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潘家華:低碳城市概念尚不清晰
admin
2010-03-05
來源:景觀中國網
兩會召開,記者就目前備受關注的低碳經濟發展問題、低碳城市建設方面等問題采訪了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兩會召開,記者就目前備受關注的低碳經濟發展問題、低碳城市建設方面等問題采訪了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采訪內容如下:?
記者: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之后,國內形成了發展低碳經濟的熱潮,目前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你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潘家華:低碳城市建設應該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從全球的形勢,還是從我國的國家戰略來看,低碳城市建設勢在必行。
對于城市來講,建設低碳城市需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個和城市化進程相關,現在的城市化速度比較快,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包括一些鎮都在擴張,在擴張過程中都需要有很好的低碳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也要有相應的低碳管理體系,這是城市化所必須的;第二,要有相應的低碳經濟和產業結構,否則一個城市在未來的競爭中就沒有優勢;第三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第四,要在城市生活的消費模式中倡導低碳理念;第五,要有低碳的交通體系。
記者:衡量一個城市是否低碳的指標有哪些?
潘家華:我們在研究中提了一些指標,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城市的經濟和收入要達到一定水平,并不是說貧困、原始的地方就是低碳城市;同時,碳的生產率要有比較高的水平,也就是地區單位生產總值的碳排放要低。
具體來講,收入的水平是比較容易界定的,目前國內也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判斷體系,但碳生產率目前還沒有絕對的標準,在這方面,要注意三點,首先,絕對的低碳,就是無碳的經濟、絕對零排放是不現實的;第二,我們說低碳,是有一個目標的低碳,比如說我們滿足了2020年減排目標,那就是低碳,滿足不了就不是低碳;第三,則是指相對低碳,我們可以以世界先進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或者國內的一些指標中的某一項作為參照,如果某個城市的碳排放水平比這一指標低,那就是相對的低碳。
記者:目前低碳城市的建設中,基本上是政府扮演主角。在引導城市公眾參與,包括消費習慣、行為方式等方面,你覺得政府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潘家華:有幾個方面是可以加強的,首先是通過宣傳低碳的理念,提高公民的認識;第二個方面,要有政府引導,要有一些具體措施,比如說提倡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對終端用戶進行一些補貼;還可以在能源消費方面,采用累進價格,對節能者進行激勵等;第三,需要有相應的立法,增加強制性的措施來促進低碳城市的建設。
記者:在目前階段,建設低碳城市還存在哪些障礙或瓶頸?
潘家華:首先是低碳城市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在不了解低碳城市的內核和真實含義的情況下,低碳城市建設只會淪為走形式;其次,我們現在的很多規劃和基礎設施,并沒有考慮低碳的因素,在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沖突;第三,是我們現在的產業結構、技術結構,還遠遠不符合低碳的要求,但又不可能馬上淘汰,為向低碳的轉型造成了時間上的障礙;第四個方面,就是資源稟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地方可以搞太陽能、風能,但有些地方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記者:低碳城市建設方面,國際上有哪些經驗可供我們借鑒?
潘家華:國外的低碳城市建設,我們也曾經去考察過一些,像英國、荷蘭、丹麥、德國、美國等,這些國家最大的特點是低碳規劃和法規比較完善。像倫敦,它有低碳城市的規劃和具體的行動方案,低碳的交通體系,使得整個城市的低碳管理、運行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規范可循;另外,這些國家大多有相應的經濟激勵措施,在德國只要裝太陽能光伏電板,政府就會補助50%的費用;英國為了鼓勵使用公共交通,私家車進入城區要交8歐元的“進城費”,現在有可能更高,所以英國人很少開車進城。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