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重建規劃應重視環境支撐
admin
2008-05-30
來源:景觀中國網
鄒德慈 1934年出生于上海市,195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曾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現任該院學術顧問、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兼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
鄒德慈?1934年出生于上海市,195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曾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現任該院學術顧問、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兼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委員,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環境保護部“兩委”專家。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點擊一
焦點關注?汶川大地震的感想
關鍵思路?眾志成城令人感動
記者:四川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您對此有何感想?
鄒德慈:自從四川汶川大地震以來,抗震救災已成為國家的第一要務。目前,災后安置和重建已成為工作重點。這幾天,圍繞災后重建,我已參與了若干次專家座談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也派出了7批工作組前往四川震區,參與安置和災后重建規劃。
從各種信息傳媒得知這次汶川大地震的情況,我有兩個突出感覺:一是非常震撼;二是十分感動。
這是我經歷過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唐山大地震時我在天津,也參加過天津的震后恢復重建規劃。唐山大地震強度是7.8級,汶川大地震是8級,據地震專家說:0.2級之差意味著能量大一倍;唐山大地震烈度是9~10度,而汶川大地震烈度最高達11度。從強度和烈度這兩個地震指標來看,這次汶川大地震無疑是百年來我國震害程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事實也確實如此,地震造成人員大量傷亡,災區范圍如此廣大,有的城鎮幾乎完全被摧毀,現場十分慘烈。
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溫家寶總理第一時間趕赴震區,要求救援官兵全力以赴挽救災區人民生命,關注到了每一個人;全國人民積極支持救援災區;國際上也紛紛派出救援隊。這些,都帶給人們極大的感動。令人深刻感受到在救災包括今后的恢復重建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點擊二
焦點關注?恢復和重建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思路?關注生態安全和人的安全的關系
記者:從災后重建角度來看,汶川大地震與唐山大地震有哪些不同特點?
鄒德慈:汶川大地震災害波及的地域面積大,重災區約10萬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綿陽、德陽、阿壩、廣元等6個市州;88個縣、區,1204個鄉鎮,以及農村,涉及2700多萬人。而唐山大地震受影響的區域比較集中,除唐山外,影響較大的是天津,北京的影響較小,波及的面積沒那么大。
因為汶川大地震波及的地域較大,其恢復與重建的情況也會更復雜。
記者:災后重建應首先考慮哪些因素?
鄒德慈:現在對于災區的情況正處于調查階段,還沒有足夠詳細的相關資料。但從生態環境角度來看,從這次強震帶來的后果,可以判定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是十分脆弱的。以前對此可能估計不足,包括在設防標準上不夠重視。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非常重要的依托和支撐。人們通常會對水、空氣、土地、資源等可視的環境給予重視,而忽視地質環境及其可能造成的災害對人類安全的威脅。這次強烈地震引起的塌方、泥石流,造成河流改道、河道堵塞、公路損壞、房屋倒塌。這些都是對這一區域生態環境的極大破壞,使本來脆弱的生態系統遭受更大的打擊。
地震后,我們不僅要做好城鎮和房屋的恢復,重新創造人們生活、工作的環境,更應該關注生態和環境問題,并把修復生態環境作為重要的前提和認識的基礎。例如,當前把如何消除由大地震使岷江上增加的33個堰塞湖對下游形成的威脅作為頭等大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我認為,這些市縣的恢復和重建,應從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改善上做起。應以震害調查和對災區生態環境的綜合評估為基礎來進行。要強調理性和科學。當然,人類對于自然生態的修復能力有限,但對于一些自然災害,我們可以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趨利避害。
記者:這些城市的恢復和重建應注意哪些問題?
鄒德慈:自從唐山地震以后,國家制定了地震烈度的區劃,要求建筑物抗震
設防,如6度、7度或8度。我個人認為,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應適當提高抗震標準。事實是最好的根據。這一地區已經發生過這樣的強烈地震,難以保證是否再發生。根據歷史經驗,發生過強烈地震的地區,不可麻痹,要做好防震準備,防止地震再次發生,國內外的經驗都是如此。
此外,大地震后,北川等幾個鄉鎮都需要重建,有的可能還會遷址。但面臨的困難是,周邊適合建設的平地很少,很多地方都是峽谷。我認為,城鎮遷址要慎重。要在評估論證的基礎上做出決定。一個城鎮的遷址會改變當地原來的生態環境,因此要進行評估。村鎮遷址的影響則要小一些。
恢復重建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因素,只有目光長遠,做好百年大計,才能長治久安。
點擊三
焦點關注?災后重建規劃
關鍵思路?適應生態環境變化進行整體規劃
記者:據報道,四川省綿陽市的兩級規劃、建設專家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已于近日編制完成了地震災害災后重建規劃方案。那么,您認為災后重建規劃應包括哪些內容?
