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龐偉先生現任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設計師,其所帶領的設計團隊創作了大量經典的設計精品,多次榮獲世界級、國家級的各類設計獎項。除了作為設計師的成績斐然,龐偉還有更多重的身份:他在北京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兼有教職,堅持耕耘設計教育一線多年;他在部分地方政府承擔發展顧問和特聘專家,直面現實問題輸出來自設計師的建設性觀點;他還是多家景觀設計領域權威期刊的編委,借由專業媒體傳播設計思想并分享實踐經驗……
與其說龐偉是一名設計師,不如說他是一位活躍在設計尤其是景觀設計領域的“行動家”。他不僅致力于做好自己的設計,還樂于思考設計、教授設計、傳播設計,為促成當下社會出現更多、更好的設計而奔走呼號、窮盡全力。龐偉所呈現的新一代設計師的氣質、風度備受關注。他胸懷坦蕩、浪漫詩意,有文人之風;善惡分明、重情重責,又不乏公共知識分子之義。近日,景觀中國網有幸走近龐偉,帶領讀者一同領略這位頗具“俠客”風范的設計師的思、情、義。?
漫談設計師之養成
設計之外的功夫更重要,思考、修煉
景觀中國:您是一位十分特別的設計師,有人說您有“魏晉之風”,有人說您是“思想型”設計師,您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是怎樣的?或者您希望別人如何來認識您?
龐偉:社會分工不同,有的人可能是設計師、藝術家,有的人可能是商人、官員,或者木匠、農夫。很多時候我這么想,假如我自己不是一個設計師,那是不是我這個人就黯然失色、變成一個十分蒼白的存在?這句話或者還可以表述為“我就是那個分工嗎”?我不甘心有這樣一個答案。這些年我們也認識到一個問題,為什么多數設計沒有做好?種種制約之外,恐怕還是設計主體本身的問題。設計主體就是設計師,設計師的境界、高度、知識視野、藝術涵養等等,都極大地制約了其設計水平。很多設計做得很好的人,反而是設計之外的東西促成了他,是他的生命狀態成全了他的設計。與其說這個人的設計厲害,毋寧說是這個人本身厲害!在這個意義上,設計水平的提升,恐怕跟設計者自身修養的提升有非常密切和直接的關系。很難想象一個蒼白、空洞、沒有意思的人能做出十分優秀的設計。
我常說一個人心里面沒有風景,怎么去營造好的風景?心里的風景發放出來,形成我們的創作,變成大地上的風景。大地的風景如何被設計師內化成自己內心的風景,這就是設計師的內在世界。有沒有內在世界沒法裝,它是一種很真實的力量。它要求我們必須讓自己處在一個好的生命狀態上,活得誠實健康。說極端些,我甚至沒那么關心設計,我更關心自己的生命狀態,我希望自己更健康、敏銳、善。
景觀中國:您熱愛讀書,享受閱讀,并曾在講座中分享“讀書,為什么讀不出讀書人”的話題,閱讀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對您的設計工作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龐偉:讀書跟我自己的閱歷有關。我早年的生活其實是很貧瘠的,身處封閉的年代、偏僻的地方,我最早嘗試突破自己局限的方式就是閱讀。通過閱讀,可以直接跟古代的人、異國的人去交流、對話、產生共鳴。那個時候的條件不可能經常旅行,好多地方都挺難去到,我就拿本旅行手冊,幾乎每一頁都翻遍了。實際上里面提及的地方當時幾乎都沒有去過,就是這樣靠著書本“臥游”,熟悉了很多風景名勝。那是一種靠別人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共同營造出來的旅行與風景。那些無聊獨處的時間,我就這樣“遠行”了。想象力最早的訓練就是由個人經歷的貧瘠和空間的局限性帶來的,這種局限反而成就了另外一種解放。
我們這一代早年的時候,由于社會的原因,出版物很少。到了八十年代,出版物就多了。那時候也正值渴望閱讀的年紀,迎面撞上了讀書的潮流,我讀雨果、房龍、弗洛伊德、《走向未來》叢書……那個時期,讀書有種被重新塑造的感覺,有閃電觸及的顫栗和暢快。
