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1、基于景觀規劃設計實效性的思考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對美化城市環境、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具有積極的意義。這個意義應該基于景觀規劃設計的實效性,包括景觀規劃設計的質量及其可操作性。就此而言,現實中存在著許多無意義的景觀規劃設計,其表現形式如下:
(1)非系統的工作模式。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的思路和內容僅局限在規劃用地紅線范圍內,追求的只是該范圍內的景觀效應與目標,至于對該范圍與其他范圍的景觀的關系如何、該范圍景觀在城市范圍甚至在更大地區范圍的景觀效應和目標該是什么等問題通常很少思考甚至不思考。這種非系統工作的模式勢必導致景觀的質量低下、雷同及景觀系統紊亂,因為它有悖于系統優化法則。
“全體大于局部的總和”(亞里士多德語)是系統優化法則的核心,“全體”不是“局部”的簡單疊加,而是“局部”組合的優化效應。就城市景觀而言,“全體”(城市環境質量、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等的系統)的優化遠遠高于“局部”(景觀個體、城市地段景觀)的優化。因子的優化不等于子系統的優化,子系統的優化不等于系統的優化;子系統的優化有賴于因子的優化組合,系統的優化有賴于子系統的優化組合,這種優化組合要求因子和因子之間、子系統和子系統之間建立良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關系。非系統的景觀規劃設計只是尋求子系統的優化,而沒有考慮與其他子系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關系,即子系統組合的優化效應,而這種“非系統”工作模式必然導致“非優化”的規劃設計成果。
(2)“無選擇”“靜態”的成果。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成果的形式往往都是一套漂亮的圖紙和圖冊,具體說是一套沒有選擇的靜態的具象圖式成果。比如街道景觀規劃設計,通常是在一條數百米或幾公里長的街道中,將所有景觀尤其是建筑景觀都非常具體地“肯定”在“街景立面”中。與此相同的有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城市入口景觀規劃設計、城市道路交叉口地段景觀規劃設計等。毫無疑問,這樣的景觀規劃設計成果只能是“振奮人心”的“宣傳”品,然而要不走樣地實施這樣的景觀方案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其理由很簡單,這種成果既不符合景觀動態生成的客觀規律,也不符合景觀審美標準多樣性要求,更不利于規劃成果的實施管理。就街道景觀而言,其一,不能保證道路兩側的用地性質在景觀方案實施過程中不發生改變,一旦改變,建筑的功能性質隨之改變,則建筑景觀就要發生改變;其二,景觀師或規劃師形成的群體建筑的景觀審美價值只能體現在整體組合效應上,而不能取代由建筑師創作的單體建筑景觀審美價值,即便建筑師參與了街道景觀規劃設計,其作品也不能取代實施中由業主委托的其他建筑師的實際作品;其三,作為城市建設系統的子系統,城市景觀建設的可變性和復雜性不亞于其他建設。城市景觀建設管理的中心任務是把握景觀整體效應,包括輪廓線、形體組合、風格、色彩、材料、重點或標志景觀及由這些審美元素共同表達的審美特質等。其管理依據自然應該是能夠把握這些要素的屬于控制性的景觀規劃設計成果,而不是不能適應變化、沒有可選擇性的實施性成果。
以上分析的景觀規劃設計“三非”(非系統、非選擇、非控制性)模式和成果是當前景觀規劃設計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佛山市入口景觀規劃設計“三優”策略
2002年末,國務院批準了佛山市的行政區劃調整,撤消了其原代管的四個縣級市及原佛山市城區和石灣區,成立了行政統一的大佛山市。在經營城市的理念下,為提升大佛山城市形象,新佛山市委、市政府要求對佛山城市入口進行景觀整治和創新設計。大佛山市共有28個城市出入口,作為試點,佛山市建設局委托筆者主持兩個入口(五牙口、謝邊)的景觀規劃設計。針對景觀規劃設計“三非”問題,為提高佛山市入口景觀規劃設計的質量和可操作性,規劃從28個城市入口景觀系統優化的角度,實踐解決“三非”問題的方法,實施了規劃對象的“系統”優化、“選擇”優化和“控制”優化的“三優”策略。
2.1 “系統”優化策略
“系統”優化策略是把規劃的對象納入大佛山市28個城市入口系統中進行構思和規劃,在對入口景觀系統進行優化分析后再對規劃對象進行景觀設計定位。
佛山市入口景觀系統優化分析包括“佛山市入口形象定位”“景觀概念系統”和“景觀類型系統”。
2.1.1 佛山市入口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是城市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的內質與外顯的綜合表現。城市入口是城市形象的第一敏感區,塑造城市入口形象是城市入口景觀設計的重要任務。城市入口形象定位是城市入口景觀設計的首要依據,是城市入口景觀設計應表達的主題,這個依據和主題應從屬于城市入口系統,而不是個別入口,即佛山市入口形象定位應從屬于28個入口系統,而不僅是規劃的“五牙口”和“謝邊”。為此,為“五牙口”和“謝邊”景觀規劃設計尋找依據和主題的首要工作就是分析、研究佛山市入口系統的總體形象定位—人們通過入口的視覺感知后對佛山市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的內質與外觀所作出的特質性的綜合判斷。依據佛山市悠久歷史文化特色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銳意改革的特征,通過與周邊城市的對比分析研究,規劃將佛山市入口形象定位為“古老與生機”。塑造“古老與生機”入口形象旨在體現佛山市悠久歷史文化與傳統特色,體現行政區劃調整后佛山市以更強的綜合競爭力打造廣東第三大城市的精神風貌,體現佛山人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的進取精神和人文風貌。為此,“古老與生機”成為“五牙口”和“謝邊”及其他26個入口景觀規劃設計的依據和主題。
