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記者:您上世紀80年代到華科的時候是住在東邊的小洋樓嗎?能不能給我說說那時的樣子。
?
張良皋:是的,最早那是東邊的教工住宅,就是那一排的小洋房,是原來華中工學院最早的一批建筑。那是當時學校最好的房子,當時建筑系剛剛創立,學校非常重視,我來了就住在那里,周卜頤原來也住在那里,這在當時算是非常好的優待。兩層的小洋房,看起來樣子很不錯,我進去的時候一棟房子住了四戶人家,樓上樓下各兩戶。房子門口都種有樹,房子是坐北朝南的,但是南邊的門一般我們都很少用,有一次我從南邊出去曬個太陽,結果風一吹門“哐當”關了,我就被鎖在了外面。后來我們發現這房子設計其實并不如外表看起來那么好,很潮濕,我的照相機還有許多照片都受潮了,毀了不少,我在這小樓里也住了20多年,直到2005年才搬出來。
?
記者:在您看來,華科早期建筑整體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風格?與后期新建的建筑之間,形成了怎樣的格局和氣象?
?
張良皋:最早的一些老建筑從總體上看,缺乏一種整體性,也可能是因為幾個學校一起建的原因吧,不過后來有彌補了一些。像是校門口的廣場,可以看得出是用了一些章法,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格局,再像是校史館的改造,也是很好的再利用。
?
用既有的大空間、大結構來陳列校史,讓人看到學校的歷史、深度和其深層次的內涵,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再利用方式。原來校辦工廠建在校園中軸線上,本來就有些“特別”,國內外的大學有在軸線上建中心廣場的,有建大禮堂的,但是很少有工廠,即使是國外的一些理工科學校,也很少這么做。所以,可以看到校園后期很多新建的建筑都在與早期建筑做一種融合,并且有改善一些不足的地方。尤其是西十二樓教學樓,在設計和章法上都很有講究,還有新圖書館,他們都用天井圍合出了新的空間層次。
?
記者:用建筑來圍合空間,這在許多老建筑中也可以看到,像是東邊的幾個教學樓。這是不是也是大學建筑中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營造出一定的公共空間,提供思想的交流。
?
張良皋:講究“圍合關系”是校園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種處理手法,國外的大學許多都采用了這種大樓與大樓圍合出四合院似的形式,像這種“大庭院式”的學校,不只在中國,牛津、劍橋、哈佛、麻省理工都是。用建筑來圍合空間,甚至可以說,建筑本身就變成了一個有空間的外墻,它本身是墻體,真正的空間是天井。在這個開敞的空間里,人與人之間可以碰見彼此,可以交換各自的想法,甚至可以辯論,這才是大學建筑應該提供的一種氛圍。
?
而這也是中國優于歐洲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空間意識,這點即使是埃及以及羅馬都很少有的。在建筑中圍合出中庭,這個中庭才是中國建筑的中心,房屋是為圍合中心而服務的。所謂中國元素,不只是靠一個琉璃瓦或者一個斗拱就能說明的,有人說華科沒有中國元素,你找琉璃瓦大概真的找不到幾塊,但是這些“中國元素”你看得懂嗎?中國建筑講究空間之美,群體之美,層次之美,建筑應該成群,有主有次,有章法。
?
華科早期的一些建筑里也有這樣的圍合關系,像你說的東邊那幾棟教學樓,像是老圖書館都有這樣的一些設計,在后來新建的建筑中也有,新圖書館和西十二樓也很好地運用了天井,用天井來圍合出四合院、三合院的空間。
?
記者:現在華科校園里的樹木也成為“華科一景”,許多建筑都被樹包圍了。這種與建筑一起生長的自然,似乎也為學校提供了一種天然景觀。
?
張良皋:是的。原來這里是一片荒地,后來老校長堅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有了今天的綠色。這里綠樹成蔭,本身就是一種景觀,一種自然,一種風水。我們說已有的、存在的就是自然,就是風水,一棵樹、一條小河都是風水。要尊重自然,講究風水,首先要尊重既有存在的東西。華科后來的建筑都在彌補一些老的東西的不足,這點很好,是高明的做法。也有一些不高明的做法,比如城建學院合并進來之后,那個港原本是可以改變學校的一些空間格局,最終并沒有很好地運用到,不過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再好一些吧。
?
探訪
?
今年,華中科技大學建校六十年,也是建筑六十年。
?
由原華中機械廠廠房改造而成的華中科技大學校史館上月正式開館。清一色的紅磚黑瓦,以紅色鋼架構起“跨越”的主體,新的校史館在校園內尤其亮眼。五座廠房、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原華中機械廠是華科建校之初最早完工的首批建筑之一,建成于1954年,且其中磚瓦,幾乎都來源于“漢陽造”。
?
我們在尋訪中發現,這在華科早期建筑群中并不稀罕。除了工廠廠房,早期建的教工宿舍以及學生宿舍,也大都采用“漢陽造”磚瓦。一種敬畏感油然而生。我們總渴望從既有存在的事物中找到與個人記憶相連接的部分。而這種歷史感,在老建筑的尋訪里,總能激起心中波瀾。
?
校史館(原華中機械廠)
?
保留原有工廠結構校史館勾起工業記憶
?
華中科技大學校史館,位于校園最早的主軸線上,在南一樓的正后方。由校門進入,沿著兩邊的小路徑直走入,很快就能找到。
?
