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2018年9月20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與中國昆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園林與昆曲”展覽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開幕,展覽為期2個月。敬請您在優美的園林環境中領略昆曲的藝術成就與魅力。
昆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享有“百戲之祖”的美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同為中華優秀傳統藝術,中國園林與昆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唱相和,相伴相生。
本次展覽將通過三個部分講述昆曲及其與園林的聯系,同時,通過本次展覽進一步宣傳推介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公眾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增強傳統文化的自信。
百戲之祖 留韻綿長
昆曲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最早發源于江蘇昆山一帶,起初的名稱叫昆山腔。明朝中葉,經過當時著名藝人魏良輔、梁辰魚等人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將昆山腔的演唱方法進一步完善,保留了昆山腔原有的連綿悠長的特點,又融入了北曲曲調中豪放蕩氣的特點,很快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成為流行一時的“時曲”。
油畫《魏良輔》王勉畫
明萬歷至清乾隆年間,是昆曲在中國最為輝煌的“盛世”,無論是戲曲表演還是戲劇創作,都使得昆曲登上了時代藝術的巔峰,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傳奇。延續了二百年之久的蘇州虎丘山中秋曲會,可謂是家家門戶開,戶戶傾巢出,小巷人如潺潺流水,大街滿似潮水奔湍,充分展現了昆曲無窮的藝術魅力。
虎丘曲會盛景圖(曾平)畫
曲苑蘭香 游園尋夢
戲曲與園林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存在著共通的審美藝術追求,咫尺之地,別有乾坤。由于園林本身優美的環境和游憩功能,不僅激發了戲曲創作的靈感,還為昆曲演出提供了理想場所,在許多歷史名園中都曾有昆曲雅集的故事。
昆曲和園林藝術都反映了人們的藝術生活和人居理想,很多昆曲經典作品都離不開園林內容,園林也成為戲曲創作的源泉和表演的舞臺,作為一種理想的載體也成為推動故事發生的重要內容。
《牡丹亭》劇照
昆曲婉轉唱詞里的水榭樓閣、碧葉流光,或姹紫嫣紅,或斷壁殘垣,緩緩繪出故事里意境與現實里的實景,園境與曲境完美契合,匯成昆曲與園林共生的活力與美好。
經典傳承 前緣再續
18世紀后期,由于地方戲興起,而昆曲過于文雅和繁難,加之創作乏力,昆曲便呈衰落趨勢,直到現在又重獲新生。時代變了,但昆曲的傳統不變,香火不斷,歷久彌新,它的藝術精髓依然是那么高雅,旋律依然那么悠揚動聽。
《浣紗記》劇照
園林和昆曲相伴相生,豐富了中國傳統人居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昆曲作為傳統戲曲中的藝術珍品,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特征和審美原則,而園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傳統文化中占著重要地位,成為東方文明的有力象征,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和諧之美,是中國美的盛情綻放。
開館時間:9:00-17:00 15:30停止入館
*園博館已實行實名制入館,請您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入館參觀(學生請攜帶學生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