說到讀書,我總愛跟大家提及福爾摩斯的知識結構,你們可以把這個當訪談的一個附錄。讀書和生活共同搭建出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你不必知道所有事情,但你要知道你該知道的。你知道這些東西會讓你很厲害,甚至會救你的命。你知道的東西其實就是你自己,知識結構決定人。
景觀中國:近兩年您的批判漸少,豁達和釋懷漸多,您的設計思想和處事方式經歷了何種變化?專業或非專業的感悟,有沒有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龐偉:這些年我們的社會生活一直在發生變化,還是較大的變化。總的來說,社會比過去復雜了許多,簡單的標簽已經很難奏效了。所以不要急著去站隊,不要急著去義憤填膺、慷慨激昂。進入中年,這種義憤填膺、慷慨激昂更應該被一種冷靜觀察、深入思考、平等交流的習慣來代替,更要去揣摩一件事情的復雜性、矛盾性,而不是急著讓情緒出場。那么,豁達和釋懷談不上,理解到事情的復雜、社會的復雜之后,認識到個人和團隊的局限,會有一種很深刻的無力感。與其在這種情緒中忙著生氣,不如積蓄些底氣,讓自己變得有氣力,能做的就是思考、學習、修煉。
改造世界的永遠不會是一些充滿無力感的人。一個時代,成就一個大的局面,都有一些很有氣力的人,我們看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內外是勁,他們的才華和氣力像用不完一樣。面對自己不滿意的東西,發虛火、生大氣,無濟于事。反之,要補、要煉、要鑄造出一批甚至一代人,從現實和精神兩個層面來培植自己的底氣,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解析設計中的人文關懷
設計中的關懷來自對文明、文化的吸收和傳承,我們要去做一種力量,去推動文化景觀春天的到來。
景觀中國:您說“景觀設計需要才略、廣泛的關懷和…勇氣!”,其中“廣泛的關懷”一點在廣土的設計中是如何展現的?
龐偉:景觀設計是干什么的?是設計土地、設計人居環境的。我們做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關系到塑造社會的品質,牽涉到非常綜合的方面:生態、文化、地理、藝術、社會……現在的狀態是大量受教育不足和閱歷不夠的年青人來從事這個工作,這是非常窘迫的一件事。怎么樣具備一種力量跟我們所要達到的這個目的相匹配?
我們講人文,自己本身的人文底蘊不足以和土地課題去對話,不足以產生內在的創作力量;我們講生態,對生態的理解、把握,包括新的技術、原理,掌握了幾分?還有其它方面,比如藝術、社會學、規劃……都很難,因為我們都是個體的人,都很渺小?,你偏偏要做有這般高度的事情,替天行道,心力從何而來?誰給你這種底氣?但如果我們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對人、對動植物、對土地、對社會廣泛關懷,做一塊海綿,讓人類文明中的各種營養滲透到我們的肌體里,那么當我們工作的時候可能就具備這種底氣,具備這種和剛才所說的那些巨大事物相匹配的力量和身份。
設計師手里的這支筆看起來很單純,但其實它來自一個非常復合的力量,甚至非常遙遠和宿命的力量。一支筆拿在一個好的中國設計師手里,講得嚴重點,幾千年的文化都沉淀在這里,這支筆里可能就有李白的仙氣、陶潛的骨氣、蘇東坡的酒氣、辛棄疾的劍氣。在一個外國設計師手里,他可能就不理解這些文化,他的文化底蘊可能有的是來自希臘、羅馬、圣經、拜占庭文明的。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綿長龐大的力量,要成為海綿,要讓文化“附體”,要成為文化的“載體”?。當我們在設計中講人文、講生態,自己首先要成為人文主義者、生態主義者,要成為文化薪火傳遞的角色。廣泛的關懷,我們手里的這支筆,才會發揮出更大力量。
景觀中國:一直以來,您都強調胸懷人文關懷和文化使命做景觀,最近城鎮化政策也開始提城市要讓居民“記得住鄉愁”,您認為充滿關懷和文化的景觀的春天將要來了嗎?
