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2002年作為主要設計人完成的廣東省中山市岐江公園項目,榮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2002年度最高獎項——榮譽設計獎;2004年榮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環境藝術類金獎及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筑綜合金獎(合作);2003年中國建筑藝術獎;2004年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筑綜合金獎;2008年,榮獲第22屆世界城市濱水杰出設計“最高榮譽獎”;2009年,榮獲國際城市土地學會?(UrbanLandInstitute簡稱ULI)2009年度ULI亞太區杰出榮譽大獎。?
2006年作為主要設計人完成的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項目,榮獲2008年巴塞羅那世界建筑節公共建筑設計大獎、2008年第八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2008年廣東省優秀設計獎。??
2006年被評為“2005-2006年中國房地產優秀景觀設計師”。??
2006年中國主流地產“金鉆獎”、最具影響力建筑景觀設計年度名人。??
2007年中國地產最佳景觀設計師。??
2008年中國地產最佳景觀設計師。??
2009年中國地產最佳景觀設計師。??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汽車城規劃及建筑設計(獲一等獎并中標)。??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西南組團中心區公共綠地景觀規劃設計國際競賽(獲優勝獎并中標)。??
廣東省東莞市黃旗山城市公園規劃設計國際競賽(獲優勝獎)。
談可持續設計
景觀中國:某種呼聲很高的時候,通常表明被呼吁的事物是極度稀缺的。就像我們現在要說的“可持續設計”,您認為什么樣的設計才是“可持續設計”?
龐偉:可持續設計實際上流露了對“可持續社會”或“可持續發展”的期待或追求。然而,設計活動本身的生存和開展模式決定了它只能受制于資本和政治的意志,而不可能使自身成為“可持續”的主宰力量。換言之,只有當資本和政治熱衷委托“可持續”時,設計才能從策略和技術上進入“可持續”時代。而“可持續”被當作一件事兒的前提,也只能是“不可持續”已日漸成為事實,成為威脅資本和政治的難以回避的力量負向因素……
景觀中國:您如何評價中國景觀設計界的“可持續設計”現狀?
龐偉:姑且不談個別有識之士的呼吁和努力,坦白地講,大體上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可持續,連幌子都談不上。植物、水體、砌材……市場的趣味,是有福就享,不想更多,遑論未來!
景觀設計與自然
景觀中國:景觀設計這個行業是和自然打交道的,您認為在景觀設計中應該將自然置于什么樣的位置??
龐偉:自然是什么?這個詞本身就是意義混淆的。古人講自然,道法自然,那個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樣子”,不造作、率真,謂之自然!而現代意義的自然,是自然界,其實我們這兒已然沒有什么地道的自然界了。農村是第二自然,經過耕作開發的,城市里更沒有什么自然,完全是人工世界。景觀本身就是人為設計的東西,它一定已經是非自然了。但是,它可以向自然學習很多東西。中國古代園林不是真正意義地學習自然,它那是道家的仙境、文人的畫境……但偏不是自然!但是我們今天要學,植物、水都應當真實、得當,尊重它們身上體現的自然力,讓這個力自己去說話。
景觀中國:您在“從二本書眺望春天”一文中推薦了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在生態環保問題嚴峻、緊迫的今天,景觀設計師又應當付諸怎樣的行動以逃脫“寂靜的春天”呢?媒體又該有何作為?
龐偉:《寂靜的春天》是良知和勇氣的見證:這本書,似乎沒擺入景觀專業的教材中,當為遺憾!孩子們在學校,學手繪、學構圖,為什么不學蕾切爾.卡遜?每個專業當守護人類的一個領域??ㄟd,這個單薄瘦弱的女子,當她身偕道義而行,擁有了想象不到的力量!教育失敗了,《寂靜的春天》在我們這兒,就可能會有最壞的結局,危機到來,不僅沒有鳥兒鳴囀之音,而且,連孩子們也都噤聲不言!我們這里充滿可怕的成年人、可怕的學校、可怕的教授,“教化之功”之強大,竟有師長與諸君相約無四千萬勿來相認,不亦悲乎?!
景觀中國:您能否簡單介紹一兩個您比較欣賞的國外可持續設計項目及其中的可借鑒之處?
龐偉:我對James?Corner?Field?Operations事務所設計的紐約高線公園(The?High?Line)印象深刻。這個設計呈現輕松的開放性,它讓人看到當代設計一系列價值取向,包括設施的再生利用,景觀的公共性,植物的自然活力等等。
?
