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倡導自然生態型道路綠化

member 2009-10-14 來源:景觀中國網
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倡導自然生態型道路綠化

  正如《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說到的那樣:“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也就有生氣;街道顯得沉悶,城市也就沉悶。” 


  街道不僅僅是連接兩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們公共生活的舞臺,是一個城市人文素養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延續變遷的載體和見證,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構成區域文化表象背后的靈魂要素。因此,加強道路建設,講究道路空間的藝術設計,追求“骨架”與整體的平衡和諧,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的有效途徑。 


  再者,隨著城市高樓林立,工業發展迅速,交通污染嚴重,道路擁堵常見,長期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對于自然清新的交通環境的渴望越來越渴望。創造環境優美的道路綠化,不僅可以起到防眩光、緩解駕車疲勞、調節情緒等作用,更可以帶動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各方面的因素,導致很多道路綠化設計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清新環境的渴望。不能更好的帶來生態上的收益。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花了很大力氣卻得不到預想中的效果呢? 


  道路綠化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 


  a.忽視綠化與地下管網、架空線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網的地段盲目栽植大型喬灌木,結果使得植物生長勢減弱,甚至因根系無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養分而死亡;在有架空電線的下面盲目栽植白楊、垂柳等大型喬木,因產生樹線矛盾不得不疏枝,不僅影響了美觀,更嚴重的是大風季節,因疏枝不及時,造成線路中斷,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危害。 


  b.片面的強調綠化,忽視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樹型不緊湊的灌木,影響步行或者騎車;較狹窄的分車帶上密植大量的喬灌木,阻擋了行車的視線。 


  c.設計形式單調且過于封閉。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沒有特色、毫無創意、缺乏生機與活力。 


  d.盲目選用外來植物品種。只顧眼前的效果,不考慮長遠利益。選用未經引種馴化的外來植物品種,結果不適應當地生態環境而逐漸死亡。不但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影響綠化整體效果。 


  以上羅列的僅為常見的道路綠化設計誤區,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倡導生態型綠化,使我們的綠化設計成為“可持續景觀設計”是每一個綠化工作者應該學習及努力的目標。 


  如何在我們的設計作品中,巧妙地把自然景觀、綠化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通過巧妙地構思,樹立城市景觀形象,體現地方特色,具有獨特地綠化景觀效果,并體現節約型園林地思想,將是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地論題。 


  1.自然生態型道路綠化的概述 


  1.1 自然生態型綠化的概念 


  廣義上說,自然生態型綠化是設計中遵循景觀生態學的原理,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科學的地形設計,適當的水體營造,人工模擬自然植物群落,從而營造出的自然的綠化配置模式。 


  狹義而言,自然生態型綠化是以植物造景為主,木本植物為骨干,由喬木、灌木、草本、地被等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綜合而成的結構合理、功能協調、自然控制的綠化配置模式。 


  1.2 自然生態型綠化設計的特點 


  自然生態型綠化即是自然控制的一種綠化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節約型園林的理念。所謂的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財政撥款、選擇對周圍生態環境最少干擾的綠化模式”。廣義地講,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就是生態化的城市綠地,也是可持續的綠地。因此,自然生態型綠化設計可稱為可持續景觀設計或生態設計。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2.1結構的合理性  結構的合理性包括綠地空間結構的合理性以及生態系統結構的合理性。比如水體與綠地的比例、節點的控制、鄉土樹種的比例、常綠與落葉的比例等。 


  1.2.2功能的全面性  自然生態型綠化設計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景觀設計或生態設計,其最終目的以營造一個人、建筑、社區、城市以及人類生活和諧共處的環境,因此設計時應該考慮滿足游憩、休閑、生態、不同人群的需要、動物和植物的需要等多樣化的功能。 


  1.2.3關系的協調性  自然型生態綠化設計不僅僅考慮景觀的功能與形式,更應該協調所有設計要素的關系。包括植物種類間、植物與水體、地形以及周邊環境的關系,營造一種和諧的城市景觀。 