龐偉:我們特別容易有一種亢奮,相信什么春天要來了,我自己的經驗則不大相信這種說法。我在中國西部——非常寒冷的亞寒帶氣候中長大,在我們那個地方,春天來得很慢。人們過春節的時候,那里正是寒冬,非常難熬。一直到第二年五一的時候才會有一點綠色,發出一點芽來,而在很多地方這時已經是初夏了。所以對于春天是否那么快到來,我總是從經驗上抱謹慎的態度。
珍惜我們自身的土地情感,珍惜我們文化中的體驗、感受、審美,這些提倡已經不陌生,甚至形成一個很大的話語氛圍了。即使如此,我們是不是展開了各種有益的工作,保護我們各種遺產和固有的遺存?或者致力于從知識和趣味上去建立屬于中國的設計學?這都還談不到。我看到的是迄今為止我們的知識體系中仍然幾乎沒有一絲半點的地方性知識,“出人頭地”的都還是那些學院知識、廟堂知識、洋知識,這些東西不能舒解我們的鄉愁,回應我們對鄉愁與生俱來的眷戀。
詩人吟唱的鄉愁里,故鄉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地悵惘,仿佛霧里揮手別離。鄉愁說到底是鄉土的,它跟現代化看似對立,實際上是平衡現代化的一種力量。現在的主流情感對現代化極度崇拜,似乎一切跟現代化相反方向的努力都被認為是不可取的、沒有價值的、要被摒棄的,反現代化好像同當年的反革命一樣是種罪行?我們很多優秀的傳統、工藝、美麗生動的動植物已經被挾裹而去。現代化需要一種力量去平衡,它不是事情的全部,不是那么盡善盡美,現代化里面沒有祖母的歌謠,而對于一個搖籃里的孩子,沒有任何一首現代化的歌曲能比祖母的歌謠動聽。
春天是每一種推動春天力量的匯合。我們要去做一種力量,去融化冰寒,春天說到底是推動的結果。
思考設計行業現狀和發展
現狀浮躁,未來嚴峻,設計應直面當下社會現實問題,設計師應倡導和踐行生態文明。
景觀中國:游歷臺灣、參訪臺灣設計師事務所的經歷給您帶來了怎樣的思索?臺灣景觀行業狀況和大陸相比有哪些不同?
龐偉:我去過兩次臺灣,一次是學術交流,跟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先生一道去臺灣高校開會、辦講座;另一次去的身份是中國設計大展的策展人。臺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阮慶岳教授給我們開了份臺灣設計師的名單,我和有方聯合創始人及獨立策展人史建老師一起,背著包一家一家訪問。長途跋涉,從臺北一直走到臺南,見到了很多像《世說新語》里面一樣的人物。這些人或居窮鄉僻壤,或處紅塵鬧市,有些很西化很紳士,有些很土很質樸,特別有意思。設計師本身也是風景,也是作品。我們聊天、斗酒、吟詩、爭吵,一塊兒開車、趕路、開會。大陸的設計師多數苦逼,我了解到的國外設計師和臺灣設計師所面臨的境遇也是如此,今天盛行一種普遍的資本主義,設計師在里面是一種半知識份子、半服務行業的角色。我們在社會里面所做的事情,究竟有多大的話語權?同時大家又帶著傳統教育賦予的人文理想,在經濟上所獲得的也特別有限,這點很類似。臺灣還沒有我們內地這么多的活兒,但他們讓我覺得更敢做自己,相對來說也分化得更厲害,這一點是有趣的。
不走相同的路,不擠在一條獨木橋上,甚至也不擠在一條康莊大道上,帶著各自的追求和理想,各種有意思的人走在各種不同的路上,這是我在臺灣看到的風景。
景觀中國:整個行業呈現浮躁的現狀,充斥各種風格和主義、各種形式和概念,您認為國內設計師應如何自處?如何沉淀心性,做出耐經時間考驗和關注大眾需求的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空間?