紐約高線公園(The High Line)由紐約建筑事務所james corner fieldoperations和diller scofidio + renfro合作設計,總長約一英里的高線公園位于第10和第11大道之間,并回收利用了Gansevvort 大街到西34大道方向的舊貨運鐵路線。
?
廣州土人的理念和行動
景觀中國:能否結合廣土的項目具體談談如何從可持續的大地景觀格局,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和可持續的景觀材料和工程技術等方面來實現可持續景觀??在項目進行中面對成本、經費的問題時是如何取舍的??
龐偉:廣州土人景觀多年前就致力于“節約型綠地”以及“野草之美”的實踐探索,提法不同,但在今天皆可視之為“可持續設計”的努力。尤其是在一些項目,如中山鄂爾多斯山體公園等,強調不干預式設計,充分尊重可持續的大地景觀格局。尊重場地已存在的竹、藤、葛、蔓,試圖延續他們的自然活力和系統完整,只增加必要的道路、平地、和休憩觀景系統,物料則因地制宜,有些直接取自遷拆舊料,成本大為減少。
?
廣州土人項目:中山市鄂爾多斯山體公園
?
何謂“方言景觀”?
景觀中國:可持續的概念不僅包括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也包括社會、文化的可持續,從這個角度來說,您所提倡的“方言景觀”理念,是否就是一種尊重地方文化的可持續理念?
龐偉:方言景觀就是講在文化上的持續。人們需要熱愛并且尊重自己的鄉土,鄉土本身是有選擇和意志的,你要聆聽并依從他。鄉土不鼓勵去除自身的物種,鄉土的保守性一定程度維系了傳承和穩定。可持續設計應當是貼近土地,而非高高在上的,每一處一定有自己的可持續道路,應當有許多不同的設計師做出不同的設計來。今天,地方性資源、地方性知識被人忽略和視而不見,沒有能成為力量,成為源泉,這是令人可惜的,這也造成了設計畫面的黯淡!
當下城市規劃與管理
景觀中國:您曾經說“城市就應該是一個四世同堂的格局”,這是否也是城市可持續性的一種表現??您認為在具體的操作中城市應該如何對待古舊建筑?
龐偉:西諺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好的城市一定是層層疊加累進生成的。誠然,畫一個圈做一個新城在歷史的特定時期是有效的,但畢竟,城市不可以簡單等同為一座房子,簡單視其為某一代人的家園;它卻是延續繼承的,它是許許多多時間和空間信息匯集的結果,這就如同“四世同堂”,老的持重,少的活潑,都在一城之內,最忌一刀切齊,最忌千篇一律!在這里,持續體現在對不同時期真實性的留存態度上,誠實地保留各種時代信息。留下余地,不做不可逆的事情,有些東西,某一代人不一定看得明白,不明白,所以別破壞!
景觀中國:前不久南京因修建地鐵,而迫使“梧桐讓路”移植梧桐樹的事件引起了強烈反響,請問您認為大樹對于一個城市到底意味著什么?這次事件給以后的城市建設、規劃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龐偉:大樹,有濃蔭蔽日、有前人手植之德。想想國家百年間滄桑之變,我們見到大樹尤當感慨之,樹有幸于動亂之后存焉,豈是易事?但偏偏竟亡于治世,又豈不怪哉?
說怪不怪,權力乃粗暴之力,沒有制衡,也就喪失了良知和常識之理,規劃不能有相對于權力的獨立,也完全不用指望!
景觀中國:連日來,很多城市因暴雨發生嚴重內澇,一時間頓成“澤國”,暴露了一些城市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您的評論是:“這才是真實的城市景觀,面對之!”那么除了面對,還能做些什么?
龐偉:總覺得景觀重要,因為景觀可以制造視覺盛宴,可以娛悅感官,可以包裝商品,你知道我說的這個商品是房地產。景觀在咱們這兒倒過來也是對的,倒過來是什么?觀景,拿眼睛去看景!說成風景園林意思就更明白了。是一種風景的營造藝術或技術!那么安全呢?那么城市問題呢?那么生態呢?那么文化問題呢?說面對,首先得面對觀念。社會購買的是景觀的色相,它沒到購買景觀應有的那些內在結構性的東西,社會還沒有這個覺悟。所以,現在的景觀公司都拼命地描啊、畫啊,十分無聊和表面的花哨圖形??偨Y一句話,行業的病就是社會病的一部分,如此而已!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