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原總規劃師:發展建筑要有民族文化自信
admin
2004-10-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建設部原總規劃師 陳為邦 [B]吹吹“中國風”,有必要[/B] 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文化,城市文化,居住規劃文化都處于開放狀態。國外先進建筑文化的進入,對中國建筑和城市文
建設部原總規劃師 陳為邦
[B]吹吹“中國風”,有必要[/B]
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文化,城市文化,居住規劃文化都處于開放狀態。國外先進建筑文化的進入,對中國建筑和城市文化的現代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還要繼續對外開放。
不少國外建筑師非常尊重中國文化,做了許多調查研究工作,他們有些建筑確實做得好,對我們建筑現代化有一定推動作用。但必須看到,也有少數外國建筑師,利用有些領導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心態,利用我們非常寬松的政策,做他們在其國內根本不能做的事情,把中國當作了“實驗場”。這種不好的現象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冷靜對待。
相當一個時期以來,在社會上,在建筑和城市的風格上,“歐陸風”盛行,還有什么“北美風”,尤以房地產界為最烈!住宅開發商紛紛以歐美風情為賣點,有些消費者也趨之若騖。這個風刮得長呢!所有這些,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注意這些現象的社會文化根源。
此刻,在城市住房建設方面,有些地方倡導和建設了一些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建筑,似乎在房地產方面吹起了一點“中國風”。這應當是一件好事。雖然我們不主張動不動就刮風,但是面對洋風的長和猛,我們也刮一下,當然是有好處的。
中國的現代化應當有我們的特色,應當規劃建設富有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地方風格的城市建筑和住宅小區。
這首先是領導的任務,規劃師、建筑師責任重大,開發商也面臨嚴重考驗。還有市民群眾,大家都要關心,共同加入到弘揚中華民族特色的建設隊伍中來。各種洋風潮終究會過去,只是個時間問題。而這個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全民文化整體水平的提高。
[B]搞中式建筑,切不可形式主義[/B]
建筑風格是在整個社會背景,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長期逐步形成的。
今天,我們特別要提倡建筑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這是研究建筑的一個核心問題。講建筑,首先看內容。看它的功能和經濟。形式從屬于內容,從屬于功能和經濟。我們搞中國民族形式的建筑和小區,首先必須看內容,看功能,形式不是第一位的。千萬不能由于片面追求形式而讓這可貴的中國“風”失誤。
在市場經濟中,存在商業炒作。開發商為了吸引消費者,往往拿形式大做文章,把建筑風格凸顯為自己最大的賣點,把形式上升到非常的高度。可喜的是廣大的消費者現在已經成熟很多了。他們首先看的是住宅的使用功能,是看經濟。虛假廣告的機會正在消失。
我國的建筑方針是“實用、經濟、美觀”。對任何建筑,不論中國外國的建筑師,不論是什么大師,統統用這個尺度來衡量!
房地產市場出現中式建筑風格的項目,希望它不僅僅是一陣流于形式的中國風,而應該是扎扎實實的搞好建筑內在結構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統一。把建筑風格和建筑的經濟性、實用性綜合起來考慮。“勤儉建設”不僅是大型公共建筑的事情,在住宅建設中同樣必要。
[B]和諧,繼承,創新[/B]
建筑與城市的關系,是單體和群體的關系。評價一座建筑優劣與否,要看它與其所處的環境的和諧程度。不應該將風格問題孤立化、簡單化,應把單體建筑風格與整個環境的文化背景綜合考慮。個別開發商只顧經濟利益不顧社會效益的做法不高明,而有眼光的開發商,都注意學習城市規劃,服從城市規劃,使小單元建設和城市建設協調發展,最后大的經濟利益也出來了。
所以,城市新建住宅小區需要體現民族文化和當地風格,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要把社區環境、城市風格和社會背景協調起來。
在中式建筑風格的探索中,要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首先要科學的繼承,再進一步就應當是創新。在繼承傳統建筑文化優點的基礎上,又要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更應當有新的發展。
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創新,如果沒有創新,這個民族就沒有前途。在建筑文化上也是如此。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