龐偉:中國現代化的諸項事業實際上都有一個遭受刺激、窮而思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展開時,第一個階段就是惡補。晚近的一個歷史時期,我們諸多方面乏善可陳,在各個學科上都有一個惡補、追趕的時期。這個時候呈現出一種急切學習、模仿、移植、甚至囫圇吞棗的階段,都不奇怪。但到了下一個階段,恐怕就要致力于回答和解決我們這個社會、文化本身所面臨、所遭遇的復雜尖銳的現實問題了。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多,城鄉環境總體來說在惡化,美學在退步,生態在遭受危機。有些人把從“西域”取來的“經”念得很好,但這個“經”怎么去“普渡眾生”、去解決“中土”的現實問題,而不是它聽起來多么美麗、悅耳,才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那么我們這批人不足的是什么?我們有一種回避現實問題的趨向,很多人工作的時候關注的是西方的那種炫和五光十色。西方人的“主義”和種種策略也是用于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的,當除掉解決問題的內核之后,一定是空洞的、失去生命力的。抽掉生命之后,任何好的東西就變成了無根之木、海市蜃樓。設計要旗幟鮮明地解決當下的問題,從點點滴滴開始,解決一部分是一部分。活兒做得拙一點、笨一點,甚至生硬一點、淺顯一點都不怕,只要開始立足問題、不回避問題,就非常可貴。我們需要這么一代人,漸漸從“西天取經”的游戲中轉變為腳踏實地、篳路藍縷的本土創作,好過永遠在做二傳手,永遠在追趕、模仿那些永遠花樣翻新的主義和形式。
虛心學習西方,同時也要學習閱讀、認識中國的問題,學習怎么跟它打交道,學習怎么用我們的工作去服務這片土地和它之上的人,這一點也不比前一點容易做到,應該是更難能可貴的。
景觀中國:現在生態文明、新型城鎮化概念如此之熱,您認為景觀行業、景觀設計師在當下的時代和環境中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龐偉:什么是新型城鎮化?我真的不知道。中國有太多的新城新鎮、開發區在建設,據說最后的容量能夠承納的人數驚人!是不是外星人要來移民呢?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每一個新起的城鎮是不是都是新型城鎮化?但是講生態文明我很贊同,未來的倫理就應該是生態文明的倫理,設計師在里面就應該是替天行道,成為這種文明的鼓吹者、踐行者。
我們講生態文明,但還一直缺乏相關的建樹。我問過很多相關專業的同學,基本上沒有人知道利奧波德(Aldo Leopold),不知道這位環境倫理主義的代表人物,更不知道他的思想,也沒有人讀過他的書。好像我們只知道一個所謂的“天人合一”就夠了,天人合一沒能阻止中國歷代生態的頹勢和退化。我們黃河流域的生態,就是在信奉天人合一的子孫手里斷送的。生態文明到底有沒有一個系列的主張?比如利奧波德的“生命共同體概念”,從生態文明去審視一些事物,顯然我們還沒有這樣的意識。精英們還在吃鯊魚、穿皮草,景觀的石頭都是從河床里挖來的,景觀的大樹大都是從鄉間移來的。這都是在破壞生態,太多自相矛盾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不是局部的片段,沒有從根本上去辨析、思考,沒有形成一種共識,只是流于口號的生態文明,非常可怕。中國人叫口號,實在叫煩了才不叫,什么事情都沒有推動。這種事情太多、太司空見慣了。
我們這一兩代人能不能把生態文明是什么認識清楚?讓基本原則形成共識,做什么不做什么,少一些自相矛盾,少一些掩耳盜鈴?當我們想清楚了這些,再身體力行去踐行,這就是很大的善和很大的成績。
福爾摩斯的知識結構:
文學知識無。哲學知識無。天文學知識無。植物學知識:對一般毒物知識豐富;對實用園藝植物一無所知。地質學知識:實用但有限;可在一瞥之下識別不同泥土。化學知識深厚。解剖學知識正確但無系統。罪案記載極淵博。小提琴拉得很好。精于棍棒拳擊劍術。對英國法律有很好的實用知識。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