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江公園:游人足下皆歷史
admin
2008-06-27
來源:景觀中國網
舊事新解 公園令歷史變得賞心悅目 1999年開始籌建岐江公園,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之久了,回想起來,我認為建設岐江公園可以說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當時中山已經
舊事新解
公園令歷史變得賞心悅目
1999年開始籌建岐江公園,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之久了,回想起來,我認為建設岐江公園可以說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當時中山已經有紫馬嶺公園、孫文公園等傳統意義上的公園,籌建一個新的主題公園,要走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對規劃管理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建成后的岐江公園,是生態文明的體現,這也反映了中山這個城市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進程。這塊土地原來是農業用地,后來演變成工業文明,建成公園后,更是對工業文明的超越,進入到生態文明。
走過45年歷史的粵中船廠,讓它以公園的形式保留下來,這是很有意義的。這是中山人自己腳底下的文化,建成后的岐江公園更表現出一種文化的感召力,當時我就想說這是很成功的。而后來證明了岐江公園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豐富了城市建設的內容,現在看岐江公園,對中山歷史的回憶,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要保留經歷了45年歷史的工業文明,要把原來的破銅爛鐵變成美的景觀,歷史工業遺跡保留多少為好?岐江公園恰如其分地做到了。這使我聯想到我們國家無論是建成千年的古都,還是近代崛起的現代都市,都面臨著舊城改造的重任,城市中客觀存在的歷史環境如何保留、繼承及至更新,應引起規劃界的關注。
劉慧林(中山市規劃局副局長、資深高級規劃師)
第一訪談
“粵中船廠”這名字是寶貴的無形資產
本報記者對話原粵中船廠廠長梁學權
經歷近半個世紀的粵中船廠,成為中山工業發展縮影的一部分,它在當時是如何興辦的?走過了什么樣的歷程?了解它的過去,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在它原址上建成的岐江公園。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原粵中船廠廠長梁學權。
中山造船業有良好基礎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你從什么時候與船廠結緣?
梁學權:解放前中山的工業除了一個發電廠和一個磚廠外幾乎是空白,粵中船廠是中山解放后不久第一家新建設的工廠。我專做開荒牛的,1953年參加船廠的籌建,當時是技術室主任,1956年任副廠長,那時我才23歲,后來做過第一副廠長、廠長,到1985年,超齡了,只能退居二線,當船廠的顧問,直到1993年才退休。
南都:當時為什么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建船廠?
梁學權:廣東海洋面積大,當時省政府為發展南海漁業,提出要在廣東建幾大船廠,包括粵東、粵中、粵西、海南和北海5大船廠(當時海南和北海屬于廣東管轄),而粵中船廠就選擇在中山。其實當時的選點是對的,解放前,現在岐江公園的下游分布很多船廠的,主要是以修理為主,多為港澳過往的船只。可以說,中山有造船業的良好基礎。
生產產品從漁船到援外船舶
南都:船廠在籌建和后來的生產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難?
梁學權:困難肯定是有的,但在當地各界的努力下,當時僅用了15億元(相當于現在15萬元)就在較短時間內建成了船廠,在1954年7月1日建成并投產。
生產方面,起初是以漁業船舶為主,后來轉由省航運廳管理后,以修造運輸船舶為主,后來從修造木質船舶發展到修造鋼質船舶,從修造內河船舶發展到沿海船舶,從計劃安排生產內銷船舶發展到生產銷售港澳地區船舶及援外船舶,大概經歷了這么個過程。
南都:可以說粵中船廠曾是中山工業的輝煌,為什么退出了歷史舞臺?