紅磚黑瓦,三排、共有五座體型巨大的工業廠房,如今的校史館改造于早期的校辦工廠——原華中機械廠。建于1954年的華中機械廠是學校最早的建筑之一,原有十個車間,機器設備400多臺。從1963年的一本校園圖冊內可以見到,原校辦工廠生產的自制機床,曾支援農業部分產品。“校辦工廠的許多產品都制作精良、耐用”,1980年代進入華科的張良皋先生談到此時,大贊學校生產的電扇、小摩托等產品,“我們家都用了好多年。”
?
原華中機械廠有工廠廠房五座,辦公樓一座,并列呈三排,最大的一座廠房獨立成排,建筑長度超過了170米,跨度近20米,至屋頂尖頂部分高達五層樓高。經改造后五座工廠廠房,5500平方米的面積改作華中科技大學校史館。五棟工廠廠房均為木屋頂,用鋼索固定支撐,在最大的一座廠房右側,還留有以前工廠的運輸軌道與鐵鉤,并辟有專區展示原工廠機器設備與儀器。在機器儀器旁邊還有人形紙板模擬工人操作儀器的場景,甚是好玩。
?
在學校里面遇見廠房,這實在是一種很妙的體驗。對于這一點,張良皋先生也覺得“特別”。“國內外的大學,包括一些理工科大學,都很少有在校園內有這么大的廠房的,尤其還建在中軸線上。”張老把此歸結為當時那個特殊的時代與環境下的產物。“現在把工廠廠房改造為校史館,陳列學校的歷史、深度與內涵,是一種很好的再利用。”
?
改建后的校史館以八根紅色鋼架構成“跨越”的主體,原位于廠房中間的辦公大樓改成中心廣場,在廠房與廠房之間圍合出一個中庭,以供休息。五座廠房基本連通,從展廳入口進入后即可沿著展覽所規劃的路線了解學校從建立至今的發展過程。每次到此,都能遇到不少成群的參觀者,在聽著學生的講解和導引。同時,中間的一座廠房內正在舉辦書畫展。“這里將來也將成為學校一個新的展覽和交流空間。”萬謙教授告訴我。
?
作為校史館的主要設計者,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在改造與保留之間做了許多嘗試。“改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結構與樣式,一些拆卸下來的構件,我們也想慢慢重新用回到校史館的裝飾上。”萬謙拿給我看從校園改建中拆下來的一些磚瓦,黑色的瓦上清晰刻著兩行字——“惠民利記機制磚瓦廠,漢陽磚瓦廠出品”。而紅磚上則有130的編號,“每塊磚都有編號,從幾十到上百各種,可見這些是生產線編號,同樣編號的大概都是同批次生產的。”這些磚瓦有些給學生做建筑實驗,在南四樓后面的樹林里可以看到許多學生的作品,堆被砌成不同的流形與結構,萬謙還在構想要把這些“漢陽造”重新用回到校史館上去。
?
西五舍、教三舍
?
柳士英風格:融合古今中外
?
從校史館出來往西北方向拐過幾個街口,西五舍就是典型這樣的風格。“這是典型的柳士英設計,他的設計從現代主義到后期‘亦中亦外,亦古亦今’,很有他自己的個性,在這種建筑輪廓的處理上,尤其顯眼。”萬謙說,“看他設計的湖南大學大禮堂和工程館就知道。”在華科大的規劃設計中,在學生宿舍的坡屋頂處理上許多手法運用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用西式木結構桁架的屋頂結構,做成仿中國古典歇山頂的形式。”
?
如今,宿舍的外墻已經重新粉刷成黃色,一如學校所有其他宿舍一樣整齊,僅有屋頂宣示著“這房子有些年頭了”。屋頂上現在覆蓋著一些太陽能電池板,據說是學生在舊建筑中做的改造項目之一。原來的灰黑色磚瓦,被雨淋過之后顯得更黑,只有那中間大概是因為維修換過的幾塊紅色瓦片,在這新與舊之間,突兀、生動。
?
從喻家山登高海拔140米,到在校園內東西南北亂轉,要找老房子其實并不是太難。僅從建筑風格和時代特征便能分出。然而,要找一棟完全沒有動過的老房子,卻不容易。時間久了,總有一些修修補補,更別提各個時期的改造了。
?
我們還是找到了。在東邊教學區再往東北方向走,在圍起來的一片工地后面,有一幢土黃色墻面的老房子,坡屋頂、三層小樓,宿舍門前寫著“教三舍”,剛走近便有兩三只小貓溜出來,其中一只圍著我繞了好幾圈,試圖探明我的來頭。
?
與其他學生宿舍相比,這棟宿舍樓顯得有些殘破。土黃色的外墻有些斑駁,雨水沖刷的印記以及歲月溜走的痕跡分明,樹木有些已經長得沒過了三層樓的屋頂,葉子掉在窗前。木質門窗早已不見最初的樣子,紅色褪得幾乎發白。門前曬著一些被子、鞋子,落日的余暉從密林中射出一縷縷最后的光線,在房子上劃出完美的形狀。
?
站在房子一側的空地上,回頭發現宿舍樓側邊的那面墻上居然還能依稀見到早期的大字報,白色粉刷字體布滿墻壁,上方是“毛主席語錄”,往下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字樣。大部分字跡雖然都看不太清了,可是那一秒,時光似乎倒流了三十多年。
?
(注:張良皋,湖北漢陽人,1923年5月16日出生。1947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建筑系,工學學士,華中科技大學建筑系創始人之一。)
?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