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農村建設搭建一流學術平臺
admin
2006-06-01
來源:景觀中國網
據《經濟日報》2006年6月1日第13版報道: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作為大型科技型企業,對行業科技發展有哪些促進與帶動作用?在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模式中,是如何構建研究與開發平
據《經濟日報》2006年6月1日第13版報道:?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作為大型科技型企業,對行業科技發展有哪些促進與帶動作用?在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模式中,是如何構建研究與開發平臺,為村鎮建設服務的?召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科技大會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張文成。
記者: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在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模式中,是如何構建研究與開發平臺,為村鎮建設服務的?
張文成: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形勢,認真貫徹領會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專業、發揮優勢、全面發展。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課題,利用院內外的有效資源,以城鎮規劃設計院及小城鎮發展研究中心為核心,凝聚力量,共謀發展。
為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歷史任務,建設部明確提出要把村莊整治工作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今后一段時期建設系統的重點工作之一。為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勢發展需要,配合全國建設系統村莊整治工作及新農村建設相關工作的全面展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規劃設計院于2005年10月份正式成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室”,并陸續開展了《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規劃與行動計劃技術導則》的編制與研究。在開展研究工作的同時還申報了《村鎮居住用地規劃規范》(工程建設國家標準);《村鎮住宅設計規范》(工程建設國家標準);《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規劃規范》歷史文化名鎮(村)保護規劃規范(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等村鎮規劃相關標準研究與編制。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將不遺余力地在新農村建設領域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充分利用各方資源,搭建全國一流的新農村建設、村鎮規劃、小城鎮建設的學術平臺。進一步提升其在村鎮規劃建設領域的綜合實力。
記者: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作為大型科技型企業,對行業科技發展有哪些促進與帶動作用?
張文成:我院積極參加了科技部組織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戰略研究,《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技術經濟政策研究》;參加《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規劃綱要》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部分的編寫工作。我院多專業和多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造就了一批能夠深入領會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宏觀政策,全面了解國家與行業需求,能夠全面跟蹤技術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研究專家,從而為國家、行業和企業的科技發展和決策,為相關項目(課題)的設計提供有效的技術咨詢與服務。
2005年3月5日至2005年7月14日,“十一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一五”規劃綱要》)進入編寫階段。我院派出了4位專家參加了由25位全國知名專家組成的“十一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科技發展規劃總體專家組《“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研究與編制,內容涉及區域規劃、城鎮功能提升、城市空間利用、綠色建筑以及生態住宅等研究內容。
通過這些工作,我們既可以更多地向其他兄弟單位學習相關的宏觀政策、技術政策、課題設計,并拓展知識面;還能利用我院的技術優勢為國家多做貢獻;同時通過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鍛煉一支我院科技發展所需要的科研隊伍和技術人才團隊.
記者: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科技大會的目的和意義?
張文成: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作為建設行業中的大型國有科技企業,歷經50多年的發展壯大,走過了光輝的歷程、歷經了創業的艱難、體驗了科研的艱辛、品嘗了碩果的甘甜。我們遵循“回顧歷程、總結經驗、創新發展、開創未來”的科技大會宗旨,制定了本次大會的主要任務。一個議題是總結與回顧我院50多年來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對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予以表彰,并授予“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科技大會獎”。另外一個重要的議題是:按照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和行業科技發展的趨勢,圍繞國家、行業和院(集團)發展目標,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科技發展規劃》等為依據,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自主創新,打造知名品牌,力爭重點突破,實現技術跨越,促進各專業和領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研究制定了《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2010年)》,將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科技大會召開之際予以發布。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