上說,“城中村”為大量中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廉租住宅,部分實現了我們的城市對這些人群的包容。
解決村民社會保障等問題
記者:違反城市規劃、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筑品質不高、安全隱患嚴重、治安問題突出、公共配套設施嚴重不足———深圳“城中村”面臨問題多多,改造的呼聲日盛,而且“城中村”改造事關深圳建設國際化城市大局,您是怎樣看待深圳“城中村”問題的?
王富海:深圳要建國際化城市必須解決好“城中村”問題。但“城中村”改造這項任務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必須多方考慮、穩步推進。而“城中村”問題之所以形成如今“積重難返”的局面,既有客觀原因,也與政府早期舉措不得力直接相關。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政府一次性把特區內農民的戶口都轉成了城市戶口。但政府在對這部分村民的就業培訓和引導、社會保障等問題上留下諸多“尾巴”。結果,這些村民盡管戶口狀態發生了變化,但社會地位、文化程度、生活模式等基本保持原樣。只不過由原來的“種地”變成“種房子”而已。
近10年來,特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造成了房屋租賃市場的空前興旺。各處“城中村”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廉價的房租、簡便的手續,成為眾多外來中低收入人口租房的首選目標,已經形成了“村民違法建房———公開或不公開的私房租賃市場———村民收益———外來人口居住定所”的深圳市第二房地產市場。出租私房成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這又與政府的住房政策主要考慮常住人口,在外來人口、尤其是外來中低收入人口居住問題的安排上“政府缺位”直接相關。結果出現了這部分人口的居住問題由“城中村”來消化的結局。
如果我們現在談的改造只是改變“城中村”的形態,而“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模式不發生變化,社會保障、教育等長遠問題得不到解決,村民對土地的經濟和感情依戀依然未能割斷,外來中低收入人口的廉租住宅依然缺失,這種改造肯定不能稱其為成功。
記者:對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您比較贊同哪種模式?
王富海:我并不贊成用整齊劃一的拆除重建模式對“城中村”進行改造,這也部分反映了政府在改造“城中村”中面臨的兩難境地。首先,建“城中村”中的私宅本身已花了錢,拆要花錢,重建又要花錢。拆多少?建多少?所有“城中村”都拆除重建,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會有多大?誰來承擔風險?是政府還是開發商,抑或是村民自己?此外,“城中村”完全拆除重建之后,誰來提供廉租房?這些問題都非常關鍵,值得仔細研究。貿然行事,怕有后患。
尤其是“城中村”改造只有通過“占田占地”或者提高容積率的方式,對村民的積極性才有推動。深圳本來可建設用地就少,再“占田占地”是不是浪費資源?此外,一旦提高容積率,現在村民的八、九層小樓拆完后都建成十幾、二十層,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力到底有多大?有統計說,全市單是村民的違法私房就有30萬棟,包括那些已辦手續的合法私房。若都要拆了重建的話,數量之龐大,可以想像。這筆賬得好好地算清楚。據說,珠海曾經有段時間集中精力進行舊改,為防止沖擊房地產市場,舊改期間,新增房地產用地一概不批。但如此一來,政府收入損失巨大,深圳似乎也不能按此思路行事。
現在大家都在談漁民村改造的成功,但漁民村的情況有自己的特殊之處,而且改造是在較高投入的基礎上形成的結局。要想每個村都按整齊劃一的思路改,非常難。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曾幫一個村做了十幾個改造方案,最后都沒成,情況之復雜可見一斑。
改造“城中村”,完全可以放開思路。蔡屋圍新村在改造時就并沒有走拆除重建的路子,只做了環境改造,做出了步行街。結果,環境改善了,樓價、房租也都升了。
對于“城中村”如何加強管理、改善衛生、治安環境等問題,可嘗試組建類似于“城市出租房屋者合作社”這樣的組織。通過政府引導,把村民出租房屋,由個人的名義直接進入市場轉為由一定的機構來進行組織。由這個機構制訂一定的準入標準,在整體協調下,通過集體行為,來改造環境、整合資源、協調市場、平衡價格。把政府的管理和村民的自我管理結合在一起。總而言之,方法肯定不止一種。
包容“城中村”并非無所作為
記者:您曾多次提到國際化城市也應是“多元”的城市。您是如何從“多元”這角度看待“城中村”問題的?
王富海:大家如今都在談論深圳要建成一個國際化城市,所以要對作為“城市瘡疤”的“城中村”進行徹底改造,這實際上反映了大多數人站在把深圳的城市環境進行“同構化”改造的立場上的思路。但國際化城市應該是個多元、包容、能為多種不同的人群提供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城市。從某種程度上說,“城中村”為大量中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廉租住宅,部分實現了我們的城市對這些人群的包容。此外,也有人認為“城中村”的生活是更為“真實”的生活,左右鄰居都互相認識,大家可以坐在一間門店前,一道看看電視、聊聊天,感覺很真實。如今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去尊重、包容“城中村”這個客觀實在?紐約肯定是個國際化的城市,那里也有存在大量問題的黑人區,可紐約市政府也并沒有想去“消滅”黑人區。
不過,我需要強調的是,尊重包容“城中村”并不意味著無所作為。對于那里的消防安全、環境治安等一系列問題,政府應該、也完全有可能做得更好。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