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訪談  /  正文

城市景觀:綠色文化的新浪潮

admin 2004-08-09 來源:景觀中國網
  人類,從森林的砍伐中,揭開了文明的序幕;從土地的耕耘中,誕生了文化。今日,地球環境問題更加引起全球的關注,綠色文化、生物多樣性、都市文明、生態景觀、風土的哲學——人類與
  人類,從森林的砍伐中,揭開了文明的序幕;從土地的耕耘中,誕生了文化。今日,地球環境問題更加引起全球的關注,綠色文化、生物多樣性、都市文明、生態景觀、風土的哲學——人類與自然共存,已成為時代的新理念和新浪潮。   記者:近一時期,“城市景觀”一詞以及相關文章,在一些大眾媒體和專業性媒體出現的頻率非常高,給人的感覺,“城市景觀設計”在中國似乎是個才剛剛起步的新生行業。   章俊華:很多人都這么說,但我一直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景觀”這個概念翻譯成英文同“園林”都是一個詞,不可能有別的詞,所以我在講課的時候就說,“景觀”不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在我國很早就有,一直在做。景觀這個詞,包括風景這個詞的概念,不能和中國園林完全脫開,園林是個大概念。從此種意義上講,景觀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只是大家把景觀這個詞叫起來后,覺得是比較新的,實際只是現在換了個說法。   【盡管叫法不一,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透過“景觀”一詞的興起,表現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和對綠色生活的渴望。】   記者:大建設帶來的大破壞,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遇到了空前的挑戰:空氣污染、土地沙化、湖泊萎縮、森林減少、鄉村景觀的消失等等,尤其是城市周邊環境在飛速增長的城市化進程中被無情的蠶食,使人們用于休閑的空間越來越少,這是上個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不爭的事實。當今,“綠色”在人們的生活中充當著一種怎樣的角色?   章俊華:進入新世紀,這些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的警覺,人類與自然共存,已成為時代的新理念和新浪潮。我們從以綠色為標志的慶典活動、從日益增長的花和綠的消費中,可以看到,城市中,一些更大規模的花木中心的出現,將是描寫新世紀全社會“未來像”的初筆。這是社會向上繁榮的一種表現,也對區域文化生活起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多彩的綠色文化的新展開,將是人類社會新文化生活產生的源泉和時代需求的反映。   【人類從森林的砍伐揭開了文明的序幕,從土地的耕耘中誕生了文化,隨后是極度的開發,由此產生了綠地制度。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類一半以上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中。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再認識,生態、環保將成為人們生活中最一般的理念。在那里,成林的綠地是人類生存最理想的環境之一。人間尺度的綠地是作為一種被水、林、土覆蓋的空間和無數功能的場所為概念的設計,但愿這不是“烏邦托”。】   記者:在城市建設中,隨著舊城改造的加快,老城區在迅速消失;老城區居民的遷出、新“移民“的入住,某種意義上講,預示著一種地域文化或一種民俗文化的消失。由此也產生了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對區域文化或區域民俗開始感到淡漠和陌生。   章俊華:文化與環境都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所以,文化與環境的完整性必須保存。人與環境的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的。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在于決策好文化與自然之間的健康發展,以及其間的協調、對峙、均衡的關系。減少因技術和思維方式的原因,帶來的區域文化特色的漸趨衰弱,以及對文化內涵多樣性的遺忘。目前關鍵的是,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種變化,如何才能使被譽為人類生存環境之魂的傳統文化得以更充分的體現,如何讓表示歷史積淀的文化更多地充滿我們的生活空間。   【眼下城市居民熱衷的“農家樂”,其實就是人們渴望回歸自然、體驗田園生活的一種自覺行動。在此背景下,傳統的農業和農地景觀便成為極具魅力的區域文化。因此,農地的公益機能,成為區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經凸現;傳統的水田、農田、村貌和一些自然要素,是區域個性景觀形成的關鍵,應該作為一種傳統的區域文化很好的保護起來。而在維系這一系統的過程中,人們將會得到許多許多。】   記者:在城市化進程中,很多城市正在迅速擴張,城市化是不是一定要吞并鄉村呢?   章俊華:不是。人類發展到現在,一直從屬于城市與鄉村,兩者的共存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提。可以說,城市就好似人類的母親,而支持維持城市正常活動的是做父親的農村,任何所謂城市獨立、自立的設想都是危險的。我們只有努力保持城與鄉的相互依存,才能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健全發展。   【應該說,在社會變革、科技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生活環境,并不一定就是人類所期待的家園。人類不斷得以提高的生活水平,實際上是對物品的便利性和快適性在物質文明上的滿足。而生活本身的含意到底如何解釋?渴望自然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對昔日那種輕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的追求,正是都市文化生活“故鄉”化的一種表現。】   記者:人們對鄉土或是風土生活的追求,也恰恰反映出了鄉土或是風土之于都市文明的不可或缺性。   章俊華:當然是這樣。農耕被譽為較為典型的人文風土,而都市又是被“征服”的一種典型的人文風土。豐富的地貌、植物、氣候的季相變化等自然風土與農耕、食物、習俗、祭典、民藝、語言等為對象的人文風土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是實現人類追求的生活環境的關鍵,同時也是新世紀都市文明的最好體現。如果失去了它,都市將變成一個缺乏人性場所。從此種意義上說,也許,人類可以從風土的哲學中,尋找到更理想、更合適的生活環境。   【當前,在環境問題已經超越了國境,成為全球共同的課題時,綠色的課題也成為了全人類的課題。從作為環境的綠,擴展到作為生態系的綠,必將成為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和為之奮斗的目標。】   記者: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生物持續可能的利用,是上個世紀末的熱門話題,這一熱門話題,至今“熱度”未減,如何看待這一熱門話題?   章俊華:人類與生物自古就是一種共生的關系。而當今正在受到不斷威脅的這種共生關系,提醒著我們要去更好地維系這種關系。生物的多樣性與生物的共生,充分反映了生活環境與植物的相互依存的關系,它也將成為新世紀人類生活環境健康發展的保證與再筑人間樂園的基礎。   【同時,未來的都市生活,應該包括新鮮安全的農產品及其再加工品;在大自然中觀察自然陶冶情操;體驗農林漁業的娛樂;在優美自然的景色中休憩;傳統個性的區域文化的感受;充滿人情味的相會等魅力無比的生活環境。這種區域經營型的“綠”的享受,必將將成為未來生活的發展趨勢之一。這種文化與環境的均衡發展,也將是未來都市生活再創造的基礎。】   章俊華先生充滿自信地預測,未來,將是人類更深層次地探索人與自然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大范圍、多學科知識綜合應用的信息化時代;完善施工及管理的標準化和規格化的時代;追求自然環境、文化健康發展的時代;設計理念及方法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超越國境的高技術、高感情的時代。   章俊華1984年7月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設計專業。1988年~1998年留學日本千葉大學,先后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進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園林設計研究所任教,主講“景觀設計學概論”、“景觀設計的空間諸相”。現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日本造園學會會員。出版了《內心的庭園——日本傳統園林藝術》、《居住區景觀設計》、《日本九十年代環境設計50例》、《公共建筑景觀設計》等多部專著。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訪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骚虎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78期马会传真|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大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波多野结大战三个黑鬼|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菠萝视频在线完整版|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岳|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动漫| 国产精品毛片完整版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在线观看的黄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女人和男人做爽爽爽免费|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 免费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亚洲1234区乱码|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日本dhxxxxxdh14日本| 福利午夜国产网站在线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天堂资源中文在线| 国产三级香港三韩国三级|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久久|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archiveofown路段涨奶|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