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扎哈·哈迪德是非常有魅力的設計師。
對于一個出生在伊拉克的英國女人來說,要在建筑界的金字塔尖里與男人們平起平坐,成功道路絕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扎哈之所以被譽為特立獨行的建筑大師,除了其設計上獨特的解構主義風格,也許還涵蓋了她火暴和剛強的性格,這讓她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取得輝煌的成就——正如2004年當她捧得了“建筑界的奧斯卡獎”普立茲克建筑獎、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世界最高榮譽建筑獎項的女性時,評審團給出的頒獎詞那樣——扎哈·哈迪德(Zaha?Hadid)獲得世人認可之路,是“英雄式的奮斗歷程”。
建筑?不僅是表達?還要影響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建筑學教授喬治·西爾沃提(Jorge?Silvetti)認為,“扎哈·哈迪德所設計的建筑物是當今建筑在空間產品中占據首位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明。她對墻體、地面和房頂以及那些透明、互相交織和流動的空間所做的獨具匠心的處理,生動地證明了作為藝術的建筑并未使人耗盡氣力,它所需要的僅僅是想象力。”
當Karl、扎哈和CHANEL相遇時,藝術與創新碰撞出了前所未有的耀眼火花,再次證明了建筑的想象力帶來的影響——CHANEL?Mobile?Art,一個全新的藝術概念,在世界范圍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播開來。由Karl?Lagerfeld倡議、扎哈一手設計被命名為Mobile?Art(流動的藝術)的項目,由數百塊白色的砌板組成,在專業的安裝工人手中,它會被組建成一座占地700平方米、高6米的博物館,分拆之后,又可以很方便地裝在集裝箱中運往下一個目的地。
Mobile?Art仿若一部為CHANEL而開拍的電影,策展人是導演,參與的藝術家是編劇,而演員則是那些充滿無限創意的參展作品。這是一部獨特的立體電影,它的特別之處除了主題和內容,還有那讓人無法忽略的上演場地—由扎哈設計、充滿弧形和流線型的白色展覽館。這個場地并非一般的建筑,而是一座城市的地貌—充滿了流動的線條美,凌空而立。而扎哈也以CHANEL之名,創造了偌大的空間,而非單純地興建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NextPage]
解構主義大師?描述多于定義
扎哈的設計一向以大膽的造型出名,被稱為建筑界的“解構主義大師”。這一光環主要源于她獨特的創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卻大膽運用空間和幾何結構,充滿流動感,在不同城市反映出不同的特質。
很久以來,人們都認為扎哈的設計富有動感和現代氣息,只能安靜地躺在圖紙上,無法付諸實施,她甚至一度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建筑設計師—盡管她得過大大小小的獎項,有時候甚至在一年內獲4項大獎,但這些在世界建筑環境里似乎并掀不起什么波瀾。這種狀況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觀。
對扎哈來說,未來的日子將非常忙碌。在歐洲,她已經開始籌措為寶馬公司設計位于德國萊比錫的新總部,此外,她還接下了設計坐落于羅馬的意大利國立現代藝術中心的任務。在美國,她作為最終5位入圍者之一,將設計2012年的紐約奧運村。當然,扎哈還想為自己已離開多年的故鄉巴格達做些什么。“若能在那里設計建筑,將是很不錯的事。”哈迪德說,因為她認為那里實在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這時的扎哈對整個世界來講無疑是一位明星建筑家,近幾年,扎哈頻繁走訪中國,從廣州歌劇院方案構思到北京“SOHO中國”的“物流港”,她一步步走向中國,讓中國看到了“扎哈式”的建筑想象力——解構意味、沒有統一樣式、不確定性、連續的曲線式、無重力的漂浮感、夢幻感覺……?
即使是座椅也充滿建筑設計意味。
“Zaha?Hadid模式”
多方位出擊的扎哈走著理論學術研究與設計實踐并重的路子,她的實踐幾乎涵蓋所有的設計門類。1983年,她在倫敦展出大型繪畫回顧展。此后,她的一些頗具實驗性和前衛的繪畫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眾多機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館永久收藏。這些,都反映出一位特殊女性設計師的廣闊視野。
扎哈·哈迪德在倫敦設計的0Serpentine美術館展臺,由三座傘狀結構組成。
從扎哈的多項設計作品的構思和表達方面來看,她與眾不同的伊斯蘭文化背景顯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國式傳統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性格之中還有著強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許多設計手法和觀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統中的剛勁精神熱烈地鼓舞著勇往直前。與此同時,她也在一些“隨形”和流動的建筑設計方案之中流露出貼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現代主義有三種:信仰新的結構方式、信仰新視點、重新詮釋現代主義。扎哈的模式并未單純著眼于新的構造或技術,她更傾向于以新的詮釋方法營造一個可以潛入的世界。以“打破建筑傳統”為目標的扎哈,一直在實踐著讓“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于是,才有超出現實思維模式的、突破式的新穎作品。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