鄒德慈:地震發生以后,按照中央的部署,救人是第一位的事情。現在,安置受災群眾是工作重點。除了帳篷以外,還要搭建輕型的過渡安置房。永久性住房現在還不能開始建設,很多工作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先臨時安置災民的思路是正確的,國內外的經驗都是如此。經過3~5年的過渡期,然后才能著手建設永久性的建筑。
我建議,災后規劃可以分為過渡期規劃和長遠規劃兩個階段。應急的過渡期規劃主要為安置區選址,包括場地、基礎設施配套,以及必要的保障設施,然后開始準備長遠規劃。據了解,綿陽市災后重建規劃包括3個專題:北川縣城選址、鄉鎮重建和災民臨時安置。方案估算了
災后重建規模和資金,并對北川縣城選址進行了比較研究,提出了重災鄉鎮規劃重建的基本思路。此外,還明確了災后臨時安置的原則和過渡措施,并完成了安置點功能布局規劃和安置用房的建筑方案設計。
現在,國家各部委都在制訂過渡期安置災民的相關標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開始制訂過渡期簡易房的設計標準;衛生部也在針對過渡期制訂防疫方面的標準;環境保護部的飲用水標準已經發布。防火、供水、排水、垃圾處理等相關標準的頒布實施將為災民在過渡期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恢復重建應對整個區域進行重新規劃,包括城市規劃和新農村規劃。一個個城鎮和農村,都不宜孤立地進行恢復重建。原來的布局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需要調整或改變?生態環境改變后,怎么適應新的變化進行合理規劃?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恢復重建的規劃中進行統一考慮。
應當在災害調查、科學論證、地質地理條件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的總體方案。重建規劃總體方案要包括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規劃、市場服務體系規劃、防災減災規劃等。
點擊四
焦點關注?災后重建的原則
關鍵思路?注重各部門的協調,特別應聽取環保部門建議
記者: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震后恢復重建來看,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
鄒德慈:從美國舊金山大地震和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恢復重建經驗來看,正式重建都需要一個過程。應做好地震相關調查,并作為規劃重建的重要依據。應對包括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強電、社會學、地理學、環境學、建
筑施工等方面進行有計劃的、有組織的調查研究,為災后的重建取得第一手資料。
恢復重建工作要進行科學、周密的論證,要進行地質調查,在此基礎上制定重建規劃,房子的建設要有地震設防標準。重建規劃應充分考慮當地地質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力,合理確定城鎮、工農業生產布局和建設標準。
我認為,災后重建規劃應注重各部門的協調,特別是應該聽取環保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實際上,城市規劃是一門涉及面很寬的工作,是需要在多方協調和合作基礎上完成的。
目前,災區飲用水供應、排污,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處理等問題都不容忽視,而這些問題在災后重建規劃中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點擊五
焦點關注?對今后城市規劃方面的建議
關鍵思路?城市規劃一定要做好土地適用性分析。先評估,再規劃
記者:通過這次大地震,應在城市規劃方面吸取哪些教訓?
鄒德慈:每次大的災難發生后,人們都能夠從中吸取教訓。這次大地震的情況調查結束后,也應該適時進行總結。唐山大地震之后,在總結了慘痛經驗后,我國開始實施建筑物的抗震等級標準,提高地震烈度設防,在建筑物的建設上增加了抗震方面的投入。此次大地震后,也應該吸取教訓,有所反思。
我的想法是,應在做城市規劃之前進行土地適用性分析,對所在地域進行評估和評定,其中包括地質評價。地質評價也應該是環境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現在,有些城市顯然在這方面不夠重視。
我認為,先評估、再規劃。在評估的基礎上做規劃,可以避開不利的地質條件,減少或減輕災害的危害程度。這既對城址的選擇也對城市中各類建筑的選址有重要影響。
鄒德慈如是說
地震后,我們不僅要做好城鎮和房屋的恢復,重新創造人們生活、工作的環境,更應該關注生態和環境問題,并把修復生態環境作為重要的前提和認識的基礎。
這些市縣的恢復和重建,應從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改善上做起。應以震害調查和對災區生態環境的綜合評估為基礎來進行。要強調理性和科學。當然,人類對于自然生態的修復能力有限,但對于一些自然災害,我們可以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趨利避害。
大地震后,北川等幾個鄉鎮都需要重建,有的可能還會遷址。面臨的困難是,周邊適合建設的平地很少,很多地方都是峽谷。我認為,城鎮遷址要慎重。要在評估論證的基礎上做出決定。一個城鎮的遷址會改變當地原來的生態環境,因此要進行評估。我的看法是,恢復重建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只有目光長遠,做好百年大計,才能長治久安。
值得注意的是,恢復重建應對整個區域進行重新規劃,包括城市規劃和新農村規劃。一個個城鎮和農村,都不宜孤立地進行恢復重建。原來的布局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需要調整或改變?生態環境改變后,怎么適應新的變化進行合理規劃?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恢復重建的規劃中進行統一考慮。
應當在災害調查、科學論證、地質地理條件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的總體方案。重建規劃總體方案要包括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防災減災規劃等。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