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從上個世紀中期開始,人們逐漸關心路邊造景等一系列美學。在美國道路景觀美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對道路景觀進行美學評價。歐美地區對道路景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對生物物種的生態影響,及道路對景觀格局和過程的強烈改變。上世紀90年代,道路對于生態系統的破壞與劃割使得道路附近的植被遭到不同程度損害;之后美國一些學者將道路轉到了與網格劃分的及其它領域。2002年,Forman等人出版專著《道路生態學:科學與解答》,詳細論述了道路學的形成基礎與發展過程。
國內道路景觀的理念初期發展較為迅速和全面,且不斷有論文對道路景觀進行評定。進入21世紀后,中國道路學研究開始蓬勃發展起來,研究內容由單一的物種影響,逐步與景觀學中的格局分析相結合。張鐿鋰通過研究公路對沿線景觀格局的影響,表明道路導致沿線景觀破碎化程度及景觀多樣性加劇。部分學者通過各種評價體系對道路景觀進行了評價。
1 城市道路景觀的概念與功能
1.1 城市道路景觀的概念
城市道路景觀是當今世界上的熱點問題,道路作為一種基礎性設施,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隨著景觀學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道路景觀學。既研究道路、道路網絡空間結構和功能時空動態變化及相互作用機理,進行道路景觀評價及規劃設計,合理利用和保護道路景觀中的各種要素,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并具有生態、文化及美學價值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
1.2 城市道路綠化的功能及應用
科技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文明,但是過快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不小的資源浪費。人為因素越來越影響到地球的平衡,各種惡劣的環境現象出現使人們逐步認識到,保護好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重要性。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表現,是貫通城市的血脈。人們為了減輕城市熱島效應而修建花壇,栽植樹木,起到了區域性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質量,城市道路景觀的生態效應也逐步顯現出來。《城市意象》一書中指出道路作為第一構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導性,其它環境要素都要沿著道路布置并與之相聯系。它們之間又有一定的空間屬性:當公共場所與商業區的換乘,居民小區與辦公區的混合式搭配等體現了多種配置的功能和利用是一種滲透式。從物質與精神構成上來看,道路既是城市的“血管”又是城市印象的因素(圖1)。街道不僅是人們生活與人文精神的一種重要載體,也是見證城市的變遷與歷史文化構成,是城市靈魂的表現。如上海浦東的世紀大道、南京東路步行街等(圖2)。因此,道路建設反應了城市文化藝術內涵,街道與整體的完美平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種可行之道。
2 城市道路景觀的人性化設計
2.1 遵循植被成片的特點
道路景觀植物主要以群植和片植為主,通過豐富多樣的植物,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植物景觀。以白蠟、欒樹為基調樹種,不同景段選用不同的常綠喬木作為骨干樹種,并配以適當比例的落葉喬木、開花色葉小喬木、灌木及植被,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觀。各種類型植物根據不同的景觀主題分布于道路兩側綠化帶中,以純林如紫玉蘭、櫻花、紅葉李、紫薇等,和混交林、闊葉針葉混交林、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等方式組合搭配。
2.2 以單元為設計單位
道路綠化設計時要精心選配植物和有節律的序列栽植,在統一中求變化。樹種與樹種之間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樹形、色彩等),引起統一感,但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這樣既和諧統一又富于變化,體現自然生態風格。
2.3 采用塊狀的設計方法
物配置切忌過分追求技巧、趣味而糾纏于細節。空間上采用多層次種植、平面簡潔有序、線條流暢、色調明快并富于節奏感,強調整體性和導向性,注重道路景觀的整體效果,形成一個完整的綠化景觀序列。運用重復的方法在總體風格基本統一的前提下,各路段又自成特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4 綠化與城市人文特點相結合
在綠帶設計中,結合所城市人文特點,做一些相關主題的人文綠化景觀設計,把自然綠色主線與人文文化主線緊密結合,將人文融入自然之中。如結合綠帶設計人文長廊、小型文化廣場或設置一些能反應當地城市人文、歷史特征的藝術小作品等,來增加城市道路綠地系統的藝術性和景觀性。城市道路空間是居民重要的活動場所,市民在此空間內活動,形成一個城市獨特的人文環境,也反映出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習俗、精神面貌、文化修養和道德水準。
