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沈陽建筑大學新校園設計是中國景觀設計領域的一項真正創新之作——它在中國社會結構不斷加寬的裂縫上架起了一座橋梁。農業是中國社會最根本的特征之一,然而近25年的經濟繁榮使人們的關注逐漸背離農業:大學生夢想著建立新的公司,企業家成為了心目中的英雄。雖然仍有數億農民依靠土地生活,然而在年輕人的認識里,農民是不受重視和尊敬的群體。任何喚起和提高學生對農業文明的認識的嘗試都與現代主流媒體、全球化以及普遍的價值取向相違背。
當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第一家民營景觀規劃設計公司)和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剛接手沈陽建筑大學校園設計項目的時候,他們就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設計團隊把校園設計看作是通過景觀設計連接學生和可能被他們忽視的社會層面的契機。因此這一校園設計的優點和缺點能夠充分表達景觀設計在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項目于2002年開始,校方要求景觀和建筑的主體部分在一年內完成,趕在2003年秋季開學之前竣工,因此時間十分緊迫。不僅如此,當“土人”參與該項目時,校園的建筑設計和320,000平方米的建筑物的施工已經接近完成,并且花去了基建預算的絕大部分,因而用于環境建設的經費奇缺,這是景觀設計團隊面臨的又一項挑戰。盡管這種情況時常出現,但它使得景觀設計師力圖超越單純美化角色的理想更加難以實現。景觀設計師試圖在沈陽建筑大學校園規劃中實現更大的抱負,并且在上述約束條件下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會員、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成功地說服了委托方,而使用稻田作為校園整體設計的主要組織元素。他同時堅持在校園內創造一片區域,將場地現有農田保留,延續其生產性景觀的功能。作為遼寧省省會的沈陽市,不僅是重要的汽車制造中心,也是一種在中國享有盛譽的東北稻的產地。俞孔堅在這個校園規劃中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創造高質量的教育環境,二是將傳統農業環境的要素融合到設計中,使之成為農業在中國社會歷史和現今地位的象征和提示。在此目標下誕生的稻田景觀不僅僅是場地文脈的象征,也是一塊能夠為校園提供糧食的具有實用功能的土地。
項目設計
稻田景觀區域坐落在校園的西南角,占地約3公頃(7英畝),而校園總面積約81公頃(200英畝)。我分別于3月和7月下旬參觀了這一項目。兩次參觀場地所呈現的景色迥然不同。
當我于早春時節參觀時,場地呈現出的景色就如同一幅由不同深淺色調的泥土所構成的素描畫。稻田處于規則的格網中,淺色的稻茬和寬闊的深色土壤形成對比:這給了我強烈的第一印象。這時水稻還未出苗;清晨,整個區域被一層薄雪所覆蓋。同時,路網和農田的強烈視覺對比也給與我深刻的印象。盡管這是一張棕色調的素描,但是田野也透露了即將到來到的蔥翠季節的些許信息。
除了第一印象之外,在場地內的體驗不免顯得缺乏變化。在靠近稻田的教室和屋頂上觀看到的景色有驚人的美妙效果,但是在場地中欣賞時卻不會那么令人興奮。
七月稻田的蔥翠景象使人聯想到在校園下的這片土壤的富饒。至少有四類作物分散種植在田野中。除了水稻之外,還種植有大豆、茄子、四季豆、生菜、西紅柿和南瓜等。所有這些蔬菜都會供應給校園食堂。
在這一天的晚些時候,我又一次參觀了稻田。稻田中生長著活蹦亂跳的青蛙和昆蟲。學校的官員提示我:稻田已經成為了青蛙、淡水蟹以及一些昆蟲的棲息地。與田地里的農作物一樣,這些螃蟹和青蛙也會被捕撈,它們在尊貴領導參觀校園時將成為宴席上的特殊菜肴。
校園的稻田中不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一部分因為當地農民長期以來允許青蛙生長在稻田里,而除草劑或殺蟲劑的使用會減少青蛙的數量。除了青蛙之外,也在稻田中養殖泥鰍。泥鰍以蚊子的幼蟲為食,因此遏制了稻田在泥濘季節時蚊子的繁衍。