2.1.2 景觀概念系統
景觀概念是景觀設計賦予景觀的抽象含義,它通過具有象征語義的形態、色彩、符號、材料、植物等審美要素來表達。規劃擬定的景觀概念是確立通達佛山市入口形象目標的方法,景觀概念系統是構成佛山市入口形象系統的子系統。規劃根據區域交通的流向和流量特征,將佛山市入口景觀概念劃分為適合不同入口方位的三種景觀概念系列—“紅色動感”系列、“綠色旋律”系列和“藍色情懷”系列,它們共同構成了佛山市入口景觀概念系統。景觀概念系列是景觀概念系統的子系統,由表達景觀概念系列的主導概念的若干具體景觀概念組成。
(1)“紅色動感”系列。
“紅色”具有積極向上、興旺發達、吉祥和蒸蒸日上等象征義。“動感”概念則表達了佛山市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紅色動感”寓意佛山市經濟發達、城市繁榮與社會文明。
(2)“綠色旋律”系列。
“綠色”具有自然、生態和希望等象征義。“旋律”概念則表達佛山人把握自然規律和發展機遇的潛質與成就。“綠色旋律”寓意佛山市的發展動力(潛力)與美好前景及佛山人的生態環境意識,也寓意佛山市具有良好的綠色環境。
(3)“藍色情懷”系列。
“藍色”具有無限、寬(開)闊、深遠等象征義。“情懷”概念則表達佛山人海納百川的胸懷與氣魄。“藍色情懷”寓意佛山市悠久歷史及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深遠的影響。
(4)適應入口定位。
規劃根據冷、暖色彩的象征義,按照佛山市入口的重要程度進行對應的景觀概念系列定位,如佛山市東邊是廣州市,東邊入口是佛山市最重要的入口,紅色是興奮激烈的色彩,其表達重要性的象征義最為強烈,為此,規劃將“紅色動感”系列定位在佛山市東邊入口。另外,將“綠色旋律”系列定位在佛山市南邊入口,將“藍色情懷”系列定位在佛山市西北邊入口(表1)。
(5)“五牙口”和“謝邊”景觀概念系列定位。“五牙口”和“謝邊”位于佛山市東邊,根據上述的相應入口定位,“紅色動感”系列是這兩個入口的主導景觀概念。景觀規劃設計圍繞這個主導景觀概念而展開。
2.1.3 景觀類型系統
景觀類型系統是將入口系統中的28個入口進行分類,按照景觀類型特征提出規劃設計指引,以此作為各入口景觀規劃設計的依據。景觀類型包括橋式入口景觀和路式入口景觀,其中橋式入口景觀有立交橋和跨水橋兩類,路式入口景觀有平交和線形兩種,每種又分重點和一般兩類。規劃設計指引內容包括景觀影響范圍、主體景觀定位、烘托景觀定位、規劃設計內容及要點(表2)。
2.2 “選擇”優化策略
“選擇”優化策略是把“五牙口”和“謝邊”地段具有標志意義的景觀進行多方案概念性景觀設計,為政府決策和下階段景觀個案設計提供選擇。
“五牙口”地段規劃提供了五個可供選擇的概念性標志景觀方案,本文介紹其中三個(圖1,圖2,表3)。
規劃在“謝邊”地段提供了五個可供選擇的概念性標志景觀方案,本文介紹其中三個(圖3,圖4,表4)。
2.3 “控制”優化策略
“控制”優化策略是在給出具體方案的同時,對規劃地段的景觀修建設計和建設提出了控制性的要求和規定,既可增加規劃成果在實施過程中的靈活性,又能把握景觀系統的整體性。具體做法是按一般地段和重點地段分別擬定不同的控制指標。主要控制要素有用地、建筑和環境景觀。
一般地段的主要控制指標包括:規定性指標—用地性質及其兼容性、容積率、綠地率、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紅線距離。指導性指標—建筑改造建議(保留、拆除、改造)、新建筑建議(風格、色彩)、環境景觀建議(植物類型、小品類型)、夜景建議(夜景地段、重要夜景、燈光類型)。
重點地段的主要控制指標包括:規定性指標—用地性質及其兼容性、容積率、綠地率、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紅線距離、建筑改造規定(保留、拆除、改造)、街景輪廓控制紅線、交通安全控制區及控制要求(禁止設置的景觀和設施類型、允許設置景觀的類型及要求)、廣告設置要求(類型、尺度、位置);指導性指標—新建筑建議(風格、色彩)、標志景觀建議(類型、尺度、色彩、位置)、環境景觀建議(植物類型、小品類型)、夜景建議(夜景地段、重要夜景、燈光類型)、建筑改造建議(屋頂、門和窗的改造形式、墻面美化方式)。本文截取控制表中的部分內容作為范式(表5~表7)。
[注 釋]
①附表中的“▲”和 “/”表示對所對應指標的選擇,“▲”表示選擇,“/”表示不選擇。
[參考文獻]
[1]陳秉釗.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
[2]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佛山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佛山市城市入口景觀規劃設計[Z].2003.
作者簡介:余柏椿,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城市規劃系主任,城市與景觀設計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