2.5 城市行車道的植樹形式
2.5.1 樹帶式
在道路規劃設計時,在道路兩側,位于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側設置帶狀綠地,種植行道樹。較為寬闊的主干道有時也在分車綠帶中種植行道樹,以進一步增加景觀空間綠量和環境生態效益。帶狀綠地寬度因用地條件及附近建筑環境不同可寬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寬,至少可以種植一列喬木行道樹(圖3)。
2.5.2 樹池式
在交通量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設計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空地,種植花草樹木,形成池式綠地(圖4)。單棵樹的種植可以以正方形和圓形修筑,一般池高20cm以上,避免行人踐踏。假如樹池略低于路面,應加與路面同高的池墻,這樣可增加人行道的寬度,又避免踐踏,同時還可使雨水滲入池內;池墻可用鑄鐵或鋼筋混凝土做成,設計應簡單大方。
2.6 人性化設計的理念
2.6.1 安全、衛生、健康
安全是指道路景觀綠地設施、游憩方式等不會對人和車構成潛在的傷害及危險。設計者要認真考慮各種設施的安全性、人車關系等因素,在設計中消除安全隱患。衛生原則要求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綠地維護衛生狀況的難易程度,設置足夠的衛生設施,使道路綠地能夠始終保持整潔的外貌。在設計中要考慮到植物的搭配對人體健康是否有益才能使區域景觀內呈現有效的設計和體現園林藝術內涵。
2.6.2 發揮城市道路的生態效益,體現地方特色
與自然共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人們通過營造城市道路景觀抵御人與自然的分離。道路景觀不僅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區域生態環境,更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做出貢獻,發揮出顯著的生態效益。
現代城市硬質景觀風貌的趨同,客觀上要求道路景觀來反映地方特色,展示城市個性。所謂有地方特色,道路景觀具有當地獨特的文化內容或地方形式。源于本地的藝術構思和藝術手法造就道路景觀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和風格,如在道路綠地中體現城市歷史,表達某種地方精神,采用某種地方藝術符號等(圖5)。
2.6.3 體現藝術效果與簡約搭配
人行道景觀設計要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功能,也不能過于強調幾何圖案的繁瑣和色彩的金碧輝煌等。這樣不僅浪費資源,而且產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使景觀枯燥乏味沒有任何靈動宜人之處,也產生不了藝術效果。簡約也提倡個性化的藝術設計,它強調設計中對景觀的內涵與本質的高度提煉,但不是脫離實際,也不是照搬和模仿。簡約的設計是一種個性張揚且無偏差的設計,大塊范圍的處理能提高美感和舒適度。所以簡約是一種低能耗的高效視覺引導。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道路景觀綠地,也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統一(圖6),一種現代社會的層次感的提升。形式上的美感,更能體現現代生活內容和生活情趣,讓人們在感受美景的同時也能體驗到一定的文化、藝術、歷史甚至哲理,達到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
2.6.4 空氣凈化與降低輻射傷害
據某園林科研所進行的城市空氣粉塵量測定結果為良好,樹木和草坪的減塵率為 30.8%~52.7%,16.0%~39.3%,這證明了植物景觀帶對空氣具有良好的降塵效果。同時,許多植物自身能分泌出殺菌素,對很多病原菌有良好的殺滅及抑制作用。同時,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對局部地帶空氣含氧量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夠改善區域內的大氣環境和光照,給人和動物提供一定量的氧供應和調節紫外線。因此,植物對于道路景觀環境氧氣濃度的調節是有積極作用的。
3 小結
城市道路景觀學在我國是一門較新的領域,由于起步晚研究重點不突出,再加上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的造成這門學科發展滯后。相對于國外的研究成果我國的道路景觀設計難免會出現一些庸俗的現象,這就需要豐富的人才資源和熟練的專業水平。當時代的腳步邁入21世紀后,我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加上人們重視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使得這門學科重新得到重視與發展。從道路的發展到景觀,再到人性化的景觀布局與設計,使得這門學科以較快的速度得到大力發展。由于城市道路景觀存在各種缺失,學科發展與相關研究工作滯后,因此,我國城市道路景觀的現狀仍然有一個探索與思考的過程。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要體現低碳環保,與城市園林景觀和獨特的文化內涵融為一體,降低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生態環境達到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