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重建和諧桃源與精神家園
admin
2007-03-23
來源:景觀中國網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我愛這土地》 俞孔堅的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我愛這土地》
俞孔堅的神情和話語,處處流露著他對于土地的熱愛與忠誠。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土地是生存的基本資源。近20年以來,城市化的發展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變遷,也改變著人們對于土地的信仰。然而,對于土地的情結是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財富,是一種歷史的遺產。它會告訴我們,這么多人口在這么少的土地上怎樣生存,怎樣發展。”
“如果我們拋掉了善待土地、熱愛土地的傳統,也就失去了信仰,沒有了根。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由于隔斷了人與土地之間的精神的聯系,城市發展中出現了大量揮霍土地和破壞大地生命的現象,這直接導致城市環境的惡化,越來越不適合人的生存。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就必須像祖祖輩輩在土地上耕耘的農民一樣珍惜和善待土地,而這就要求重建人與土地之間的精神的聯系。”
景觀設計的精髓:熱愛土地,善待土地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認為景觀設計學要傳達給學生的最精髓的東西是什么?
俞孔堅(以下簡稱“俞”):土地倫理。景觀設計師必須熱愛土地,熱愛自然。我認為,這種要求是第一位的。因為設計師只有熱愛土地,對土地心存敬意,擁有激情,才能真正建立對于土地的責任感。簡單講,就是如何善待土地的問題。
記:景觀設計遇到的問題,比如不能為生活在其中的人服務等,很多看似不是景觀本身的問題,而是社會各方面機制或者文化的問題。對此您怎么看?
俞:景觀設計不能只設計景觀的外表,它反映的是(自然、社會和文化)真實的內容,也就是隱藏在景觀背后的深層的東西。它的背后有生態的、文化的、社會的、歷史的等多個方面的含義。“景觀”這個詞,是個科學的名詞,它不只是“景”,也不只是“觀”,它的意義絕不僅是表面的東西,而在于它背后深層的功能和意義內涵。北大開設了一門景觀社會學的課程,它就主要涉及景觀背后的東西,景觀與社會的聯系,景觀對社會整體的影響,等等。
社會的價值觀、生態問題、社會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都可以體現在景觀上,景觀可以說是所有這一切自然與文化過程的綜合反映。事實上,景觀是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反映,美好、和諧的社會,必然會體現在和諧美好的景觀,“桃花源”的美麗景觀反映的是一個和諧安寧的社會理想,它的詩情畫意的美景,注解的是一個“天地-人-神”和諧的社會。
一個景觀社會越民主,對個人的價值越尊重,對平民越尊重,景觀也就越親切宜人,越和諧美麗;如果文化是封建的、集權的,體現在景觀設計上很可能就是中軸線上巨大的紀念性建筑,它只可能是對少數人的歌頌或多少數人的娛悅,而不是為大多數人的使用而設計。現代的、進步的社會的景觀應該是為每個人的。
土地與生存:走出虛假的“桃花源”
記:2004年這個時候,您曾經批評一些人陶醉于園林國粹,是不是因為您對這些“古”的東西不喜歡?
俞:也不是不喜歡。只是我認為園林只能作為文化遺產,就像故宮是古人留下來的,很好很壯麗,但它不屬于當代。我所謂的“陶醉于傳統園林”是指有人喜歡用傳統園林的形式和傳統的手法來解決當代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不可行的。對于遺產,我們要保護,但不要再去建造這樣的建筑,再造這樣的園林了,因為當代的社會有當代的景觀,當代的問題需要有當代的解決途徑。
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國傳統的園林只是“虛假的桃花源”。它們大多是僅供觀賞,而并沒有任何生產能力,生態服務功能也很差,根本無法解決現實社會的生存危機。況且,現在一些人為了建造這樣的園林,不惜耗費大量的資源去破壞真實的挑花源。可見,現代的景觀必須回到真實的“生存藝術”中,用最簡單的技術和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豐收。也只有回到真實的桃花源,才能解決我們面臨的生存危機。
土地與審美:為不重蹈歐美覆轍奔走呼告?
記:有人說,事情不發展到最壞的地步就沒有好轉的可能,而我們今天的景觀也正在重復歐美一些城市在100年前走過的路,您對阻止這個過程有信心么?
俞:我們正在努力喚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應該說,我們這幾年已經喚起了一些決策者的注意,比如2004年2月建設部等四部委就發布了《關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設中脫離實際的寬馬路、大廣場建設的通知》,這就是專家們呼吁和宣教工作的直接結果;又比如,我們近十年來呼吁、并通過實踐工程來反對城市河道的渠化、硬化工程,最近也得到了社會和主管部門的關注,并在往生態化的雨洪管理方面發展;再比如,我在回國后就大力提倡“野草之美”,反對因為要建花壇、人工綠地而鋤掉野草,北京市最近已經正式在提倡野草的種植。我認為,一個國家越是文明和發達,就越知道“平常”的重要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國家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青春時期”,還是更多注重表面和非常的驚喜。
但是,我們的建議在慢慢地被整個社會接受,被決策者所采納。我也一直在批判“城市化妝”和“城市美化運動”,現在中央提倡建立節約型社會,強調可持續發展,反對鋪張浪費。由此可見,很多和我一樣的專業人員、專家學者通過媒體和社會輿論傳達給社會的一些知識和建議,可以被決策者所接受,所以我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有信心的。
土地與理想:對土地的熱愛是力量的源泉
記:您所倡導的景觀設計的理念是創造“天地-人-神”的和諧,您所指的“神”是什么?
俞:“神”是講人的信仰,其中最基本的是對土地的歸屬感和認同。在這里,我所強調是人與土地之間(重新)建立一種精神的聯系。“神”是人類精神的寄托。人是需要有信仰的,人對土地的信仰又是最基本的。中國農業社會經歷了幾千年,土地是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資源,人們特別是農民,對于土地的信仰和依賴是一直存在的。但現代的城市化進程使很多人丟掉了對于土地的信仰,這也是社會信仰缺失的一個方面。之所以要提神,是因為我認為人還是需要一種信仰,作為一種精神上的依賴和寄托。和諧社會是需要有信仰的。
記:在以往媒體對您的報道中,見到最多的就是“理想”這個詞了,那么您理想中的城市是什么樣子?又是什么支持著您不斷追尋自己的理想呢?
俞:我想,應該是“天地-人-神”和諧的城市。
我所追求的理想說得大一點,是為我的民族、為國家保護和設計秀美的山川大地,而支持我去實現理想的最基本的力量還是對于土地的情感。我對于土地的信仰,跟我從小的成長經歷有關。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土地是最基本的資源。中國只擁有全世界7%的土地資源,而要維持世界21%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人民對于土地的信仰、人與土地的精神的聯系應該是最基本的聯系、最基本的信仰。而現在,我們需要重建這種聯系。比如,如何節約土地、善待土地,對土地如何審美,如何尊敬和愛戴土地,這是現代景觀設計的核心問題。中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必須抓住這個核心。其次,還有我的專業理想。因為有了這兩點,我選擇了回國創業。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