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國:法國景觀設計的生態之道
admin
2013-11-13
來源:景觀中國網
法國AN建筑景觀設計事務所首席設計師、法國國家注冊景觀設計師安建國曾多次參與中法藝術和景觀設計的交流活動,對中法兩國的生態城市建設有著深入的了解。他認為,生態城市建設離不開景觀設計,中國的景觀設計剛起步不久,未來的路還很長。
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態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我國已有100多個不同類型的城市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和計劃。法國AN建筑景觀設計事務所首席設計師、法國國家注冊景觀設計師安建國曾多次參與中法藝術和景觀設計的交流活動,對中法兩國的生態城市建設有著深入的了解。他認為,生態城市建設離不開景觀設計,中國的景觀設計剛起步不久,未來的路還很長。
記者:景觀設計是怎樣的一個學科?在法國,景觀設計學科從起步到發展成熟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安建國:景觀設計是以土地為依據、以時間為脈絡、以自然的自我管理為特征、以使用者的體驗為論證依據的現代學科。
法國的景觀設計出現在二戰以后,城市化過程中,法國大搞建設,就像現在的中國一樣。在城市擴張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勞動力,于是,將近300萬法國殖民地國家的人民進入法國,承擔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了解決民房問題,需要迅速建設福利房,在巴黎郊外的衛星城安置這些勞工。
到了六七十年代,法國城市基本達到了飽和,需要放緩發展速度,進行城市修復。在城市改造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很多問題。以前的福利房也出現了電線不通、墻面開裂的現象,成為垃圾建筑,這么多的垃圾建筑怎么辦?城市與鄉村交界的地方,沒有人去設計,城市規劃師負責整個城市的功能布局,對這一塊不干涉,建筑師也不做這樣大尺度的土地設計,園林師的工作范圍主要是園林,也管不到這一塊。這個時候,現狀迫使法國設計業產生新的職業體系來彌補社會的需求。在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法國的景觀設計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記者:在景觀設計涉及的方方面面里,生態占有什么樣的地位?
安建國:在法國,生態學是景觀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百年工業革命導致歐洲曾經出現過極度污染的時代,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非常嚴重。當時的倫敦被稱為“霧都”,每年因為矽肺死亡的人數超過500人。工業革命以后,歐洲從工業城市向金融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轉型,加強城市的生態改造。到了90年代,生態的理念已經家喻戶曉,幾乎不用強調,生態成為每一個項目設計必須考慮的因素。
之后,法國對于人居環境進行了更高層次的研究,即人如何介入自然,如何與自然分享生活。設計師不再以人為中心進行設計,而是將人作為自然的一員。
在建設生態城市的時候,法國景觀設計師介入其中,首先規劃土地,對不同的土地進行界定,確定是否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之后建筑設計師進行項目設計,園林師進行綠地空間設計。除了規劃與設計,景觀設計師需要掌握包括水文學、生態學、植物學、土壤學、大氣學等在內的所有科目。因此,景觀設計師在法國比建筑師要多學習1年,學滿6年后,才能申請成為國家注冊景觀設計師。
記者:法國的景觀設計師在改善人居環境的過程中有哪些特別的關注點?
安建國:景觀設計強調“五個關注”。一、關注連續的時間和生態演化過程。景觀設計不僅是單純的綠化設計,它設計著不同時間段的生態演化過程,提供了世界萬物在時間和空間上自然發展的可能。二、關注人以外的景觀元素。景觀設計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人是景觀設計中的一個元素,景觀設計創造著一切生命的和諧共存關系。三、關注使用者。景觀設計不僅是裝飾造型設計,我們應該在景觀之內感知景觀,因為使用者是景觀的一部分。四、關注過渡景觀設計。景觀設計不僅是為了配合建筑設計,相反,時代的需求使建筑成為景觀設計的一個元素,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應相互滲透。五、關注不可見的景觀。在做景觀設計時應該考慮到真實的空間感受,調節景觀中的時間和空間。
在環境改造的過程中,影響因素特別多。比如,一個人開車,就會造成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尾氣排放,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對大氣的污染就少了很多。但是可能因為公交車無法按時到達,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人們更加傾向于開車。歐洲的公交系統更加完善,準時到站,乘客可以更好地安排出行時間,生活的舒適度可以提高一些。如果外在的環境不佳,人們選擇開車,搖上車窗,看似是自私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被迫的行為。因此,如果能創造更好的公共交通環境和基礎設施,使得人們能夠更加舒適地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那么人們就會自覺地減少開車,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
法國的景觀設計完成后,更多地是由大自然本身進行維護,一般不會強硬地種植一些觀賞樹木。法國設計師會根據植物的喜水或喜干性進行選擇,假如有一段小山坡,雨水順流而下,如果能挖上一個小坑,使雨水集聚,種植上喜水植物,基本上就不用澆灌。通過自然環境的調節,讓大自然自身來養護景觀,而非選擇人工定期養護,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
再比如,土爾曠市的“條件藝術中心”的屋頂花園是景觀設計師和藝術家在近150年的廢棄紡織廠房頂共同創造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極為簡潔,既不需要景觀設計師進行綠色空間設計,也不需要藝術家進行造型設計。設計師們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紡織廠房頂沉積的塵土收集起來,重新鋪設在加高的廠房房頂(該廠房已改造成為藝術中心,用以組織藝術展、音樂會或其他公益活動),形成一個屋頂花園。設計師沒有種植任何植物,是房頂塵土中的養分和本地植物的種子通過風、雨、鳥等傳播媒介而安家落戶到這里。
記者:在中國大力推行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您認為景觀設計應該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
安建國:景觀設計在中國屬于空降產業,中國并沒有孕育它產生和發展的肥沃土壤,只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興起了城市形象工程設計,但這些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景觀設計。
中國現存的社會現象導致了對景觀設計的需求,同時,政府也早就注意到改善環境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十八大中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計劃,用意就是建設生態城市,建設生態的人居環境。因此,中國的景觀設計現在相當于歐洲30年前的情況,剛剛起步,但是也不晚。
我們需要對行業和教育進行一定的組織。景觀設計的教育培訓必不可少,但是目前,我覺得國內的景觀學科似乎并未形成體系,各個學院都做,建筑學院、美術學院、理工學院、農學院和園林學院等都在開設景觀課程,這些學院各有長處,也各有弊端。因此,各個學科間應該打破界限,更好地進行合作。
當然,中國的生態城市建設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景觀設計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整體民眾認識的提升和全民的參與。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