  1.2.4植物配置的生態性  自然生態型綠化設計首先必須從植物選材與配置上入手。設計師應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學特性,根據立地條件合理選擇植物品種。植物配置以及群落的營造應遵循互惠共生的原則從植物的形態、色彩、質地以及疏密程度充分考慮,形成異質性強,多層次,立體化的多樣性植物景觀。 


  1.2.5景觀的多樣性  設計中追求綠化景觀完全融合到自然環境中,其層次變化,并非是喬木、灌木的簡單組合,也并非是各種植物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地簡單排列在公路的兩旁、而是更注重自然界大范圍內的綠化空間,以體現自然界植物生長特性。 

[NextPage]

  1.2.6管護的自然性  養護管理是確保設計效果以及體現生態效應最關鍵的一環。自然生態型綠化設計不僅僅考慮平面布局與三維的景觀效果,還應該考慮如何減少養護成本,包括修剪、灌溉及病蟲害的防治等多方面的控制。 


  1.3自然生態型道路綠化設計的基本原理 


  城市道路作為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三大空間(交通空間、建筑空間、開放空間)之一,它最直接地反映了城市的總體面貌和獨特個性,是人們了解一個城市、感覺城市景觀特色與城市風情的重要窗口。 


  自然生態型道路綠化設計就是通過綠化配置與設計,對道路環境進行再創造,將綠色引入道路空間,以“運用多種鄉土植物,適量理水,創造不同生態景觀”為宗旨,改變傳統道路綠地單一的“線”的處理,變“線”為“帶”,形成“花葉相映、林溪相間、層次豐富、尺度適宜、景觀有序”的城市廊道景觀。 


  2.文化底蘊的的重要性 


  有了一些基本地設計理念與構思框架,要使得我們地生態型道路設計不僅具有生態性,更有其獨特地魅力與城市面貌,我們需要更多地考慮為設計添加更多地內涵、文化底蘊。 


  可以考慮將生態、自然、人文為主線,串聯起整條大道,體現當地人們地精神風貌,樹立獨特地城市景象。 


  3.綠化景觀的定位與模式的創新 


  有了這些理念上地“創新”,我們還需要在傳統地綠化布置與植物品種選擇上做以一些改進與大膽地創新。 


  我們模擬一條道路:一條連接兩地地重要通道,全長20公里,道路設計等級為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其中中央隔離帶寬10米,主車道寬12.25米,機非隔離帶寬2.5米,輔道寬5米。 


  以這條模擬道為例,我們對其進行綠化布置與植物品種選擇的闡述。 


  3.1綠化景觀定位 


  綠化景觀定位包括自然生態、梯度控制和動態發展。 


  3.1.1自然生態是指人工模擬地帶性自然群落,形成自然、野趣的鄉土景觀和適度人為控制的特色人文景觀。 


  3.1.2梯度控制是指尊重道路綠化的特性,從道路中心向兩側綠帶形成自然度和控制度的梯度變化。 


  3.1.3動態發展是指發揮植物的潛在價值,結合自然野趣的景觀塑造,通過人工干預和自然發育過程的協同作用,逐步營造階段性的獨特植物景觀。 


  3.2 模式創新 


  3.2.1  30米綠化模式 


  3.2.1.1林溪相間型 


  林溪相間型適用在地勢低洼或沿途較長距離有河塘的地段,設計以相對開闊的水面為主,適當的堆造緩坡,通過植物的高低、色彩及不同特性的配置組合,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景觀空間開閉有度,呈現幽深靜寂的林溪風光。在林冠線處理上考慮與城市背景的融合、襯托,高低錯落、起伏起落、虛實相合、開合有致,使路內外的景觀相互融合。主要基調樹種有:墨西哥落羽杉、垂柳、合歡、木芙蓉、苦楝、烏桕。特色樹種有:垂絲海棠、慈孝竹、馬褂木、黃山欒樹、青楓、雞爪槭。 

[NextPage]