梁學權:地理環境的局限會影響到船廠的進一步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籌劃搬遷,計劃搬到中山橫欄鎮,“粵中船廠”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一筆寶貴的無形資產,中外合資經營也行,民營資本經營也行,起碼要保住“粵中船廠”這個名字,但最終的結果很可惜,后來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問題,粵中船廠最終在搬遷過程中流產了,我們都很感慨。
質量鑒定
以公園的形式追求工業的美
岐江公園,場地為粵中船廠舊址,占地11公頃,從1953年到1999年,粵中船廠走過了由發展壯大到消亡的歷程,它曾是中山解放后第一家工業,見證了中山工業化的進程,創造出中山工業史上的輝煌。1999年,粵中船廠由于搬遷而“流產”,輝煌了近半個世紀的粵中船廠就永遠成為歷史了。同年,岐江公園開始在粵中船廠舊址上籌建,并于2001年5月建成,至今,場內仍遺留了大型鋼架船塢、龍門吊、鐵軌、變壓器等造設備。
正如設計者所言:岐江公園,追求工業的美,生態的美,落差錯愕的美;岐江公園,追求時光,銘刻時光,并把目光投向未來的時光。目前的岐江公園很自然地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沒有圍墻,沒有隔閡,渾然天成,它以公園的形式把走過45年歷史的粵中船廠保留下來。這是中山人自己腳底下的文化,表現出一種文化的感召力,現在看岐江公園,可以讓人賞心悅目地回憶起中山的工業歷史。作為一個主題公園,岐江公園沒有中國傳統園林的影子,沒有小橋流水,而是用幾何圖形的路網,這種新的形式徹底拋棄了傳統中國園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的原則,表達了對大工業,特別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大工業的理解。
歲月經緯
1953年7月,粵中船廠建成投產。
1969年起,粵中船廠受交通部指定生產135系列柴油機,為全國船舶動力配套做配角。
1980年起,粵中船廠參與建造第一艘出口澳門航行港澳航線的新型鋼質貨柜船,該船是澳門建埠以來第一艘鋼質貨柜船。
1999年6月,粵中船廠關閉。
1999年,岐江公園在粵中船廠原址籌建,于2001年5月建成。
2002年,岐江公園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設計榮譽獎。
2003年,岐江公園獲中國建筑藝術獎。
2004年,岐江公園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
2004年,岐江公園獲中國現代優秀民族建筑綜合金獎。
撫今追昔
大凡一座城市有了水的流淌,這座城市就會變得生動起來。中山沒有例外,從北流向南的石岐河,是中山的母親河,其流淌的不僅是靈性,更流淌著中山的歷史。岐江橋橫跨在石岐河上,從孫文西路步行街出來,穿過岐江橋,向左,是西堤路,繼續往南邊走,不過一百多米,就可以看到岐江公園了。
打破傳統公園的概念
傳統的公園一般都有圍墻,但岐江公園的獨特之處就是它沒有圍墻,沒有隔閡,很自然地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岐江公園沒有小橋流水,有的只是幾何圖形的路網,這種新的形式徹底拋棄了傳統中國園林的形式章法以及西方形式美的原則,表達了對大工業,特別是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大工業的理解。
岐江公園沒有門口的概念,走進去,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鐵軌,沒錯,是鐵軌!中山目前的交通工具并沒有火車,哪來的鐵軌呢?這就是設計者特別的用意所在,鐵軌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符號,也是造船廠的重要元素,新船下水,舊船上岸,都要借助鐵軌的幫助。設計者把這段舊鐵軌保留下來,鋪上白色鵝卵石,兩邊種上雜草,制造一種懷舊的情調,提醒人們,這里曾經是歷史上顯赫一時的粵中船廠。
用鋼架構筑工業的美感
鐵軌的右側是很搶眼的紅色,在周圍一片綠色的包圍下,這紅色似乎來得有些突兀、抽象,這是一個名字叫做“紅色記憶”的裝置藝術作品,它含著一潭清水,任兩條筆直的道路直插而過,其中一條路指向“琥珀水塔”,另一條指向“骨骼水塔”。
穿過“紅盒子”,就可以看到保留下來的兩個大型鋼架船塢,經過重新修整,涂上了紅色外衣。高大的鋼架總給人很多想象,它的壯觀是那些推崇工業美感的設計師們求之不得的,它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架在水灣之上,掩映在與它多年相伴的大樹旁。
公園內還可看到遺留下來的粵中船廠的廠房及機器設備,包括龍門吊、變壓器等,它們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遺物。正如岐江公園首席設計師俞孔堅在《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中所說:“作為文物,它們都被認為毫無價值;作為廢鐵,它們論噸計價;作為景觀,它們往往離現代普通人的審美期望相距甚遠,大多不堪入目。它們是被遺棄的、卻曾經是備受寵愛的孤兒,可它們所講述的故事卻是動人而難忘的,斷墻上那殘存的標語和口號仍映著火紅與熱烈。”
