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一個建筑師的最高理想,就是當人們談到他的名字就會想到一座城市;或者當人們談起一座城市的時候,就一定會想到他的名字。當張錦秋1966年來到西安的" /> 一個建筑師的最高理想,就是當人們談到他的名字就會想到一座城市;或者當人們談起一座城市的時候,就一定會想到他的名字。當張錦秋1966年來到西安的">
陜西歷史博物館
張錦秋院士
一個建筑師的最高理想,就是當人們談到他的名字就會想到一座城市;或者當人們談起一座城市的時候,就一定會想到他的名字。當張錦秋1966年來到西安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40年后這座城市與她、她與這座城市將會密不可分———張錦秋成為了這座千年古都的形象大使。?
翻開張錦秋女士的履歷表,從1966年至今她的工作單位只有一個——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在西安40年的工作經歷,最終造就了張錦秋這位中國建筑界惟一的女性建筑設計大師。2005年7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獲得了西安市首屆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
1966年,張錦秋從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yè)來到西安。20世紀70年代周恩來總理建議,作為文物大省的陜西,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當時這個任務交給了西北設計院,張錦秋成為該項目的負責人,這是張錦秋的第一項重大任務。博物館應該是個什么樣子?任務書上只有一句話:“博物館建筑本身,應該成為陜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征。”?
對“陜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征”這句話,張錦秋的理解就是作為建筑物的博物館,在建筑藝術上也要達到這樣一個水準。雖然建筑物所要求的功能容易達到,可是要實現“陜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征”就比較困難。張錦秋所在的西北設計院一共做了12個方案,包括四合院、下沉式的現代建筑、窯洞等等。張錦秋認為,唐代是陜西悠久歷史長河中最輝煌的一段,所以她設計了一組唐代風格的宮殿。這個方案以恢弘博大的氣勢將唐代建筑的傳統(tǒng)風格與現代建筑的功能要求融合在一起,最終獲得了認可。如今,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確認為世界一流博物館之一。?
阿倍仲麻呂紀念碑是張錦秋積聚了多年的才華、知識和創(chuàng)作激情的首次宣泄。她以其女性建筑師特有的細膩,設計了這座依崗面湖、周環(huán)草坪、碑身挺拔、尺度親切、唐風十足的紀念碑。她不忘將碑主的《望鄉(xiāng)》詩文和李白悼其逝世的《哭晁卿》詩篇以草書體鏤刻于碑身兩側。碑頂碑欄飾以日本櫻花和中國梅花,以及日本遣唐使船的浮雕,使整座紀念碑氣質古樸,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內涵。?
以這座紀念碑的成功設計為起點,張錦秋在建筑設計界脫穎而出。被人們譽為“三唐工程”的唐華賓館、唐歌舞餐廳、唐藝術陳列館,法門寺總體規(guī)劃及其博物館和寺廟建筑群、華清宮唐代御湯遺址博物館……一個又一個具有濃郁唐風唐韻的建筑構思傾瀉到圖紙上,又走出圖紙,化為一座座實實在在的建筑物,這些新唐風建筑不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成為西安市城市建筑的標志性景觀。在鐘鼓樓廣場的設計中,張錦秋運用城市設計來處理城市公共空間,構筑了地上、地下、室內、室外融為一體的立體復合空間,為古城西安自身的歷史文化優(yōu)勢在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工程竣工后對優(yōu)化城市環(huán)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被市民們親切地稱為西安的“城市大客廳”。?
作為建筑師,凡是破壞西安風貌的建筑張錦秋一律不做,因此有人說張錦秋是位不好合作的建筑師。曾經有一個開發(fā)商想在西安鐘樓的北邊某個地段搞一個大型的商業(yè)建筑,他們的目標就是“新特奇”這三個字。開發(fā)商慕名想委托張錦秋做設計。張錦秋一聽當時就說:“哎喲,你們要做‘新特奇’那就到城外去做,離鐘樓太近會影響到古城風貌。”可是開發(fā)商說想靠著鐘樓做招牌,不想到城外去做。“反正最后沒有談攏,后來人家再也不找我了,建筑師投開發(fā)商所好是不行的”。?
“中國建筑是延續(xù)了兩千余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tǒng),許多建筑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這是張錦秋的恩師梁思成先生對建筑的理解。她說,“梁思成先生給我樹立起了一個人生奮斗的標桿,引導我一生為之努力”。張錦秋師承梁思成先生建筑理念,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時空觀和“和而不同”的創(chuàng)作觀。她的一系列濃郁唐風的城市標志性建筑,增添了西安古都的風采,彰顯了大唐文化的神韻和氣象,不僅具有鮮明的傳統(tǒng)風格和地方特色,又具有良好的現代功能和審美情趣。?
40年來,張錦秋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古都西安的保護和振興。“2001年,她出任西安市形象大使。在建筑創(chuàng)作的天地里,我近乎于中國古代的工匠,或者更像一個寫小說的文人”。在獲得西安市首屆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后,張錦秋說:“我現在已經進入古稀之年了,我愿意在有生之年繼續(xù)為西安古都的建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張錦秋的名字如同她主持設計的那些氣勢恢弘的建筑一樣,將永遠記錄在西安這座千年古都的歷史坐標中。?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