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兩河四岸景觀整治修復工程項目
(豐興隆橋頭公園示范段)
依據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和豐興隆生態公園面臨的水資源、水環境與水安全的問題,建立海綿城市專項系統,使其成為全省全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標志性項目,為三亞市民與來訪游客提供游玩休憩之地。
項目信息
委 托 方:三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設計單位:Wasser Hannover GmbH(德國漢諾威水有限公司) &中規院
完成時間:2016年10月
設計說明
豐興隆橋頭公園位于三亞市臨春河畔,緊鄰市中心,屬于三亞市城市形象重要之地,也是市民和游客未來重要的生活休閑之地。
我司依據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和豐興隆生態公園面臨的水資源、水環境與水安全的問題,建立海綿城市專項系統,使其成為全省全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標志性項目,為三亞市民與來訪游客提供游玩休憩之地。
該項目結合周邊現狀情況,充分考慮豐興隆項目本身需求,并增加豐興隆橋頭公園的對周邊小區的作用和影響,將海綿城市的分散式處理措施(即小海綿)、集中處理措施(即大海綿)與水資源(雨水與中水)利用與水質保障系統相結合,綜合考慮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各項措施,在達到海綿城市設計指標和要求的同時,減少對于飲用水源的依賴,并提供優秀的水景水質。
豐興隆橋頭公園海綿城市系統由三大板塊組成
小海綿:中規院設計
豐興隆橋頭公園的雨水通過在道路或廣場旁的低洼地帶設置的植草溝和雨水花園收集凈化滲透,一部分雨水緩慢的排入凈化系統和湖體中,一部分排入生態濾池系統進行再次凈化,達到錯峰減排和水質凈化的作用。
項目概述
本工程為三亞市兩河四岸豐興隆生態公園設計,設計區域內屋面、道路、廣場的初期雨水必須經過處理,不得進行棄流排放。初期徑流污染控制厚度:建筑屋面2mm,廣場3.5mm。
設計理念
設計紅線范圍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70%(三亞全市平均控制率60%),降雨量35.4mm及以下不外排。
(1)游客服務建筑屋面建設屋頂花園,道路、廣場徑流雨水通過相應的生物滯留、除污、下滲設施(雨水花園、下凹綠地)等首先對初期雨水的污染物進行凈化降解,改善初期雨水水質;將下滲雨水通過相應的雨水多孔管收集至相應的調蓄池進行雨水資源化利用。
(2)現狀綠地內雨水通過生態草溝收集匯入相應的雨水花園和下凹綠地內進行入滲,補充地下水。
(3)雨水花園和下凹綠地超量雨水通過相應的雨水口收集后或就近排入下游水系,或排入新建雨水管網,排入橋下雨水花園,經過入滲、凈化后超量雨水再溢流至下游水系中。
單項設施介紹
本工程主要采用的低影響開發設施有:綠色屋頂、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生態草溝、植被緩沖帶、透水鋪裝、蓄水模塊等。
(1)綠色屋頂:在游客服務中心建筑屋頂設計花園式綠色屋頂。可有效減少游客服務中心屋面徑流總量和徑流污染負荷,具有節能減排的作用。
(2)下凹綠地:公園內在場地開敞的低洼地設置多處下凹綠地。下凹綠地是指具有
一定調蓄容積且低于周邊鋪砌地面或道路的用于調蓄和凈化徑流雨水的綠地。
(3)雨水花園:雨水花園設置在公園內地勢低洼的開敞區域,通過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統蓄滲、凈化徑流雨水,具有一定的調蓄容積。雨水花園形式多樣、適用區域廣、易于景觀結合,徑流控制效果好。