穿越于稻田的路網系統使參觀者可以方便地接近莊稼。路網由寬3.6米(12英尺)的主要步行路和與其相交的寬0.9米(3英尺)小徑組成。狹窄、縱橫交錯的混凝土小徑使人們直接到達農田。主要步行路由淺色花崗巖鋪成。花崗巖和混凝土路網與其周圍翠綠的稻田形成了強有力的對比。
學校雇用當地農民來從事農田的日常管理。學生和教員也在兩個主要校園節日期間參加農業生產活動。每年五月中旬的第一個周六被學校管理者指定為插秧節。學生和教員們會在這一天到田地里插秧,然后舉行慶祝活動。每年十月最后的一個周六是與插秧節類似的收割節。學校的管理者創辦這些節日是為了要提高學生對于農業生產和農業文化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們對于農業的尊敬。這些活動主要用來增進學生對本地和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的了解。
學生和教員對設計的印象
當我第二次參觀沈陽建筑大學的時候,我分別同建筑與規劃學院的教員和學生進行了非正式會談。
教員們認為將稻田景觀引入校園的理念是非傳統的校園設計形式;他們為校園的獨特個性而感到自豪。他們指出這一設計引起了全國各地的學生的注意,有助于提升學校的良好聲譽。與單純裝飾功能景觀相對,具有農田示范作用和實用功能的大田稻作景觀被管理者認作是設計的創新之處。教師們認為該校園設計有助于促使學生們在設計中融入創新的生態思想。
教員們對設計也有一些批評。他們指出景觀規劃很明顯是在建筑建成之后。他們認為基本的景觀設計理念是好的,但是在不同的開放空間中缺乏足夠的視覺變化,而且,由于校園管理問題,建筑和景觀之間的聯系不夠,除了獲獎的稻田景觀區域外,校園內的大部分開放空間都是庭院,通往這些庭院的通道因管理需要被鎖住,所以不能被學生和老師使用。這類因為管理不到位而使設計意圖得不到體現的顯現在中國實在是太平常了。這種以保護設施的目的而損害使用功能的管理行為成為了批評的主要對象。
學生們給予了稻田景觀很高的評價,但指出稻田的地點距離教學樓太遠。學生們喜歡從教室中看到農田的景色,并表示會在閑暇時到田地里散步游覽。然而,他們認為稻田所表達的主題在校園的其它部分沒有很好的體現——特別是庭院。他們非常介意庭院不能進入的管理問題,并認為如果庭院能夠開放為休息和學習場所,那么設計將得到更好的體現。
學生們非常欣賞那些由新的農業景觀創造出的生物棲息地。一些來自農村的學生也提出校園中的稻田和真實的稻田并不是完全相同,他們把這些農業景觀看作是對農田理想的再創作。然而,即使是這些來自農村的學生也十分贊同稻田景觀對于提高同學們對于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的認識起到了重要作用。
項目完成的情況不可避免地受管理等因素的限制。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設計榮譽獎的這塊優雅的稻田只占校園的一小部分。這一獎項證明了景觀設計的力量:稻田景觀在校園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不僅為學校的餐桌提供食物,也是重要校園節日最吸引人的特征。
這個項目最引人注意的特征不是來自于其設計的成功,而來自于設計師的遠見以及他們意識到大學校園是在個人成長關鍵時期對其思想形成具有深遠影響的特殊場所。
項目貢獻者:
委托方:沈陽建筑大學校長和黨委書記張福昌,副校長王寶令,建筑學院原院長陳伯超等
設計單位: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
設計團隊:俞孔堅、凌世紅、龍翔、韓曉曄、王大偉、韓毅
作者介紹:
Mary G. Padua: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國際會員,香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MGP事務所首席設計師
注:該文為Touching The Good Earth——An innovative campus design reconnects students to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scapes一文的翻譯稿!
翻譯者介紹:
王思思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