  3.2.1.2生態片林型 


  綠地外緣形式以弧線為主,簡潔流暢,富有韻律,植物成片呈斑塊配置,色彩對比明顯,斑塊之間相互滲透咬合,形成復層結構植物群落,構成一個和諧、穩定、健康的具有生態效益的植被系統,創造出生動的綠色生態景觀,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場所和食物源,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綠化和相應的生態功能。主要基調樹種有:香樟、女貞、雪松、無患子、木芙蓉。特色樹種有:銀杏、青桐、重陽木、國槐、紅花刺槐、三角楓、紫花泡桐。 


  3.2.2  10米及2.5米綠化模式 


  中央隔離帶寬10米,由于位于兩條快車道中間,受汽車行駛產生的尾氣、灰塵等因素影響,植物的生長條件較差。設計時從整條道路的景觀效果出發,同時考慮到后期的養護管理及防眩光等因素,采用了銀杏、樸樹、櫸樹,配合使用梅樁、花石榴等果樹,適當點綴球類植物。并以觀花植物帶、觀花植物帶勾勒出整潔、流暢的線型,整個組合大氣富有韻律。 


  機非隔離帶寬2.5米,植物的生長條件也比較差。設計時選擇了國槐作為行道樹,該樹生長較穩定,樹形優美,抗性較強。 


  3.3.植物品種的選擇 


  道路綠化的基地現狀大多為回填土,表面覆蓋綠化土層較薄,總體土質不理想。設計時需要通過植物品種的選擇和對局部土壤的改良,來營造理想的植物景觀和生態環境。樹種基以抗性強,有一定自然控制力的鄉土樹種為主,減少一定的養護量。主要品種包括: 


  1)喬木  喬木包括雪松、濕地松、蜀檜柏、羅漢松、廣玉蘭、墨西哥落羽杉、水杉、中山杉、香樟、女貞、金合歡、竹類、無患子、柿樹、垂柳、銀杏、黃山欒樹、馬褂木、臭椿、苦楝、喜樹、國槐、金枝槐、紫花泡桐、南酸棗、烏桕、合歡等。 


   2)灌木  灌木包括梅花、桂花、枇杷、木芙蓉、紅葉李、垂絲海棠、木槿、紫荊、紫薇、花石榴 


  3)地被  地被包括八角金盤、金絲桃、傘房決明、迎春、黃馨、絲蘭、熊掌木、匍枝亮綠忍冬、闊葉十大功勞、小葉梔子、大花六道木、錦帶花、石蒜、繡線菊、美人蕉、虎耳草、鳶尾、蔥蘭、二月蘭等。 


  大量的色葉植物和蜜源類植物,不僅可以創造良好的景觀效果,還可為鳥類等動物提供食源,有利于逐步形成理想的生態群落。 


  4.結語 


  總而言之,一個理想的自然生態型道路綠化設計是綜合了結構的合理性、功能的全面性、關系的協調性、植物配置的生態性、景觀的多樣性及管護的自然性等六個原則,從而營造出令人賞心悅目、有特色、有創意、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成功道路綠化設計典范。我們期待著越來越多成功的道路綠化在我們身邊出現,讓我們的城市功能更完善,讓我們的城市品味更獨特,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讓我們一起努力! 


  【參考文獻】: 


  [1] 林俊英.曾鼎承 自然生態的道路綠化設計-以深圳市濱海大道景觀設計為例城市干道綠化的幾個問題[A].中國園林,2006(1):70-72. 


  [2] 俞孔堅《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中國園林2001(6):3-11[6]Newton,N.T., 


  [3] 王浩.谷康.孫新旺.陳蓉.金曉雯.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規劃.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4: 132 


  [4] 王浩.谷康.孫新旺.陳蓉.金曉雯.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規劃.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4: 51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男朋友吃我的妹妹怎么办呢| 久久久xxxx|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一个色综合导航|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国产精品四色| 亚洲精品视频区| 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欧美帅老头oldmangay|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香蕉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一卡2卡3卡无卡免费|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小视频|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在人间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娇BBB搡BBBB揉BBBB|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真实乱系列2孕妇|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