(4)生態草溝:沿公園內道路兩側設置生態草溝。生態草溝是指種有植被的地表溝渠,可收集、輸送和排放徑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作用,可用于銜接其他各低影響開發設施和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
(5)植被緩沖帶:沿公園內景觀水系兩側設置植被緩沖帶,即生態駁岸。利用植被攔截及土壤下滲作用減緩地表徑流流速,并去除徑流中的部分污染物。
(6)透水鋪裝:公園內廣場、荷載較小的園路等采用透水鋪裝,通過相應的透水基質將雨水滲透至地下,有效減小地表徑流。可補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減和雨水凈化作用。
(7)蓄水模塊:在公園草坪劇場設置一處蓄水模塊,蓄水模塊具有雨水儲存功能,用來收集徑流后的雨水,同時也具有削減峰值流量的作用。蓄水模塊節省占地、雨水管渠易于接入、儲存水量大,雨水可回用于公園內綠化噴灌系統。
大海綿:Wasser Hannover GmbH(德國漢諾威水有限公司)設計
大海綿:德國漢諾威水有限公司設計
做為三亞市中心不可多得的綠地。豐興隆橋頭公園也將周邊小區(如榆亞新村、濱河城市花園、君恒雅居、怡景灣等,近32公頃,它們今后也應依據海綿城市進行改造)排入市政的雨水納入體系,經過凈化后排入湖體進行調蓄,然后外排。
周邊小區的雨水通過市政雨水管網,首先接入本項目范圍內的地下雨水分流設施B1。在降雨過程中,污染較為嚴重的初期徑流雨水在地下雨水調蓄池B2中被截流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并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在完成初期雨水截流后,溢流入沉淀池B3的雨水在完成沉淀后通過兩個水泵排入兩級生態濾池中進行處理。第一階生態濾池R1和R2對雨水進行處理后,排出的凈化雨水進入R3進行第二次處理,完成凈化后后排入水系。在大降雨情況下,污染量較低的雨水通過分流設施B1溢流入橋下敞開式調蓄池B4中,通過水平生態濾池R4凈化后,雨水排入水系。
水系具有調蓄功能,當位于南部的湖體超過設計水位(2.7米)時,雨水會通過南端限流口排至三亞東河,以保證園區安全。該大海綿系統做到了對周邊市政雨水的凈化、調蓄并削峰減排,大大降低了原有市政雨水管對三亞河道的污染和在洪峰季節排洪壓力。
水資源(雨水與中水)利用與水質保障系統:Wasser Hannover GmbH(德國漢諾威水有限公司)
水資源利用與水質保障系統:德國漢諾威水有限公司
水質目標:水景水質直接影響公園體驗,因此該項目水質目標定為地表二類水質(大部分參數)。
雨水與中水的水資源利用:
豐興隆橋頭公園不僅能凈化達到海綿城市的要求,并且通過建立完整凈化循環系統將水系保持長期高質量水平。由于三亞的特殊氣候條件特征,全年降雨量分配不均勻。在降雨豐沛的季節,海綿城市系統利用收集的雨水對水系和灌溉進行補給;在雨水量不能滿足水系補水和灌溉用水量要求的時候,通過接入中水,并由系統生態濾池凈化處理,來完成對水系補水和綠地灌溉需求。
水質保障系統:
水系水經由項目南部駁岸過濾系統過濾,通過循環泵(140l/s)循環入北部不同設施。
一部分水通過兩除磷池凈化處理,一部分水送至北部泉眼,形成水景和溪流疊水,一部分送入三個湖灣,水自北向南再次匯流入駁岸過濾系統,保證了水系流動性,并完成循環。
通過三大系統建立與相互融合并結合入周邊景觀建筑設計,使該項目達到本身海綿城市指標,并做為大海綿為周邊區域雨水提供調蓄削峰減排凈化之效,同時結合三亞典型雨季旱季區分明顯的特征,以雨水補給為主結合中水凈化回用,為城市公園打造了生態修復型、資源節約型的典范。
景觀中國出品
策劃:馬 哲
設計:馮 超
E-mail:news@landscape.cn
編輯部:010-62747825
廣告合作:010-827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