剝去水泥外衣的“水塔”
往左走,見到一個幾層樓高的水塔,這是粵中船廠當年遺留下來的原型,再經過設計師別出心裁的設計而成。我們見到的是一個“骨骼水塔”,采用了所謂的“減法設計”,正如俞孔堅所說:剝去其水泥的外衣,展示給人們的是曾經徹底改變城市景觀的基本結構———線性的鋼筋和將其固定的結點,它似乎告訴人們,無論工業化的城市多么丑陋,抑或多么美麗動人,其基本結構是一樣的。
靠近岐江邊,就是歧江公園在夜晚中最美麗的景點“琥珀水塔”。本來一座五六十年歷史的水塔,再普通不過,但當它被設計者罩進一個泛著現代科技靈光的玻璃盒后,卻有了別樣的價值。同時,燈光水塔又起到引航的功能。
工業記憶仍留在舊船上
在公園中心,還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東西,那就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舊船:粵中號。原粵中船廠廠長梁學權說,這艘舊船保留下來,就是想留給人們一個關于工業化的記憶。
興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粵中船廠,是一個很強的工業化符號。據梁學權介紹,該廠是建國后中山第一個工業項目,船廠的規模從原來一百多名職工發展到后來近兩千名職工,生產方式從原來手工作業為主發展到半機械化、機械化,船廠成為廣東省級幾大船廠之一,亦列為交通系統全國百強企業之一。
走近這條舊船,可以看到船身刻有“ZC”字樣,船身原來吃水的刻度也清晰地標出來。這是一條鋼鐵結構的船,重新刷過的白色油漆掩飾不了歲月的滄桑,方向盤等部件還被完整保留下來,船的尾部,被歲月銹蝕幾個洞。
笛笛笛笛———岐江上傳來汽船的馬達聲,一條小船穿過岐江橋,漸行漸遠,但眼前的粵中船廠卻似乎從來沒有走遠,它以這種特殊的形式,保存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口述歷史
當時能到船廠開眼界,很興奮
◎講述人:蔡伯(石岐人,六十多歲)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市民都十分羨慕在粵中船廠工作的人,只要是在船廠工作,不管從事的是什么工種,都是很自豪的。在多數人看來,當時粵中船廠的員工就相當于現在的公務員角色,作為省級企業,工資待遇方面比縣級的要高,進入那里工作就如同捧了“鐵飯碗”。不少人都通過各種關系想進入船廠工作,但事實上并不容易。
我當時在中山一家食品公司工作,工作也算安穩,但還是很羨慕他們船廠的職工。后來有一次到粵中船廠學習的機會使我記憶猶新,有一年的12月份,我所在的食品公司要派我到粵中船廠學習,主要是學習柴油機等機器的維修。當時我在食品公司主要是從事發電機發電的工作,當時只要是靠柴油機發電,我們的柴油機壞了就很少人會維修,而粵中船廠擁有大量先進的維修技術,雙方領導打過招呼后,我就到船廠跟他們的師傅學習。“那時候可興奮呢,起碼有機會到粵中船廠開開眼界了。”
但可惜我去學習的時間不是很恰當,當時已經是接近年底了,來廠維修的船只很少,一般的船只都在兩三個月前就做好維修工作了。維修師傅對我說,你來得太遲了,如果是9月份左右來學習就好了,過了這個旺季,很少活干,就很難學到什么東西。在那里呆了將近一個月,最后也沒真正學到什么技術,這是非常遺憾的。
船廠曾召集工業線能手參加競賽
◎講述人:馬為民(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曾在粵中船廠工作16年)
我從1974年起在粵中船廠工作,一直到1990年,十多年間,擔任過綜合車間機械維修工人、工廠團委副書記、輪機車間領導、企管辦主任、工廠團委書記等職位。
當時的粵中船廠是中山第一家省級造船企業,不少人都想進入里面工作,后來有人調動,我才有機會調進去。最初是從普通工人做起,我是學鉗工的,技術達到7級,可以修車床。
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1978年在船廠舉行的一次技術競賽。當時我任團縣委常委、船廠團委副書記,當時組織中山工業線的能手到船廠里參加技術競賽,規模很大,共有一千多人參加。船廠作為一個基地,為工業線的技術能手搭建一個良好的技術操練平臺。這個活動在當時的工業線產生很大的影響。
80年代初,作為國有企業的粵中船廠,為了打破大鍋飯,也進行了一系列自身的改革,當時新成立了一個科技公司,我任總經理。那時候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成立新的公司要自負盈虧,自食其力,我就帶領一批技術人員,主要是靠腦力勞動,開發、研究新產品。每個技術員都是很能吃苦耐勞的,大家齊心協力,攻克各種技術難關,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的科技公司先后研制過冷凍機、筷子機等。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