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徐正魁 攝
南寧五象湖公園規劃設計鳥瞰效果圖
南寧五象湖公園
生態是一個生長、發育和循環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演替過程中,大自然是主角。項目的成功與失敗最終還得他老人家說了算。
所謂做好城市生態,善待大自然,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大自然去完成它的使命,而不是全部由設計師來設計完成,讓大自然沒有了發揮的空間。我們應該最大限度的將空間留給大自然去自我完善,樹木需要生長,河流需要呼吸,動物也需要活動的空間。這些并不應該由人來進行設計安排的,大自然擁有自己的生長結構,自己的生態系統。人不是主宰,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想到,都做完。要正確擺好自己的位置,設計師更要如此,設計中有些東西不該做的就不要去做,盡量將大部分留給生態系統本身去完善。
任何一個項目,在建成后都有一個很長的發展、變化、生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來說,人是可以進行參與的。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人要知道適可而止,留給大自然自身去完善。特別是在對待一些生態比較敏感的區域,如風景區、自然保護區等大型場所。人為的干預要保持適當的范圍,而人為干預過多,勢必會造成對大自然的破壞。人類對大自然的了解畢竟很少,無法把握所做的事情對它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盡量減少人為的干預,才能讓大自然本身有一個成長、發展、變化的空間。這個理念,對于自然保護、風景區的建設、水源及生態方面的項目有很大的好處。城市建設應該更加謹慎對待,以往都是先毀滅場地內所有自然的東西,鋪上人所需要的交通道路,建起需要產業,而后才去考慮場地內哪里需要布置一些所謂的自然,如公園、花園等。這種作法實際上完全破壞了場地的自然結構,造成了自然結構的斷裂,水源不能流通,森林不成體系,島類、魚類及動物失去了遷徙的通道,城市完全失去了生態的功能。在城市建中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有效地保護,并構建有一個完整的結構,將人工與自然結構相結合,最大限度的保護和修善自然結構。在一個城市中擁有非常龐大的人工結構,且無法將所有的自然資源保護起來,這就需要找到一個平衡,特別是要將一些自然的水系、湖泊、濕地及鳥類、動物重要的棲息地等進行保護,建立好生態廊道,在此基礎之上再布置道路交通、工廠及其它產業,包括人類的居住等城市功能。所以,盡量少干預、影響自然結構的完整性,而后再構建人所需要的功能板塊,只有這樣才能使自然結構最大限度發揮它的生態功能。