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景觀設計大師佐佐木葉二:設計的源泉是生活
admin
2003-12-25
來源:景觀中國網
12月18日上午,由湖北日報報業集團、武漢市城市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組織主辦,湖北泰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協辦的“與環境對話——世界景觀設計大師佐佐木葉二演講會”在武昌
12月18日上午,由湖北日報報業集團、武漢市城市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組織主辦,湖北泰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協辦的“與環境對話——世界景觀設計大師佐佐木葉二演講會”在武昌東湖賓館召開,近500名湖北房地產開發商、景觀設計從業人員、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第一次在武漢傾聽了世界級景觀設計大師的聲音。
演講會上,佐佐木先生以自己多年積累的居住環境類、都市環境類、公園類景觀設計等方面的優秀代表作品為例,闡述了其景觀設計的“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景觀環境為人所用、人與自然的共生”等藝術觀點。
演講會結束后,記者采訪了佐佐木先生。
問:我們拜讀過您的一些作品,注意到您的作品中很少有設計大塊的綠地,大多是立體綠化景觀,并且是將步道和坐椅廣泛分布在花叢之中、綠樹之下,這表達了您的什么設計思想?
答:我們創作的作品最終是要為使用者服務的,讓使用者可以融于其中,這應該是景觀環境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我經常自問,我設計的景觀是否給人們提供了一種交流的平臺,是否給大家創造了一個共融的環境。
我們設計作品,應該在表現城市特征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人們的活動對不同場所的利用,以從空間利用的角度出發,進行我們的設計構想。我注意看了一些中國的景觀設計作品,對自然和文化的表現十分突出,但對這樣利用空間方面考慮不夠。
問:您的作品充分融合人與自然,在細節上有周至的考慮,您的這些設計靈感從何而來?
答:大多設計師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生活。比如,我在設計一條出門步道的景觀時,我會聯想早上父親上班去的時候,孩子怎樣從窗戶里給父親打招呼。仔細地去想,去設身體驗,再設計出來的作品一定不會差。
在學校里給學生們上課時,我經常讓他們每天拿出一分鐘來關注一個自己喜愛的東西,并將喜愛的形狀記錄在心,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對自然的真正喜歡,讓自己內心真正感動,設計才會有自然的靈感。
我有一個座右銘,把自己的人生當作是藝術的人生。我每天都問自己,早餐是否經過了設計?今天的服裝是否經過了設計?如果這些都做到了,誰都可以成為設計師。
問:您對中國建筑的環境設計有什么建議?
答:我走過中國幾個城市,注意到中國一些城市在景觀環境方面存在著盲目追求“洋化”的問題。這實際是一個老話題,景觀設計的“國際化與地方化”。我看過北京的頤和園、蘇州的拙政園等,這些景觀作品非常優秀,是真正的藝術精品,我正在新加坡做一個校園的景觀規劃,就是借鑒頤和園的尺寸,可見我對中國園林作品的喜歡。頤和園的景觀建設極具人性化,突出了景觀對人的服務。中國傳統景觀設計很宏大,有天,有地。但現在我擔心:中國的景觀設計很多是拷貝西洋的東西,邯鄲學步,反而自己精深的文化傳統也給弄丟了。我認為有志于環境藝術的人士,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如何發揚中國景觀文化精深的傳統。
問:您看過一些中國的園林,您覺得中國的景觀環境設計與日本有什么不同?日本是如何實現景觀國際化與地方性有效結合的?
答:日本的景觀環境設計是努力地追求自然的,而中國的園林則喜愛人工的,比如湖岸,中國設計師會把它做成石砌的湖岸,但日本設計師肯定會做自然湖邊的樣子。模仿自然的做法要做好不容易,但人工的要做好就更難。
日本是從上世紀60年代才開始進行景觀“國際化與地方性”方面的思考的。日本從法律法規方面對傳統文化、地域文化進行了保護,政府也予以引導,從學校教育,到從業人員都強化突出傳統優勢文化的意識。例如我們經常舉行行業設計大賽,以提高和激發行業水平、強化這種意識,培養下一代的景觀大師。本報記者鞠培霞
佐佐木葉二簡介:世界著名景觀設計大師、日本一級建筑師,目前任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教授、“鳳”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美國哈佛大學景觀設計學科客座研究員等,曾設計了櫸樹廣場、神戶震災復興住宅等優秀作品,獲得過2000年國際戶外空間設計競賽優秀獎等一系列世界大獎。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